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来源有哪几种说法? 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

如题所述

分裂说、同源说、碰撞说、俘获说。
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
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
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
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开始新的循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8
一、关于月亮的来源。
1、同时形成说。地球和月球是一对姊妹星球,是太阳系形成时同时形成的。
2、月球后期形成说。
  2.1 月球是在地球形成后,由围绕地球运行的小碎块聚集形成的。有点像类似土星光环的物质聚集成了一颗卫星一样。
  2.2 地球形成时,没有月球,地球周围也没有围绕地球运行的小碎块。在原始地球形成后,在与原始地球公转轨道附近,还有一颗比地球略小的原始行星。这颗行星不可避免地与原始地球撞在了一起。这颗行星因为比较小,被地球给撞碎了,其中一部分与地球融合,成了地球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包括被撞飞的一部分地球物质)围绕地球运行,并逐渐聚集成了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3、月球外来说。
  3.1 地球俘获说。月球形成于太阳系之外,原来是一颗流浪星球,偶然闯入了太阳系,(看地球比较顺眼,就跟着地球混了。)被地球引力俘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
  3.2 月球宇宙飞船说。说月球是一颗被“外星人”改造过的小天体,中间是空的。外星人发现地球上有智慧生物,就开着“月球”来到地球附近,以地球卫星的形式停在地球轨道上,监视地球上智慧生物进化和文明发展的。
大致就这些。
二、关于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
月球的圆缺变化叫“月相”。造成月相变化的是月球的公转。月球自身不会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才发光的。被我们看到的也必须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时,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朝向地球的方位时刻都在变化,所以我们看月亮时,它的形状和大小也时刻都在变化了。
就是下面这张图的样子。
中间小照片上月亮的形状就是月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的月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