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中的"恶"正确读音是什么?e?wu?

如题所述

(ě)二恶英又写为二恶(ě)英(Dioxin),又称二氧杂芑,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二恶英实际上是二恶英类(Dioxins)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

它的毒性十分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环保专家称,“二恶英”,常以微小的颗粒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中,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业、垃圾焚烧、造纸以及生产杀虫剂等产业。

扩展资料

一、二恶英的迁移、扩散

环境中的二恶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依靠大气环流有长距离的迁移能力,其迁移距离甚至是洲际间。二恶英类有较低蒸气压,在热带或温带的夏季可从土壤表层挥发,凝结于气溶胶上,参加大气的长程传输。在亚热带和温带区域,大气向土壤中的二恶英沉降量可达0.61mg/(m2·a)。

全球由大气向土壤的二恶英总沉降量为12 500kg/a。虽然在土壤中的二恶英类有小部分会挥发,但它们主要的转归还是或者吸附存留于接近土壤表层的部位,或者由于土壤层的破坏而进入水体,或者吸附于微粒重新悬浮于空气。进入水体的二恶英类主要吸附沉积于底泥中。环境中二恶英类的最终归宿是水体底泥。

二、二恶英的转化

已有资料表明,二恶英类在很多环境条件下相当稳定,尤其是四氯代和更高氯代的同系物,可在环境中存在数十年之久。它们在环境中唯一发生的显著转化过程,就是那些在气相或土-气或水-气交界面的未与微粒结合的部分发生的光解反应,光降解为低氯代同系物后,进行缓慢的需氧或厌氧生物降解。进入大气的二恶英类或者通过光解去除,或者发生干或湿沉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恶英污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读音

è

二恶英(Dioxin)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二恶英实际上是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全称分别叫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简称PCDFs),我国的环境标准中把它们统称为二恶英类。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从而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PCDFs有135种异构体。所以,二恶英包括210种化合物,这类物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二恶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恶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它包括210种化合物。它的毒性十分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环保专家称,“二恶英”,常以微小的颗粒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中,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业、垃圾焚烧、造纸以及生产杀虫剂等产业。日常生活所用的胶袋,PVC(聚氯乙烯)软胶等物都含有氯,燃烧这些物品时便会释放出二恶英,悬浮于空气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2-24
e
第3个回答  2007-12-24
读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