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历史名人要详细资料谢谢

如题所述

疏广与疏受 疏广,字仲翁,西汉东海兰陵(今枣庄市峄城区)人。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被朝廷征为博士。汉宣帝时,选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广的侄子疏受,当时亦以贤明被选为太子家令,后升为太子少傅。疏广、疏受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并称之为朝廷中的“二疏”。疏广任太傅五年,称病请求还乡。皇上考虑到他们年迈,就答应了,并加赐黄金20斤,皇太子赠金50斤。二疏辞官回到家乡萝藤之后,将金遍赠乡里。二疏去世之后,乡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旧址筑一座方圆三里的土城,取名为“二疏城”;在其散金处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内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绝。
贾三近,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宁鸠子。贾氏祖籍博平,避乱迁居峄县。祖父贾宗鲁,父亲贾梦龙学识渊博。明隆庆二年(1568年)贾三近中进士,被选为翰林庶吉士,后授吏科给事中,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左、右少卿,光禄寺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万历二十年病逝,官至正三品。贾三近文武全才,文韬武略,居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他一生不避权贵,敢于直言,政绩卓著,被朝中赞许为“泰山乔岳”。一生留下许多诗文,著有《东掖奏疏》二十篇,《西辅封事》两篇,《左掖漫录》、《救荒檄》、《宁鸠子》、《滑耀篇》、《峄县志》等。诗歌散见于《明诗综》、《明诗纪事》、《峄县志》、《滕县志》等书。今人张远芬在其所著《金瓶梅新证》一书中指出:“《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明代峄县文学家贾三近。”

常德善(1912――1942)又名常保胜,枣庄市峄城区古邵乡虎里埠村人。l7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斗争中屡立战功,多次在战斗中保卫了贺龙的安全,深受贺龙的赞扬。在红军长征中,常德善任红军第六师参谋长,担负阻击敌人、掩护主力前进的任务。

  1939年1月初,常德善跟随贺龙从延安出发,冒严寒顶风雪,日夜兼程,跋涉几千里,于1月底到达冀中,到4月1日,就连续粉碎了敌人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围攻。常德善留冀中任冀中军区八分区司令员。1940年8月,常德善指挥八分区部队,在冀中军区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大规模的交通阻击战。1942年春季,日军集中5万多兵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五一”大扫荡,常德善带领二十三团二营,在日军重兵包围的情况下,指挥部队避实就虚,牵制了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

  1942年6月8日拂晓,当部队转移到肃宁县雪村刚刚进入宿营时,即陷入三四千日军的合围中,几次突围未成,常德善腿部、身上多处负伤,最后常德善太阳穴部中弹,壮烈牺牲。常德善遗体先葬在肃宁县雪村,建国后移葬石家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贺龙元帅亲自为他写了碑文,赞誉“常德善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军队的坚强干部”,“功勋卓著,业绩永存”。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匡谈村)人。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匡衡幼年刻苦好学,勤奋努力。据《西京杂记》载:“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历史上流传的“凿壁偷光”的故事即由此而来。

  匡衡自幼学习刻苦勤奋,对《诗经》见解独特。当时流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青年时代的匡衡,在当时已经是一位人才出众、学识渊博、出类拔萃的人物,因此引起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重视,也为他以后进入仕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匡衡进京赴试,在对文时,未能按条令应对,故未能取得郎中而授以太常掌故。公元前48年,汉宣帝死,汉元帝刘奭即位。元帝随即调匡衡进京授官郎中,以后又迁任“博士”、“给事中”,掌握经学教授,又兼殿中顾问,参与议论政事。公元前47年,匡衡升为光禄大夫、大子少傅。匡衡任少傅数年,多次向皇帝上疏,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进升公卿,是为光禄勋、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公元前36年,匡衡出任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成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匡衡自幼刻苦好学,才智过人,通古博今,刚直不阿,誉传千古,《汉书》有传记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29
峄城区历史上的名人有:
1. 疏广:字仲翁,西汉东海兰陵人。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被朝廷征为博士。任太傅五年,称病请求还乡。二疏去世之后,乡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旧址筑一座方圆三里的土城,取名为“二疏城”;在其散金处立一碑,名“散金台”。
2. 贾三近:明隆庆二年(1568年)中进士,被选为翰林庶吉士,后授吏科给事中、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左、右少卿、光禄寺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等职。贾三近文武全才,居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政绩卓著,被朝中赞许为“泰山乔岳”。
3. 常德善:枣庄市峄城区古邵乡虎里埠村人,1912年出生,1942年牺牲,烈士。
以上是峄城区历史上的部分名人,其他还有许多历史人物,可以在相关资料中查询。
第2个回答  2012-08-23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荀子、“凿璧偷光”苦学成才的汉丞相匡衡、“纯正清廉”的汉大司徒王良、古代奇书之一《金瓶梅》的作者明朝兵部右侍郎贾三近等都是峄地垂昭千秋的历史名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8-24
你这里边有个问题,峄城在历史上叫做峄县,但是当时的峄县是现在峄城的好几倍,包括现在的兰陵都是属于峄县的。但是现在峄城较小,你怎么概括这个历史名人的范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