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修身?

如题所述

“修身”最早是出自《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意思是说:只有重视自身修养,才能整顿好家庭,家庭和睦了,才有精力和能力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从而真正让天下归心,让百姓安居乐业。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大德之人的人生价值的最高而且最完美的概括。

要达到“治国”、“平天下”的至高境界,自然非常人所能及,但我们应当把它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而“修身”,则是做人的基本追求。

扩展资料

孔子在《礼记》中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不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根本的要求。只有全社会都重视道德教育,有教无类,以修身为教育之本,才能实现国家的治安和强盛。

“修身”,在《论语》中论述得相当精辟,儒家学说中的“仁、义、礼、智、信”无一不与“修身”有关。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

孔子还说过一句话叫“君子不器”。意思就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从来不是以他的职业素质谋求一个社会职位为目的的,而是以修身为起点,从内心的完善做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