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逃到西安时都去哪了?

如题所述

北院巡抚衙门。

1900年,由于清政府对义和团暴徒的纵容,以及盲目的向世界各国宣战,导致了由美英法等十一国组成的联军攻入了北京城,而此时大清的最高统治者慈禧皇太后和光绪以及随从和王公贵胄等也仓皇逃出京城。

一路上颠沛流离,饱经风霜,从七月二十一日从北京德胜门逃出,一直到九月初四一行人才惊魂未定的到达了陕西西安。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攻紫禁城东华门,慈禧带着光绪帝、皇后等人逃往西安,令奕劻、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列强进行谈判,把战争的责任推到义和团身上,下令对义和团“痛加剿除”。

1901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发布上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同9月7日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按照当时中国人口的数量赔款4.5亿两白银,39年内赔款9.8亿两白银,惩办主战官员,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线所有炮台等。

同年10月6日,慈禧发卒数万人,带行李车3000辆,从西安出发,出潼关经河南、直隶,历时三月于1902年1月8日回到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慈禧太后在西安

  文/家住未央

  庚子年闹义和团。扶清灭洋,杀洋人烧教堂,八国联军就杀进了中国。晚清中国腐败软弱。没有几天就叫这帮王八蛋打进了咱的首都,慈禧带着光绪皇帝就滑了点。经怀柔到怀来进了山西。到太原住的是晋祠,听说八国联军还不得完,非要到太原寻慈禧的麻达。慈禧和光绪就奔了西安。出北京的时间紧迫,就领了几十个人,从太原往西安走时就不一样了。陆续到太原各衙门官员,护驾勤王的部队就有四五万之众。慈禧光绪就领着这四五万人浩浩荡荡的奔了西安。史称庚子事变,两宫西狩。

  母亲的老家是山西人,先祖为晋军参将,从军太原府,护驾勤王,就保着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奔了西安。那时的军队也没有想象落后,已不是大刀长矛的冷兵器时代,部队里用的全部是抬枪,抬枪是什么样的?现在已经不知道了,查了许多的书也没有搞明白。据说是枪管特别的长,两个人抬着打,估计就是土枪吧。先祖们就是抗着抬枪保着慈禧到西安。慈禧太后也算是国家领导人,过去的人尊敬她,不叫名讳叫太后。后来慈禧和光绪隔了一天都毕了。宣统就上了台,隆裕也就成了太后。为了区别把慈禧就叫了老太后。隆裕以后就清家就完了蛋,再无太后。老太后的称呼就这样一辈一辈的叫了下来。到今天母亲说起慈禧太后还是叫老太后。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要到西安的消息传来的时间,西安城轰动了。满西安府咸宁长安两县不论是官员衙役,普通百姓就如过年一样的兴奋。想想也是,自从唐以后,紫气东移,长安成了废都以后,这是不得了的事。皇权无上的年代,能见天颜他先坟地都冒青烟。就如秦腔戏里唱的:我爷见过皇上的面我婆跟娘娘吃过饭,这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情。那边太后出了太原,西安这边就开始打扫卫生了,收拾地方。黄土垫道净水泼街,一口气就整了半个多月。慈禧太后到的那一天,从灞桥开始陕甘行省西安府还有西安府下辖15县,据说乡已上干部全部到位。在灞桥就开始接了。老百姓人山人海看热闹。慈禧太后慈祥站在马车上频频挥手致意。老百姓欢呼跳跃,现在一般都是说同志门辛苦了,也不知那时间说的啥?

  出太原,离战火纷飞的京城是越来越远了。老太后的心也按了下来,车到灞桥看着两旁夹道欢迎的老百姓,心里十分高兴,就停车下轿来到了灞桥街道上。那是10月的天气,关中道上的农家正是收了包谷种过了麦的农闲季节。四乡八镇的人都来看热闹。做小买卖,卖吃喝的聚集在此。老太后下了车看见路边有卖荞面饸硌的,看着奇怪?这是个啥万货?老太后出宫时穿的汉家的老太太的衣服,大襟的蓝袄,朴素的就如一个农家老太太。与重不同的就是一双大脚。满清时汉人的女性缠足,满人不缠足。西安人就没有见过大脚的女人。卖荞面饸硌的姓王,是个中年人见个赶紧招呼:老嫂子吃一碗,聊的很。老太后问:这是什么?老王说:饸硌。陕西话生硬。老太后没有听明白:呼噜,打呼噜?话没有说完自己倒笑了起来。大家也跟着笑了起来。

