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特殊句式,求教

如题所述

对你有用的:
第五讲 拗救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格律诗的拗救问题。
我们写格律诗要受到平仄的限制,有的句子,因为固定词语或者是没有可以代替它的字,但是根据诗的脉络、意境或作者的想法就得这么写,没有可以代替的方法,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或该用仄声的地方用了平声,那就形成了拗句。有了“拗”那就必须要“救”了,这就叫“拗救”。
尽管我们主张写诗尽量不用拗救,尤其是新手,但是我们必须要懂要会。
好,我们从头开始一步步学习。
近体诗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就叫“拗”。
有拗有救,才为不病。
说白了就是,按标准格式,这个字该用平声的,你用了仄声,“拗”了,那么在本句或对句相应的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字,这就“救”过来了。
这叫仄拗平救。
相反,若是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那就在本句或者对句的相应的该用平声的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叫平拗仄救。
用调节平仄声的方法,使诗句出现新的和谐,这种方法就叫“拗救”。拗救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
一、本句自救
本句自救,就是在一句之中,该用平声的字眼上,你用了仄声,就在本句下个音节另一个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这就救过来了。
或者上个音节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就在下个音节该用平声的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就救过来了。
我们都知道
孤平是诗家之大忌,是必须救的。
B种句: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两个是五言和七言合律的句子,
若是你作诗时,五言的第一字,或七言的第三字,本该用平声字,但写诗时非用仄声字不可,那怎么办?
可将五言的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五字,该用仄声的,改用平声,这就把孤平救过来了。这叫五言的“一拗三救”和七言的“三拗五救”。
“平平仄仄平”变成“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举例:
恐惊天上人
仄平平仄平你们看,第一个字“恐”本来应该用平声字的却用了仄声字了,那么第三个字“天”本来应该是仄声字,是不是变平了呢?这就是第一字拗第三字救,简称一拗三救。
这个“恐”字若不救,本句便成了孤平句,是不允许的。又如:
北风江上寒
仄平平仄平
这句的第一个字该用平声,而“北”是仄声,为避免孤平,就将该用仄声的第三个字,改用平声的“江”字来救。再看七言的例子
未到晓钟犹是春
仄仄仄平平仄平谁知道 是哪个字救哪个字?
七言的这个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吧?
但是这句的第三字“晓”该平而仄,于是就用第五字该仄而平的“犹”去救。第三字拗第五字救,简称三拗五救。又如:
一任晚山相对愁
仄仄仄平平仄平
也是三拗五救。跟上面例子一样。
这个关于本句自救,孤平的问题都明白了吗?二、对句相救
好,我们再探讨对句相救的问题。
对句相救,就是在一联之中,出句该用平声的字眼上,你用了仄声,就在对句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这就救过来了。
或者出句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就在对句该用平声的字眼上换个仄声,也就救过来了。如果对句拗了,出句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来救。
1.出句拗,对句救
例如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出句第三字“鸟”拗了,对句第三字“人”来救。出句三拗,对句三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也是这样,出句三拗,对句三救。歌声袅袅出清漠,月色娟娟当翠楼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出句第五字“出”拗了,对句第五字“当”来救。出句五拗,对句五救。
实际上,七言的第五字相当于五言的第三字,我们只要记住五言的拗救,七言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对不对?
2.对句拗,出句救
上述拗救方式,叫作前仄拗后平救,但也可能是后平拗前仄救。诗人写诗,有时对句第三(五)字非用平声不可,于是就将出句第三(五)字的平声改用仄声,来个平拗仄救。
对句五拗,出句五救。
这有点像对联的意思哈,有的先出上联要求对下联,有的先出下联,要求对上联。当然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哦。3.一拗双救
在前人近体诗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联之中,既有本句自救,又有对句相救,就是一个字同时救了两个“拗”,(典型的事半功倍哈)形成本句自救与对句相救的复合,这叫作一拗双救。例如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 既救了本句的第一字“寂”,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五”。“无”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它的作用是双料的。
实际上,一拗双救不是新的拗救方法,只是刚才讲的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的复合。就是一个字顺便救了两处!三、拗而不救
1.C种句: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有时可以变化为“平平仄平仄”,这个是特拗句,可以像律句一样正常使用,可以当成律句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被视为正格,不用救。
如: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句本应是平平平仄仄,创作时变成了平平仄平仄,对句依然是仄仄仄平平,没救出句。
再如: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性质与上例一样。七言的,我们也看个例子: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句本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创作时变成了仄仄平平仄平仄,对句依然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没有救。
要说明的是,这种"特拗"句式,多数用于尾联的出句,成为唐宋诗人的一种时尚。
用于其他联出句的也有,但较少。现代人作旧体诗,也常用这种句式。
2.B种句: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作为出句时,五言第三字拗为平,句子变成平平平仄平,这种情况对句不用救,因为它的对句是仄仄仄平平,如果救了,对句第三字由仄改成平的话,这句就变成了三平尾。七言也一样。所以就别多事了,不救!
例如:
承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这个就没有去救。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这个也没有去救。
还有一种拗救属于锦上添花之列,是为了将诗句的声调调整得更和谐
例如七言第一字的前平拗后仄救:
才见吴州百草春,已闻燕雁一声新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这个例子是用对句的“已”来救出句的“才”,读读看:才见,已闻,是不是更协调好听?这就是锦上添花。
我觉得这已不叫拗救了,因为第一字本来就是可平可仄的,谈不上“拗”,也就不用救。但如果“救”了一下,便使句子更好听。
总结一下拗救的几种情况(以五言为例,七言类推):
A种句:出句三拗,对句三救;出句三四都拗,对句三救。
B种句:一拗三救。
C种句:特拗不用救。
D种句:不可拗。
五、特殊拗句
这里说明一种特殊拗句,五言平平仄平仄,它不但拗,而且失替!但它是被允许使用的,非但允许,在唐朝的时候它还是一种时髦,大家争相使用。
平平仄平仄,是由平平平仄仄演化而来的,在近体诗中也是代替平平平仄仄使用的。人们还把它推广到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或平仄平平仄平仄。
因此,这种拗句其实也被视为了正格。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第七句:   
“庾 信 平 生 最 萧 瑟”,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就属于这种情况。 以后我们见到这个句式的时候,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指责人家失替加拗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