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作文?

如题所述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施志香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

内容提要:语文是学习、交际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而作文又能比较综合地反映出学生语文水平,面对现阶段学生作文的现状,从七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纠正错别字;纠正作文中标点的常见病;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指导学生写日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把握时代脉搏,掌握作文创新的标准。

关键词:学习工具 素材 课外阅读 兴趣 创新教育

多年来自己一直从事职业技术学校语文的教学与教研工作,我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差。很多学生想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老师也希望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针对这一实际,我尝试着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式方法展开论述,主要论述的内容有:中职生作文水平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方法;努力方向。

作文是师生的老大难,长期以来,一提作文学生便愁眉苦脸。加上中职生本来基础就差,面对作文这“老大难”,学生写作文,就只好东拼西凑胡编乱造。老师改作文,犹如“移山填海”,费时费力。所以,作文教学一直存在花费时间多,写作次数少,收效不明显,质量不高等问题。作文普遍出现写人叙事不生动,结构层次不清楚,文理不通顺,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乱用等方面的毛病。
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教师急于求成,训练时从选题立意、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面面俱到,字数还规定不少于600字。大多数学生完成这样一篇作文要花费不少时间。其次,由于作文花费时间多,而语文教学篇目多,知识点多,语文周课时少,又不可能光上写作课,写作次数就只能减少。训练重点又不突出,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难以提高。第三,由于中学生阅历浅,生活范围狭小,终日生活于宿舍、课堂,缺乏生活的体验和素材的积累。作文就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好搜肠刮肚,无病呻吟,甚至凭空想象,胡编乱造。更有甚者,借助于文选,走进了“抄”、“仿”的怪圈。这样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厌倦,害怕、甚至对抗心理。越是厌倦,就越不用心写,越不用心就越写不出好作文,越写不好就越厌倦,形成恶性循环。而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作文又能比较综合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作文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其他课程的学习。所以语文教师都在尝试各种办法,让学生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和困境。
如何进行指导?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一、纠正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
教育学生写好字,这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字要规规矩矩地写,不写错别字,书写工整规范,养成卷面整洁,注意行款格式的习惯。应该说,这是语文初级教育应达到的起码要求。实际情况却并不如此。初中生近一半数写字笔顺出错,胡拼乱凑。许多学生抬手动笔就是错字连篇。经济发展了,受教育的程度高了,可写字水平却一代不如一代,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而中职生又是初中生中基础最差的那部分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扭转这一情况,我常举例子说明因错别字闹出的笑话和带来的危害,且给学生讲写好汉字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每次写作文时,遇到拿不准的字就要查规范字典。发下作文后,把每次的错别字,单独用一个本子写下来,再查字典释义、组词,平时多读读看看它,以防下次再写出这次的错别字。布置后,教师还要检查督促,还让同学们互相找出对方的错别字,又叫他们抄写专业术语,这一工作,第一次作文时就要求这样做,让他们养成习惯。久而久之,错别字自然就减少了。
二、纠正学生作文中使用标点符号的错误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文章准确表情达意。中职生作文中标点不规范的现象有如下几种:
1.标点符号出现在一行之首,书写时不单独占一格,或一点到底。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出现在一行之首。
3.转行时,将破折号、省略号拆开使用。
4.转行时,将间隔号放在一行的开头。
5.引号运用混乱。有的作文,双引号、单引号运用混乱。
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要掌握它们的用法,还要注意它们的规范书写:
1.凡是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都应该在稿纸上占一方格,写在方格的左方,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①句号、逗号、顿号约占四分之一方格,居左偏下。 ②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约占二分之一方格。
2.标号大致分为两类,一般都占两格。
①引号、括号和书名号都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分别标在文字的前后,并各占一格。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②省略号的六个圆点、破折号的一直横都占两个方格,上下位置居中,中间不能断开。
3.标点符号的转行。
①点号的功能是表示语气和停顿,必须紧接在原语句后面,如已写到一行的最后一格,应把标点贴着格的框线挤着写下去,不能提行写在下一行的开头。 ②破折号和省略号可以放在一行开头,但不可分开写在一行末尾和下一行开头两处。 ③引号和括号的前半可以放在一行开头,但不能放在上一行的末尾;它们的后半可以放在一行末尾,但不能放在下一行开头。
总之,作文中错用的标点符号,要把它看成象错别字一样,直接影响着文章思想内容的最佳表达效果[1]。语文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仅标点符号的常见病,我给学生讲了一节课,让他们引起注意,自从这节课后,同学们在这方面进步很大。