  从临潼出来已经走了半天,肚子倒真的饿了。就坐到摊子上。老王就给调了一碗,许是真的饿了,许是山珍海味吃的多了。老王当时还不知道这就慈禧太后,穿的也不咋样,估计是皇上他妗子吗啥。就边谝边给调了一碗,调和给搁的美。一口吃下去酸辣香,味道香是饸硌筋。特别的和胃口,一碗吃完了不过隐,又要了一碗。两碗吃完说:与重不同。老王说:要是味道好你住到西安城了咱就是乡党了,没事就过来吃。俗话说:饭后一袋烟,赛过活神仙。老太后爱抽烟,抽的是水烟,跑的时间仓促,烟袋没拿,一路光着急了,就没想起来。吃饱了饭见老王抽着旱烟就犯了隐。问你抽的啥烟?老王说:咱自己种的旱烟,你也尝一口。老王装了饱饱的一锅子就递了过来,李连英打了火镰点了烟,老太后一抽过隐的很:你这味道比云南上贡的烟丝味道都好。陕西人爽快,老王便说:你在感觉味道好你拿去抽去,说着就从腰里解下了烟荷包。老太后没有客气,就拿上了。

  吃了饭抽了烟就继续走。老太已走,咸宁知县一头的汗跑到老王跟前:你胆子大的很,把圣母皇太后叫老嫂子。把老王吓了一身的水:我还当大不了就是皇上他妗子,原来这就是慈禧太后呀,看这人聊的很呀,朴素的跟个咱乡里的老嫂子一样。老太后进了西安。老王的烟袋就再也没有还给他,据说在西安一年的时间,老太后一直抽的是灞桥老王的那一把旱烟袋。半个月后西安府敲锣打鼓的把老太后手书的一个金字大匾挂到了老王的铺子里,上书:与重不同。自此灞桥的荞面饸硌就出了名。老匾早已不知去了那里,但现在灞桥王家的荞面饸硌后人还在经营着,据说味道不错。

  过了桥经柳巷到梆子井。老太后就跟李连英谝了起来。都说八百里秦川民风淳朴。你看到底怎么样?小李子说:我看是不假,刚才你吃饭,我去给钱人家都不要,您想抽烟人家连烟袋都送给您了。太后说:那也不一定,两碗饭值不了几个钱,他知道我是谁也不敢要钱,如果撩个金子他给我送回来,那才叫真的民风淳朴。为啥这样说?老太后想起了一个故事。清家入关200多年。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年代,皇帝一般不到处巡游。加上光绪和慈禧就两朝的皇帝到过陕西。前面的一个就是康熙皇帝。康熙到陕西就去了咸阳的五陵原上朝拜西汉诸陵。康熙是马上皇,去咸阳就骑的是马。一不小心不知走到那里就把错金的马镫丢了一个。

  等发现的时间已经走的很远,想着肯定是找不见了。但陕西巡抚说:八百里秦川民风淳朴只要是丢在陕西了就一定可以找见。大家就往回找,一直走了13个村,到了第13个村一看。村民拣到了马镫,害怕丢的人着急,把马蹬挂在了村边的大树上。这就我们陕西民风淳朴的写照。今天你走在西安城里,谁家小娃的鞋不见了,你去寻,路人拾到一般就给你挂到了树上。康熙大喜,赐这13个村都叫蹬村。村民就跟八旗子弟一样,世代包衣食皇家的俸禄。从此咸阳原上就有了一蹬13村之说。

  老太后就想效仿康熙帝的办法试一试西安人到底淳朴不淳朴。过了十里铺往东关走,在今天动物园路边有一个无名的小村。两旁欢迎的人还是很多。老太后就拔下了自己头上的金簪仍到了路边。这村的一个农妇周王氏检到了金簪。慈禧太后的金簪与重不同,是纯金打制上面全部是金花。有人说:你这一下可发了财。庚子年陕西大旱老百姓生活困难的很,有了这金簪送到当铺,就足以过了年馑。周王氏不是这样想的,不是咱的就不是咱的,这皇上跟太后的大队人马才过去。这肯定是京城来人丢的。咱拿了这金子不是叫北京人把咱陕西人看遍了,随把金簪就交给了咸宁县的衙役。

