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长大归属感越少?

如题所述

小时候总向往长大,可为什么越长大归属感越少?

因为你越是长大,越是成长,越是成熟,你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意愿就越强,你能依靠的人就越少,你的依靠感必然会减少,归属感也必然会减少。

小时候总是盼望长大,长大了才知道小时候后最幸福。

小时候,只要有一颗糖,就会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甜甜的。跟着喜欢的小伙伴就可以玩一整天,玩泥巴,堆城堡,抓迷藏,丢沙巴,老爸老妈每次叫回家吃饭都不肯回,意犹未尽的。

现在,看到搞笑的视频,吃到好吃的东西,也会大声欢笑,但这种快乐很短暂,它们就像膝跳反射一样,笑完就结束了。

而当你忽然想到某些不开心的事情时,愉悦的情绪也会以最快的速度黯淡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久久难以平静和释怀的孤独和郁结。

小时候,遇到同龄人总能开心的玩到一起。而现在我们越开越害怕建立一段新关系,也没有能力去维持和经营一段新关系。

好像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人际关系丧失了兴趣。只想回到一个人的生活圈,种自己的花,爱自己的小宇宙。

我们实现了小时候“多想快点长大”的愿望后,才发现那时的快乐才是那样的纯粹。可能人生就是这样的吧,越长大就会越孤单,越来与没有归属感!

渐渐长大的日子,不再如少年般纯粹,各种的责任也款款而来,长长短短的岁月,终是经不住你那所谓的风情万种,不小心,就都毫不留情的没了,只留下盛世的孤单凄凉。

但人不就是在失去中成长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6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归属感,归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越长大归属感越少,通俗来说就是有种到处漂泊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无忧无虑,什么挫折困难都有爸爸妈妈来给我们解决。但渐渐的长大,我们就要有一种责任意识,我们要独立,要赡养父母,要买房子,要找工作……这些事压的我们喘不过气,我们不能再像小时候一样什么也不干的呆在家里,久而久之与爸爸妈妈的联系就越来越少了,越长大归属感就越少,实际上是我们与家的联系少了。小时候我们可能天真地想过,可以一辈子呆在家里,但是长大了,这种想法就不免显得天马行空,我们有自己的事业需要去拼,有自己的路需要去走,我们在外面漂泊,可能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每次累了受伤了不开心了想家了,又想到自己不能一直的呆在家里,这种归属感就淡了。

长大后,我们的心也大了,但我们的胸怀已经装不下它了,于是心就碎成了好多好多块,块块都是自己的心,我们想归哪一块,都觉得可惜,因为放不下其他的,所以最终一块也没归到。小时候被家长管教而渴望自由,长大了家里人管不了你了,因而有了所谓“自由”,风筝没断线之前虽然没自由,但有一片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但断了线之后就只能感叹现实的残酷无情,落到地上的风筝哪儿也不属于,或许这也是我们没有归属感的原因吧。

小时候想快快长大,长大后又想念小时候的生活。长大就是学会接受失去,享受拥有。每个人的成长都有酸甜苦辣,只是有的人不善于表达,习惯了分享快乐与幸福。面对现实生活,情绪和心态很重要,希望能够越来越强,面对失去也好,面对生活也好,不要太紧绷。既来之则安之,失去与得到或许都是注定。

第2个回答  2022-04-27

因为离家越来越远了,心也越来越越大了。

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老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回家玩玩具呀!在上初中的时候,我们老想着家里面妈妈煮的饭菜,在高中时,我们已经开始逐渐的不再依恋家,满脑子都是高考决胜的时候奋斗心理。

而到了大学,我们已经离家越来越远了,属于我们的舞台也越来越大。我们的归属感不再是家,而变成了整个家乡,或者是某个群体。

心理学家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中有这个灵魂拷问,你有没有被饱含深情地看见过?请注意这句话的关键词,“饱含深情”和“看见”,随便瞅一眼,那不是真正的看见。

所谓的真正的归属感,是被看见,被接纳,被重视,被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归属感。他的对标是一个群体,例如学校或者家庭,当一个人在一个群体中拥有归属感之后,焦虑会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变强,自尊水平会悄然提升。