三、指导学生积累素材
(一)留心观察,用心思索
1.观察自然变化发现“新”。由于各地的地理地貌和文化历史不同以及四季变化的规律,不同地方的气候、植物的种植生长情况的不同,因而不同地方的风俗人情及自然景观也就截然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利用双休日、暑假、寒假随父母到异地观光旅游或串亲走友,这样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各种差异记录下来。
2.观察景物发现“奇”。生活中,同学们总会游览过一些风景区,他们在观赏景物时,或多或少都会发现它们在天然造型、结构、装饰上有某些奇的特点;在欣赏景点、景区时,总会产生自己的一些情感。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把这些“奇”的特点和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记录下来。
3.观察社会风气发现“美”。在同学们生活的家庭中,村子里,附近的集市上,商店里以及一些公众活动场所,在不同的时间里,时有不同的事件、现象发生,无论谁看到,都会有自己的观点、看法。都会发现一些真、善、美、假、丑、恶等现象。如:在家庭中爸爸、妈妈孝敬老人,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商店里售货员态度突然变好,集市上卖假产品行骗,社会上的活雷锋以及偷盗现象等。引导学生把这些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自己的看法记录下来。
4.观察学校风气发现“好”。每个同学所在学校的校容校貌、校风校纪、班风班规、环境卫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进校后的行为习惯有些什么变化,或本校的各个方面在上级来检查之前、检查时、检查后,有些什么变化,引导同学们找出在这段时间里学校风气表现出来的较明显的差异,以及在全校中最突出的人或事。这些人或事给你的印象如何,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发现”记录下来。这些学生自己记录下来的原始材料、心理感受,便成为学生今后写作的重要素材和知识宝库。
(二)勇于实践,悟出道理
写作的材料除了靠同学们平时留心观察获得之外,也可以从同学们参加的田间劳动、家庭劳动、校园劳动、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通过劳动或活动,同学们或多或少地从劳动中享受到“乐趣”或悟出道理。
如:在学校里参加象棋赛、舞蹈班、美术班、手工制作、书法班等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给同学们带来快乐,而且使同学们获得知识,还陶冶了情操。
又如:让同学们参加一些绿化、美化校园的劳动,使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进而老师再引导同学们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使同学们悟出“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再如:同学们在学校或家庭中难免做出一些傻事,从这些傻事中也可以悟出道理,吸取教训。把这些事记录来,也就成了写作的新材料。
总之,学生学会了积累材料的方法并养成习惯,为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写作时所积累的材料将会活跃于脑中,好的文章也便会脱颖而出[2]。
四、指导学生写日记
多写,是写作主体的主动实践,除写课内作文外,还要求学生每晚睡前,打开日记本,倾诉上面提到的任何一点“新、奇、美、好”,写成不拘字数、不拘形式的日记。学会吐露真情,任思想的“野马”在广阔天地驰骋。写多了,作文不再是苦事,难事。因为他已经把平时积累的素材写在日记里,写作时,只需选取就行。为了让他们坚持持,每周检查一次,教师从中还可了解学生的一些思想动态,对教育学生很有帮助。从入校开始写,通过一、两年的努力,从前错别字连篇、文句不通的现象减少了许多。由于平时日记写真话,所以作文也敢于写真话,越是敢于写真话,作文便越富个性色彩,有了个性,不仅感情表达独特,作者思维的触角也会自然延伸,作文也就会变得有灵性。
五、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书看多了,自然会写文章。要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真理。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的亲身经验都证明了这点。
加强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去接触那一本本优秀的文学作品,广学博览,这样做,有利于提高作文语言水平,也比我们只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地讲课好一些。于是,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上下功夫,指导学生利用阅览室扩展阅读视野,教给他们做读书笔记的一些方法。引导他们到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寻宝。让他们记一些名言警句,以便自己在写作文时,在自己的文章中某处或几处选用名言警句,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短小的趣味性强、知识性浓的故事,要求在课前5分钟内复述出来,讲给同学们听,既锻炼了他们的口才,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开卷有益,日久成习,便慢慢积累了不少知识和素材,写起文章来也就不会一头雾水。阅读影响着写作,写作又促进阅读的深入,阅读和写作不可分割,也不可混淆。由此可见,加强阅读,可提高写作水平。
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动机和兴趣。激励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因此,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实在是件不容忽视的事。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五种激励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1.命题中激趣。命题能切中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作文兴趣会一触即发。如过去写“我的老师”一类题目,学生兴趣不大,换成“老师的目光”就让学生为之一新。让学生通过老师的眼光写出老师的喜怒哀乐,无论好的、差的学生都有话可说。
2.生活中激趣。无论哪一位成功的作家无不具备丰富的社会和人生阅历。“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正因为拥有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才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语文教师不应只停留在命题中发掘写作的兴趣,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大舞台中去扮演角色,寻找素材,激发灵感。
3.技巧上生趣。学生不喜爱写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技巧,为此,就有专门训练技巧的专门训练。训练则可采用多种方法:一是专项训练,像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选择典型事例,如何描写人物等等。另一种是综合训练,这要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无论何种训练,都是有计划的训练,应宏观训练和微观训练相结合,制定好学年度的训练计划。练前有明确目标,练中有恰当引导,练后有合理评价。特别要重视训练后的导向性评价诱导,使学生感到他们在写作技巧上不断进步,企盼着下次写作课的到来,人人产生出强烈的表现欲。
