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两则的译文

引婴投江,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引婴投江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20
引婴投江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编辑本段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编辑本段解释过:经过
方:正在,正要
引:牵,拉
善:擅长
虽:虽然
岂:难道
遽:就,遂
任:处理
悖:荒谬
涉:渡
坠:落
遽:急忙,快
契:用刀刻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期卫国著名商人,后为秦国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国相邦十三年,其门客有三千人。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又称《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
编辑本段译文(一)引婴投江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小孩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即使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善于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
(二)刻舟求剑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急忙在船上用刀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而剑却没有行驶,这样去寻找掉了的剑,不是很糊涂的吗?
编辑本段哲理引婴投江:
“对象”变了,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手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会酿成大祸。
刻舟求剑:
情况发生了变化后,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不能刻板,死守教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