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医的地位如何?

如题所述

古代太医的地位低下。

自春秋战国时官学下替,私学竞起,百家争鸣,士大夫阶层崛起,而医生却未能成为其中一员,反而降为百工之一,社会地位由此一落千丈,沦落为“贤君子”所不齿的“贱工”。此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医生的社会地位也就此定位。

《三字经》中亦有“医卜相、皆方技”。方技官地位低下,正史记载绝少,往往只在百官志或者方技列传里面略有记载。张仲景开辨证论治先河,撰《伤寒杂病论》,被尊为医圣却不见于正史,医生的地位可见一斑。

处于这种社会环境中,不但士大夫之流耻之,连一些医术精湛的医生自己也以为耻。

御医们虽然是官员,然而他们的品阶并不高,历史上执掌宫廷医事的长官,如历代的典御、奉御、院使(相当于太医院院长)等均不过是四、五品官,普通御医更是只有七、八品左右,而且是方技官,相较于他们的服务对象而言地位实在卑下。

历史上医生品阶最高者当推明代太医院院使许绅,其被封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官居一品。然而许绅的高官源于嘉靖二十一年发生的宫变,几位宫女用绳子勒住嘉靖帝致其气绝昏倒,此时许绅“急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又数剂而愈。”

受到了嘉靖帝高规格的奖赏。而后其作为院使,却因用药而惊悸至死,可见御医群体社会地位之低下。

历史上医生的悲剧几乎都发生在御医身上,因为社会地位的低下,御医们的性命在他们服务的对象指掌之间,不说诊治略有差池,就是应对稍有不慎都可能获罪。

如战国时文挚以情志法(激怒)治齐闵王而被生烹,三国时华佗因见疑于曹操而丧命,前秦太医令程延直言前秦主符生食枣过多致病而杀身。其余,历代帝后驾崩,除非遗诏中有不须加罪之语,否则无论御医诊治是否有过均被处置是一种惯例。

扩展资料:

太医的产生是随着专制政权的产生而产生的。先秦时御医的来源主要是医官。夏、商、周时期巫、医不分,巫中通晓医术者为巫医,负责统治者的健康保障。

周代以降,随着社会的发展,奴隶社会的解体,学问也从统治阶级手中解放开来,是为官学下替,学在四野,此时的宫廷医疗人员也由之前单一的医官转为医官和征召来的有名望的民间医生共同组成,但以原医官系统为主。

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可以看出扁鹊作为民间医生参与了多个诸侯国的统治阶级医疗活动并被文献记载。

从秦到南北朝时期,御医的来源又多了征辟,征辟的对象就是那些有师承、有名望的民间医生。这一时期的医学传承模式是家传师授,业医世家及名医传人为宫廷医疗输送了大批的人才,

如三国时曹操征华佗为侍医;南北朝时著名的东海徐氏八世为医,代有名家;姚僧垣继承父业,累迁太医令。此外,汉代更设“医待诏”为顾问性质的医疗人员。

自隋唐以降,御医的主要来源是官办医学机构的培养和征辟。医学教育最初出现在南北朝,但因政局跌宕,未形成规模。隋时,官办医学已经比较发达,其人员最多时达580余人。

自此以后,官办医学代代都有,其中的医学生经过多年的系统培养,层层考核,其中成绩优异的便能提为御医,为宫廷服务,能初步满足宫廷的需要,但仍不时向民间征辟医生,尤其是当帝后得病,御医们束手的时候,便由地方官员举保各地名医,经御医们考核后确有实学者方能给帝后诊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8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有了病就要想办法治疗,医生也就由此而诞生。皇帝也是人,当然也会生病,只是基于身份地位特殊,从古到今享受与普通平民百姓完全不一样的医疗待遇。

太医,即封建时代的宫廷医生,也称御医。御医、太医均本为官名,太医出现较早,秦设太医令、丞,掌宫廷医事,其下有侍医,其余宫廷医生统称太医;御医是医官系统中的一个品级,最早见于《晋书》。后来二者都演变为宫廷医生的代称。御医流派,即以历代宫廷御医为群体的中医学流派。

中国帝制几千年,太医院制度更是伴随帝制由来已久。虽然各个朝代名称有所不同,但是实际工作性质却是一样的。

周朝时,当时已经有了供奉皇帝差遣的医师,并且分上士和下士。专门掌管皇家医院的事务。秦朝时开始设置太医令。汉朝时,延续前朝设置,并且还细分出给百官治病,也就是“太常”的太医令,给宫廷治病“少府”的太医令。三国时代沿用旧制。

隋唐时,设置了太医署,当时,主持这个部门的官员称之为太医署令。宋朝时,改成医官院。金代则正式更名为太医院。主管官员称“提点”。元明清都沿用太医院名称,一直到清朝末年。

清朝,属于外族入主中原,正统性一直被人数庞大的汉族所质疑。清朝初期,政局不稳,统治者为了更好维护稳定,只能依靠自己民族的官员。所以,太医院中满汉官员之间不平等很严重。不仅表现在品级差距,还表现在主管官员一直以满人为主。康熙年间,全国政局已经逐渐稳定,康熙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权的长治久安,提出“满汉一体”的主张,将太医院官员体制变成满汉官员共同执掌。不过,乾隆年间,重新设置满人为太医院最高的长官。直到乾隆五十八年才撤销,从此之后,太医院各级官员统统变为汉人担任。虽然偶尔也有满人充任,那也没有为了监督汉族官员而专设的作用了。

太医院的“院长”主官称为“院使”。他是太医院中行政和业务的主管。同时又设置“副院长”两名。称为左、右院判。下面设置御医,吏目十到十五人。再下,则又有低级办事人员、书记员(称为食粮医生),药剂师(切造医生)等四十到六十多人。

太医院的官员品级,历朝都有差异。清朝时,“院长”级别的“院使”为正五品,“副院长”级别的左、右院判正六品,御医为正八品,办事人员一般为从九品。

清朝正五品俸禄为一年2400两纹银,有人算过,相当于现在46万人民币。这个收入应该不算低了。

太医院中的官员升迁,一般是按照品级来进行的。例如,“院长”级别的院使出缺,那么依照规定则由“副院长”级的左院判补上。左院判出缺,那么就由同是“副院长”级的右院判替补。右院判出缺,由御医升补。以此类推。

煎制药品,太医院派员与太监要一起监视。煎制时,必须多煎一份,两服合成一服。煎好后,分别倒入两杯,一杯由主治医生先尝,再由院判、太监依次尝过。另一杯才被允许皇帝服用。如果配制中,不依照原来的处方,或者没有开列药名、分量,甚而有错漏的,一律按照“大不敬”论处。“大不敬”罪在古代“十条重罪”中的一条,是相当严重的指控,轻者枭首、弃市,重者腰斩、凌迟。所以,正是基于此,御药房一向成为内廷禁地,防范极为严格,轻易不得私入。乾隆年间,调制药物开始由太监负责,医官才不再继续制药。

到了清朝后期,太医院管理日渐松弛,光绪末年,朝廷成立“新医学馆”,太医院退出历史的舞台。不过,太医院虽然消失,但是保障政治领袖的医疗体系却依旧存在。不管东方或者西方,据说现在更加严密和繁杂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24
那是在官员面前,在普通人面前也是嚣张的!就跟领导司机一个道理,对内是狗对外是狼。现在所谓保健局专家组不就是给狗官服务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