RFID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应用

如题所述

RFID直接继承了雷达的概念,并由此发展出一种生机勃勃的AIDC新技术——RFID技术。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射频识别RFID的理论基础。
   1)RFID技术发展的历程表。在20世纪中,无线电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RFID技术的发展可按10年期划分如下:
   1941~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RFID技术,1948年奠定了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1—1960年。早期RFID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1—1970年。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1—1980年。RFID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RFID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RFID应用。
   1981~1990年。RFID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1~2000年。RFID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RFID产品得到广泛采用,RFID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001—今。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RFID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
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
   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RFID正在成为现实。

RFID工作原理

其中,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
发生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
(1)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

(2)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
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kHz和13.56MHz。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cra。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915MHz,2.45GHz,5.8GHz。识别作用距离大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3—l0m.
RFID应用领域

RFID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

1、物流:   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追踪,信息自动采集,仓储应用,港口应用,邮政,快 递
2、零售:   商品的销售数据实时统计,补货,防盗
3、制造业:  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质量追踪,自动化生产
4、服装业:  自动化生产,仓储管理,品牌管理,单品管理,渠道管理
5、医疗:   医疗器械管理,病人身份识别,婴儿防盗
6、身份识别: 电子护照,身份证,学生证等各种电子证件。<br>
7、防伪:   贵重物品(烟,酒,药品)的防伪,票证的防伪等<br>
8、资产管理: 各类资产(贵重的或数量大相似性高的或危险品等)
9、交通:   高速不停车,出租车管理,公交车枢纽管理,铁路机车 识别等
10、食品:   水果,蔬菜,生鲜,食品等保鲜度管理
11、动物识别: 训养动物,畜牧牲口,宠物等识别管理
12、图书馆:  书店,图书馆,出版社等应用
13、汽车:   制造,防盗,定位,车钥匙
14、航空:   制造,旅客机票,行李包裹追踪
15、军事:   弹药,枪支,物资,人员,卡车等识别与追踪
16、其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