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香石竹环斑病毒病病害的检验与检疫结果是哪些?

如题所述

鉴别寄主:美国石竹:接种4~7d后,接种叶出现坏死斑点、环和环斑,然后产生系统褪绿和半坏死的环和斑,并不是所有无性繁殖系均能产生清楚的症状,达很高的病毒浓度。千日红:接种2~4d后产生局部坏死环,然后呈系统斑、环斑和叶畸形。菜豆:接种4~5d后,发生局部褪绿斑,随后斑变白和坏死;不规则的系统斑和叶脉坏死斑,以后生长的叶片无症状。苋色藜和昆诺藜:接种2~4d后,发生局部坏死斑,通常不系统感染。番杏:接种2~3d后产生局部白色坏死斑,有时发展成系统褪绿斑。豇豆:接种2~4d后出现局部坏死斑。体外稳定性:①钝化温度。80℃,但超过60℃时侵染性大大下降。②稀释终点。10-5。③体外存活期。在20℃时可保持50~60d,克里夫兰烟的冰冻病汁,在室温和真空条件下,侵染性可保持6年以上。血清学检测:病毒是良好的免疫原。通过一次静脉注射及两次肌肉注射免疫兔子,产生的抗血清,试管沉淀效价为1/4096~1/32768。试管沉淀和凝胶扩散试验,反应很明显。如果病毒浓度高,可通过凝胶扩散试验检查香石竹粗制汁液内的病毒(高温或有其他病毒存在时,会降低此病毒浓度)。试管沉淀物呈颗粒状。凝胶扩散试验形成一条沉淀带。用pH8.6作免疫电泳试验(Devergne.&.Cardin,1967),病毒向阴极移动,并形成两条沉淀带。这可能是病毒部分降解所致。香石竹环斑病毒同其他35种等轴对称病毒的抗血清无反应。分子生物学检测:非放射性cDNA探针检测,将抗体的Fab,偶联在碱性磷酸酶上,交替使用化学发光法和比色法进行检测(Pallás,V.et.al.,1999)。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麝香石竹环斑病毒,可通过麝香石竹的繁殖材料进行远距离传播,除香石竹外还可侵染苹果、梨、李、樱桃、葡萄等果树,并可经长针线虫和剑线虫扩大蔓延,对农业生产可构成重大经济损失。国内尚无发生,但邻近国家地区已有发生,或过去有进口可传带病原物的植物繁殖材料记录,入侵几率大。国内有寄主和介体,适存条件好,易扎根定殖。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9分,定为高危进口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措施:进口时须经国家植物检疫机构审批,限量进口,并要求附有出口国《检疫证书》,保证不带有此类病毒。入境后须在国家隔离检疫机构进行1年以上生育期的隔离检验,确认无病者,才允许用于繁殖或生产种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