可是逐渐迈入工作的我们,面对社会的各种明争暗斗非常的迷茫,有的人融入不了,有的人如鱼得水。但是带给我们更多的焦虑。

刚刚成为社会的菜鸡的我们,面对早已在职场风生水起的前辈抱着敬畏之心,但不乏有一些前辈会拿我们这些小菜鸡来开刀,美名其曰是磨炼。

在我们离家远,又没有朋友,又不被人接纳的过程里,我们是相当的没有归属感。感觉自己与这个群体是非常的格格不入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工作后会得抑郁症的缘故。

建立和提升归属感的方法之一是帮助他人,重新理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尤其是在经历挫折的时候,人们常会因为短暂的失败,而误以为自己不属于这类群体。

就像有些女生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是差生,不应该出现在班级里,拖了班级后腿,很多时候辍学事件就是这样发生的。而实际上,失败乃兵家常事,道阻且长,哪有常胜将军。

所以一定要如何向日葵一样向阳呀!我相信你是最棒的!

第3个回答  2022-04-25

长大意味着什么呢?在我看来,长大意味着我们不能再崩溃,“成年人最大的崩溃就是不能崩溃”,我们的信任越来越少,我们对周围的一切越来越警惕,我们很少会发自内心快乐,我们面临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的压力。

一、小时候的世界很单纯,长大后的世界很功利。小时候天真无邪、自由自在,什么都不用想,衣服食物也都是大人准备好现成的,我们也会有很多的小伙伴,快快乐乐的一起玩耍,只是简单的等待天黑天亮;长大了,不再想交朋友了,也很难交到好的朋友,这个时期的人啊,都是防备心重的,大人们目标明确,为了不断向上爬,大多数人不择手段,小部分人还存在良知,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想要创造更好的生活。

二、小时候的世界很小,长大后世界很大。小孩子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和朋友们玩耍嬉戏,最忙的不过学习,唯一烦恼的不过成绩;大人的世界要操心的事情很多,随着年龄增长只会变得更多:没结婚的想着找对象,结婚了又想着生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家庭,又要照顾父母孩子,于是拼命赚钱,哪里有追求兴趣爱好的空间?拿我自己来说,现在真的忙到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也不是不想,就是太忙了,每天几乎满课,各种活动各种比赛层出不穷,又要考各种必备的证书,学的专业也属于烧脑型。工作以后就得想着怎样转更多钱,哪能产生什么归属感

三、小时候觉得世界都是好人,长大见识了很多坏人。人为什么不再敢付出真心了呢?因为被伤透了心。大部分人对小孩都没有什么恶意,因为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而小孩也不会想这么多;大人之间利益冲突等多方原因导致彼此之间信任很少,所以就没有归属感。

希望温柔的你,被世界温柔以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4-25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个关于人生的很大的陷阱:

就从高中开始吧,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有一些意识了,关于社会,关于人,关于自己。



那个时候觉得高中这种拼搏的生活真累,真辛苦,每天那么早起,那么晚睡,学业压力这么大。每次考完试,看着墙上的成绩单,都是一种煎熬。

那个时候就想着:这种生活太辛苦太难了,要是上大学就好了。上了大学就可以轻松的学习了,就可以明目张胆的谈恋爱了,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然而到了大学以后发现:大学里的生活也很单调,枯燥,无聊,没有几个真心的朋友,那些社团活动也不想参加,社恐,自卑,不想在公众场合去表现自己,也不想去积极的学习什么。于是两三年大学生活下来,也没有什么丰富的经历,也没有一开始想象的精彩的生活。生活也过的很拮据,毕竟是靠家里给生活费。

于是就想着:要是工作以后就好了,工作以后能赚钱了就好了。就可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于是开始盼着实习工作。

然而等到实习工作以后发现:工作的日子也很辛苦,早上要每天按点起,不能迟到,上整整一天的班,面对着公司的管理,面对着业绩的压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每次发工资,看着仅有的一点薪水,都不足以生活,更谈不上诗和远方。



于是想着,要是谈个恋爱就好了。身边有个爱自己的人,能互相说说心里话,能一起去玩儿,两个人相爱,应该会减少很多烦恼。

然而等真的跟一个人在一起了,谈恋爱了,又迎来许多新的问题: ta是不是真的喜欢我?ta为什么不回我消息?ta为什么不理解我的情绪?ta怎么不懂我?

于是,谈恋爱以后又迎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又想着:要是结了婚就好了。

然而结了婚以后,又迎来新的问题:婆媳关系,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生活上,经济上,孩子的教育上,等等等等。

又想着: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

……

于是一直活在对未来的期望当中。

后来未来都到来了,

然而想要的生活,

终究没有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