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怎么分级别?

如题所述

事业单位岗位的具体划分,通常划分成三种类别,分别是: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技能岗。

管理岗位的级别分为1级—10级,通常适用于事业单位当中的主要负责人、各机关负责人以及各科室或者办公室人员等。

专业技术岗的级别通常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具体划分为13个等级,通常适用于教育类事业单位中的教师、医疗护理类事业单位中的医师和护士等人员。

工勤技能岗的级别有两大类,分别是技术工岗和普通工岗,普通工岗不分级别,通常适用于事业单位中司机、电工等岗位。技术工岗依次分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

点击查看:事业单位资讯汇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9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技术、和后勤岗位三种类别。
1、管理指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2、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3、后勤岗位指承担技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包括技术岗位和普通岗位,其中技术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23
事业单位顶层领导群及事业编制在编员工的级别划分与公务员级别划分一致,从副科级到国级。严格来说编内员工都是参与管理国家的一分子,只是看其工作的机构是属于事业编还是公务员编。编制外员工,属于机构自聘员工,企业化运作用人方式,与国家工作人员没什么关系。所以各机构根据自己的规章制度分级即可,不需要上报国家或者受国家工作人员级别限制。举例,一个事业单位的老总,有可能是局长或者厅长甚至部长,这些“长”就是他的级别。而一个事业单位的自聘部门经理(或总监),有可能是不入编的外聘人员,那么“经理或总监”则是他在这个机构的级别。事业单位自身的分级与党政机关行政分级属于同类别,国级即是中央级最高,然后是地方的省部级,再下来就是市厅局级,再下就是县级等。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一般会比同级高半级:如湖南长沙的某副局长与株洲的某局长平级,主要看行政区域“头衔”分级,国大于省大于市大于县。
第3个回答  2020-02-29
事业单位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
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目前还新兴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第4个回答  2020-02-29
一共是十级,分别是: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根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资格:
(一)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二)提任六级以上管理岗位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三)从管理岗位领导职务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具有副职岗位两年以上任职经历;从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具有下级正职岗位三年以上任职经历。
(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五)符合有关党内法规、法律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任职资格要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