4.成功上增趣。把挑剔换成欣赏,如多几点肯定的波浪线,多几处赞美的批注,多几句激励的文字,将会有助于点燃学生写作的兴趣。怕写作文的学生在作文评讲课上受到老师的赞扬,将是终生难忘的事。
5.层次上生趣。面对作文“好、中、差”的不同层次,应该在写作目标,写作要求,作后批改,改后讲评四个方面设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让他们共同品尝“硕果的甜蜜”,从而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在每个环节上,都不能一刀切,否则,就会或多或少挫伤中、差生的积极性。
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是学习上的潜在动力。我们应该十分重视这个学习的内在因素。兴趣激励法,能唤醒、调动和诱导学生作文兴趣,目的是要达到学生“爱写”以至“美写”的目标。总之,只要不断地灵活地运用各种激励方法,重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生生动活泼的写作局面一定能形成。
七、把握时代脉搏,掌握作文创新的标准
素质教育在不断地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作文水平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作文创新可以说是语文创新的重头戏。对于学生而言,“创新”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的。作文创新应该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严华银先生说:“在写作中,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也就是有创新能力——否则,连作家也成了不具备创新能力的人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抒发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发挥了自身的想象力,那么,便是有创新。我们需要建立新的灵活的能很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标准。但我们不应也不可能从此毁灭一切,使作文没有目的,主题没有指向,内容材料没有选择,形式方法没有讲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到头来写出的是一些不知所云的文字。作文创新的标准有哪些呢?
首先,作文创新要建立新的标准,而不能够仅仅以“新”为标准。客观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共同体,我们观察事物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得到的认识和判断也必须受时间、地点、社会进步程度及自身的能力层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只有更好的标准,没有最好的标准。建立新的作文标准是顺应了这一客观事实而应该肯定的。
其次,作文创新不能抛弃是非标准,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坚持对真、善、美的追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让学生学会做人。作文也是育人的手段之一,作文不能为作文而作文,应让学生关注人生,关注自我人格的修养。作文教学在语文能力方面的目的很明确,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这种能力永远是把“双刃剑”,如果学生道德水平低下,是非观念错误,那么日后走向社会舞起这把剑来,恶化社会风气,毒害人们身心,其弊大矣。当前社会上许多没有一点点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良知的文人,为了追求个人名利而制造大量精神垃圾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提倡创新的作文教学目的,同样是明确的,相对来说更高一些。我们只有让学生在作文创新中,有着鲜明的是非标准,正确的价值取向,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颂扬善人、善行、善事、善德,崇尚美、热爱美、赞扬美、追求美,才能真正地实现作文创新的价值,体现作文创新的意义。
第三、作文创新要注意顺应学生的天性,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应试教育之下,我们曾长期地忽视了作文教学的人文性,忽视了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情感、观念,标准划一地让学生“只见光明,不见黑暗”,“报喜不报忧”,让作文成为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空话套话。学生被束缚在重重的规范之中,消磨了天性,失去了个性。欧洲文艺复兴的伟大成就就是建立在重视人的生存意义,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的基础之上的。新形势下的作文创新,也必须高举再现个性,展示自我的旗帜,让学生培养健康的价值观念和健全的心理品质。作文创新要发展个性,就是要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目标,让学生找到自我,发现自我,然后塑造自我。
第四、要通过想像能力的培养,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合乎事理、情理。
第五、作文创新必然要打破定势与模式,但同时又要注重对形式美的追求。定势与模式的影响,便是使作文缺乏新意、立意老套、选材单调、表达死板、僵化,读来令人乏味。所以,我们必须追求语言的新鲜、生动、活泼,讲究行文的安排、布置,写作的技巧,只有立意深而新,构思巧而妙的文章才有价值。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多数学生能打破“无米之炊”的局面,或多或少总还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总之,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是核心,让学生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不断地向报刊杂志、电视和周围的其他教师学习可取的经验,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敬业.中学语文教学[J].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1999(4) 26~28
[2]王小礼.曲靖教育研究[J].曲靖教育研究编辑部,2001(3) 21~22

施志香
二〇一一年一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13
其实作文并不是很重要 我们老师说作文那边一般不会有多大差距的!只要不离题、不偏体 起一个能够直接看出文章内容的名字是最好的 不要在作文题目中出现什么符号等。
接下来我就来说说我的经验吧。
其一:开始写作前一定要认真审题如果是材料、漫画之类的切记要多看几遍多想想!切勿离题、偏题。
其二:开始打草稿、列提纲。把自己心里的想法稍微写在纸上。也不用太过详细,因为你在考试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打草稿!考试中的作文求稳不求太过有个性!
其三:开头、结尾一定要用心去写。
其四:避免错别字!
最后写完后快速阅读一遍 检查完毕即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8-12
第一是培养写作兴趣,第二多读好书,多看看课外作文书籍,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练习,作文就跟学英语一样,关键还是多练习,多把好的句子摘下来,
第3个回答  2020-05-28

重点在词语和句子训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