  老太后仍了金簪就进了八仙庵。老太后信教,不但信教还是什么教都信。本来满人信的是萨满教,但他自己主要信的佛教,有的人说他是观音菩萨下凡,他就坡下驴还打扮成观音照了几张相片。八仙庵是道家的,他也信。太后进西安第一个进的就八仙庵烧香,走的时间出南门还是绕到八仙庵烧了香才走。八仙庵的全称赐建万寿八仙宫就是慈禧太后所赐。说太后到了八仙庵香才点上。咸宁县跟西安府的人就到了。以为是下人丢的,一打听我的妈呀?原来是老太后的东西,太后看这金簪感动的流下眼泪,他被西安淳朴的民风感动了。对小李子说:看见没有这就是西安人,真不愧是汉唐帝都,民风淳朴呀。重赏了周王氏,那一个几户人家的小村就赐名金花落,百年以后名称依旧,也就有了今天的金花路。

  从太原到西安路上走了二十六天。清家时西安有满城,原来的打算行宫在满城。到了满城一看不太满意,就住到了南院门。南院虽好但比不了北京的紫禁城。太后无比的伤感,内忧外患。想当年在北京吃的是满汉全席,一顿饭就是一百多个菜。到了西安没有了那个条件了。内忧外患到处都有用钱,老太后下令从自己做起减少费用,一顿饭就是四个菜就可以了。这消息穿出来,感动了天下的百姓,感动一个人。就是咱泾阳县安吴家的掌柜的。

  安吴家掌柜是个女人,这个女人不一般。安吴本是大家,可她嫁到这家以后没有多久,男人就病死了。剩下了孤儿寡母,眼见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这女人厉害就当起了家,不但日子过下去了,还过的特别的好。领导了一百多长工短工把家里的千亩田地,油坊买卖管理的井井有条,时是渭北第一富户。听到了老太后到西安没有钱花手里紧,套一个马车倾其所有,拉了一车的银子就进了西安。

  到了西安见了慈禧太后就把一车的银子捐献了。俩人一谝。越谝越投机。为啥?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孤儿寡母都是当着一个家。不过一个是国家一个是自己的小家。有着一样的不容易,慈禧太后是边说边哭,女人也是边哭边劝。女人的精神打动了太后,老太后就把这女人认了干女,从那已后就太后就在咱西安也有了亲戚,那女人也贵为公主格格。等再西安安定了,太后就想起了他的干女。出三桥到咸阳奔泾阳演了一出看女的戏。先到咸阳上凤凰台观清渭楼。吃了咸阳的虎皮唐,这虎皮糖是咸阳第一特产,明朝就有,太后一吃是特别的喜爱,闲名字不雅,随赐名“琥珀糖”。可惜这几百年的特产,现在已经没有了。

  到了泾阳看了他女。再浪了三原,朝拜的城隍庙,吃了廖花糖,走草滩过河又回到了西安。第二年才回北京去,在西安呆了11个月。慈禧太后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也是历史上的一个反面人物。看一个人要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清家时中国的落后腐败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一个人可以扭转的。他在西安呆的时间不长,但废科举兴报馆的决定都是在西安做出的。有人说华商报办的好,那是风水原因,因为中国办报纸的根在西安。

  老太后在西安呆的时间不长,但留下了许多的传说。说他爱吃也不过就是一碗葫芦头,两份荞面饸硌,三斤腊牛肉的事。我对历史不懂,也没有去研究过,也许他是一个坏人。也许他就是那个穿这大襟蓝袄,抽这老王的旱烟袋,跟他的干女边说边哭的老婆子,一个女人管理着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也有她的难处,也有着许多的不容易。历史已经成为历史,传说它就是传说。也有的人说她辅助三朝巾帼英雄。在我们这些当年保这慈禧太后到西安的那些人的后人眼里,她就是当年那个老太后,一个慈祥的老太太。

  家住未央 2005.11.18黎明

参考资料:来自猫扑(mop.co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3-10
1900年,随着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八国联军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8月4日,八国联军两万余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慈禧太后在8月10日乃有西巡之旨,但因车辆不齐,迟迟未行。14日,联军先头部队攻占天安门,次日凌晨进攻皇城东华门,慈禧闻讯惊骇至极,黎时,急忙带着光绪皇帝、隆裕皇后等出神武门西逃。由京随后赶来随銮西行者,有部分王公大臣及兵能数千人。18日,从怀来起驾,甘肃布政使岑春煊率威远军2000余人前来护驾。21日,抵宣化,休整三日。8月23日,慈禧自宣化起驾,继续西行。26日,驻怀安县城。诏命收抚散兵游勇,不准其滥入山西境内。

8月27日(八月初三),过枳儿岭(在河北、山西交界处)进入山西,驻天镇县城,知县额腾,因先期知奉天(今辽宁)失守而自尽,毫无预备。典史杨守性自行安排供应。慈禧命荣禄在保定收集清兵,固守防卫,以防八国联军由直隶追入山西。28日,两宫抵山西阳高。

30日,两宫逃至大同。总兵以下大小官员出城至五十里铺恭迎。入城后,两宫驻镇台衙门,供应丰盛,官员随从生活均大有改善。城郊已无散兵游勇踪迹。时江苏巡抚鹿传霖率勤王兵入卫。在大同休息四日,县令齐福田以馈献得宠授官,潞安府知府许涵度因贿赂李莲英得以召见,擢冀宁道。慈禧太后亲自下令屠杀团民,“驾到大同,乃杀拳匪二人”。传旨前往山西省城太原府。

9月3日,两宫自大同府出发,折而西行,驻跸怀仁县。4日,抵山阴县岱岳镇。5日,进至代州广武镇(今属朔州山阴),代州知州带领文武官员,领着鼓乐班子在五里外路旁跪迎,鼓乐喧天,人喊马叫,热闹非凡。驻于光武镇首富杨应魁的大院,其他王室大臣及兵丁分住民宅。杨应魁招待丰盛,博得慈禧赏黄马褂,亲书:“大夫第”三字。6日,登雁门关,在靖边寺稍停游览,岑春煊进野黄花一把,受赏。是日驻跸代州阳明堡内贾家大宅。护驾士卒,拔青草充饥,公侯王爷脱红缨帽当食具。光绪帝于贾家留诗两句:“五世同堂真富贵,一心念佛见如来。”7日,抵崞县(今原平崞阳),驻原平镇(今原平)。行宫系民房,知县王某失于觉察,内有旧存空棺数具,经岑春煊查出,驰马回奏,慈禧说:“可移则移,如不在紧要地方,不移亦可。”驾未到时,部郎俞启元已督同兵丁全部移出。慈禧在此颁布“痛剿”义和团上谕:“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剿除不可。”李鸿章奏请太后一行回京。光绪帝召见原平镇办差者刘四龙,赐五品军功顶戴,御封原平为“富足镇”。8日抵忻州,因中秋节,在二十里铺换黄轿三乘,绿轿两乘。在忻州贡院驻跸一日。9日,经麻会,驻阳曲县所属黄土寨(今属太原市尖草坪区)。10日起驾,山西巡抚毓贤率领省城文武官吏数百人,至省城北20里之黄土寨跪迎,打尖后,当晚入省城,驻跸巡抚衙门。太原仓库中尚存有乾隆皇帝南游及西巡太原时所用仪仗銮舆,取出应用,灿烂如新,并新制龙旗24面,以壮观瞻。地方大小官吏,争相报效,金银财帛,膳食服用,应有尽有。侍卫队伍,渐有秩序。护驾卫队马玉昆枪支破损,太原机器局为其修理一新。为此,慈禧亲临机器局,奖励监工陶庆春“团龙马褂”,总办徐桂芬升职调迁,其余官员亦获奖赏,太原机器局由此出名。

!9月20日,慈禧和载(氵恬)在太原再次颁布加罪“剿灭”义和团的上谕:“此次祸端,肇自拳匪。叠经降旨,痛加剿戮。凡有拳民聚集处所,勒令呈交军械,克日解散,倘敢抗违,即著痛加剿除。以清乱源而靖地方。”慈禧亲自下令杀害团民,“驾……至太原又杀四人”。23日,军机大臣荣禄,自北京取道南路,经保定、石家庄到太原,所率之武卫中军已全部瓦解。与荣禄同时南奔的还有尚书崇绮,但在过保定住莲花池书院时自缢。荣禄抵太原后,即奉旨充任首席军机大臣,并命鹿传霖任军机大臣。时李鸿章在京与各国交涉后,每日电报向慈禧请示。光绪又提出回京谈判,太后仍不依。各省钱粮亦奉命改道径送太原行宫。9月26日,山西巡抚毓贤以义和团事件祸首之罪而革职。慈禧对毓贤说,今山西无洋人,是你的功劳。但各国联军要求惩办你,我将你革职,以掩人耳目。1901年2月13日,清廷下令将毓贤正法,22日,由按察使何福方监视在甘肃兰州行刑。毓贤被革职后,由李廷箫护理山西巡抚,旋由锡良,继由岑春煊先后任山西巡抚。一场镇压团民的腥风血雨接踵而至。慈禧本愿西行,而随驾廷臣及疆吏皆以“暂住晋省、静待和议,勿再深入内地”进言,故慈禧一时未决,两宫大有驻太原观望形势之意。江苏巡抚鹿传霖入谒,奏称:“太原不可居,西安险固,僻在西陲,洋兵不易至”,“进退战守,无不皆宜”,力劝两宫入陕。慈禧得鹿传霖之奏,大喜。9月29日,石家庄方面传来德、法联军突又西进之迅,拟攻晋东要隘固关。两宫及王公大臣闻讯均如惊弓之鸟。慈禧遂决定逃往西安,传旨准备10月1日(闰八月初八日)起驾离晋。命山西、陕西督抚筹办沿途有关事宜。

从太原南逃西安,沿途所过州县奉命准备迎驾食宿粮草,其数量和规模十分惊人。太原知县顾光照奉命在小店镇备行宫,支膳尖;在北格镇备行宫,支茶尖。召集百姓齐集小店,办理皇差。南北50里,每日有1000余民夫修筑两宫逃亡的必经之路,以民宅充行宫,备“公馆四十余所,皆经工匠补修,绘画炫耀,陈设齐备。”

10月1日,慈禧从太原起驾,随行人员较前又有增加,军队除八旗兵外,沿途又有陕军、甘军、川军等肃立道旁,全力警卫。大队浩浩荡荡于上午九、十点钟,到达小店镇,只有慈禧、光绪和皇后数人进行宫用餐,王公大臣只占用八座公馆,用餐者寥寥。而路过北格镇行宫,饮茶水者绝少。逃亡大队日行七八十里,当日抵徐沟县(今太原清徐徐沟)。徐沟县令和当地财主王某早在城内王家巷天禄堂筹备,将天禄堂三进大院修茸一新,粉刷彩画,张灯结彩。另备有戏台、假山,气派辉煌。凡慈禧农、食、住、行之所在,都用红毡铺地,黄缎围墙,支用白银五万两。10月4日抵介休县,行至介休义安村时,义和团成员郭敦源,自称是义和团头目,冲突皇室仪仗,想刺杀慈禧,当即被捕杀头。介休知县陈日稔因此受牵连革职,永不叙用。5日,两宫抵灵石县,过韩侯岭时,历时一天,人困马乏,载货车马均卸下。6日抵霍州,霍州知州呼延更,早已广告招聘好厨师,为慈禧做御膳。11日,到达曲沃县侯马镇(今侯马市)。曲沃县令王廷英早在高显报马两镇办好皇差,在高显设三个行宫,在侯马改驿馆为行宫,另外还备有45处公馆,备有八珍、八八席、六六席,支银数万两。12日,到达闻喜县,刚毅因病留下医治,三天后病死。17日,两宫抵蒲州府(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忽降谕旨,革去庄亲王载勋爵位,囚禁于蒲州。另革去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职位(1901年2月21日,又在西安行宫降旨,均赐令自尽)。17日,八国联军统帅、德国军官瓦德西由天津抵北京。奕(匡力)、李鸿章照会各国使臣开始议和。19日两宫由风陵渡改乘长五丈、宽丈余而未油饰的旧木船三只渡黄河,均以锦绣饰之。是日风平浪静,天高气爽,渡河顺利。登黄河南岸后,即离开山西境,抵达陕西潼关,10月26日到达陕西省城西安府。

慈禧自1900年8月15日逃出皇宫,至10月26日到达西安,在直隶、山西、陕西逃亡途中,计有73天。其中,8月27日进入山西,至10月19日离晋抵潼关,计有54天。从9月10日驻跸太原,至10月1日起驾,在太原驻跸21天。

慈禧逃亡山西过程中,山西各地方官吏,掀起了一场镇压义和团的高潮。各地义和团首领及团民惨遭杀害。皇室及扈从官员横加搜刮,支银无数。护驾兵丁,军纪很坏,四出奸淫,大肆抢劫,街市闭门,百姓逃避。山西人民除遭受庚子年(1900年)的空前旱灾外,又加这场罕见的“官灾”、“兵灾”,可谓苦难深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