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序言的翻译

刘向的战国策序言翻译

一、译文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刘向说:我所校勘的宫中的《战国策》一书,其中的剩余的书卷,错乱相杂。而且不同国家的共八篇,很少,不足。

臣刘向根据国家的不同,时代的不同给予区分,不替每个国家作序,去掉重复,得到三十三篇,本字有很多误脱为半个字的,把赵看成是肖,把齐看成了立,像这样的错字有很多。

宫中书的本名,有的称《国策》,有的称《国事》,有的称《短长》,有的称《事语》,有的称《长书》,有的称《修书》。

臣刘向认为,战国时期游士辅佐他的国家,为国家出谋划策,就称战国策,这样的事情开始于春秋之后,一直到楚汉相争的二百四十五年之间发生的事情,都已经定稿了,可以抄写了。

序言说:周王室自从文王、武王开始兴起,崇尚道德,重视礼仪,设立辟雍、泮宫、庠序施行教育,陈列礼乐弦歌以改变民间的风俗。排列人伦的等级次第,端正夫妇之道,天下没有人不明白于心。

人人能谈论孝悌的含义,推崇淳厚笃实的品行,因此仁义之道通行天下,终使刑罚几乎停止使用长达四十余年。远方的蛮夷仰慕周朝的道义,没有不臣服的,人们用雅颂这样的歌咏,思念圣王的恩德。往下到了康王、昭王之后,虽然恩德有所减弱,但纲纪还是清楚的。

到了春秋时期,已经有四五百年了,可是他们的遗留下来的事业和功绩,还没有完全泯灭。春秋五霸兴起,他们也还能尊崇、事奉王室。

五霸之后,当时的君主即使有失德的,辅佐君主的臣子们,如郑国的子产、晋国的叔向、齐国的晏婴,教导君主,协理政务,以求在中原地区立足,他们仍然能以道义相支持,以典雅的诗歌和圣人的言语相感召,利用诸侯通好朝觐的时机互相结交,相约会盟以求统一步调,缔结盟约誓言以互相救援。

天子的命令,还会被执行;会盟的国家,仍有所顾忌。小国能够有所依靠,百姓能够有所生息。因此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周王朝流传下来的教化,岂不是很伟大吗?

到了春秋之后,众多贤人能辅佐国政的都死去了,礼义也就衰落了。孔子虽然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的思想灿然分明,可是他只是一介平民,没有势力,能教育的只有七十二个贤人而已,他们都是天下的俊才。

当时的君主没有人尊崇他们,因此王道不现救命盛。因此可以说:“没有威严就没法建立规则,没有势力就没有推行。”

孔子逝世以后,田氏代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坏,上下的等级次序荡然无。到了秦孝公,抛开了礼让而推崇战争,放弃了仁义而任用谲诈,只是为了让国家变得强盛而已。那些篡夺窃国的人,列为侯王;善于使用狡诈欺骗手段的国家,兴起成为强国。

因此各国互相仿效,后来的国君师法他们,便开始互相吞并,大国兼并小国,战争连年不断,士卒的血流满原野,父子不能相亲,兄弟不能相安,夫妇遭到离散,还往往不能保命,道德在这时就泯然无存了。

到了晚期,情况就更加剧了,经过兼并,只留下七个万乘之国,五个千乘之国,互相匹敌争胜,都成了参战的国家。

各国都贪得无厌,没有廉耻,竞相进取,不知满足;每个国家的政治教化各不相同,都以自己的标准各行其是,上面没有了天下,下面没有了方伯;各国以武力相争,取胜的就是强者;战争没有休止的时候,奸诈欺骗的行为大行其道。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有道德这个武器,也不会被使用。

有的国家依赖谋略变得强盛;有的国家依靠险阻坚守;有的国家交换质子,结为连盟,以守住各自的国土。因此,孟子、荀卿等儒术之士,被世人抛弃,而游说权谋之徒,受世俗尊崇。于是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苏代、苏厉之流,创立了纵横、短长的学说,左右着国家的局势。

苏秦提倡合纵,张仪倡导连横;连横成功,则秦国称帝;合纵缔结,则楚国为王;他们到了哪个国家,就以哪个国家为重;离开哪个国家,就以哪个国家为轻。

然而在这个时候,秦国最强,诸侯国正好开始变得衰弱,苏秦用合纵的方式联合他们,六国成为一体,以抗强大的秦国。秦国人恐惧六国联盟,不敢向函谷关以东进兵,二十九年内,天下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可是秦国国势强盛,地形有利,善于权谋的人,都争取投奔秦国。

苏秦开始想推动连横,秦王没有采纳,因此向东推行合纵。到了苏秦死后,张仪倡导连横,诸侯听从了他,纷纷向西边奉事秦国。所以秦始皇凭借四面闭塞的国土,据有崤山、函谷关的天险,跨有关中、巴蜀富饶的土地,听从众人的谋划,继承六代先王的功业,以蚕食六国,兼并诸侯,统一了天下。

可秦毕竟是依仗狡诈的谋略,没有笃实可信的真诚,没有道德的教化,以凝聚天下的人心。任用刑罚,相信小计谋,并以此作为治理之道。于是,焚烧《诗》《书》,坑杀儒生,往上轻视尧、舜,向下藐视禹、汤、文王。

秦二世更是变本加厉,对下不施行恩惠,民间的情形不能上达;君臣互相猜疑,兄弟互相疏离;教化之道变得浅薄,统治的纲纪十分败坏;人民不知道义,却让他们不得安宁。统治天下十四年,终于全局崩溃,这就是狡诈虚伪的弊端。

他们的做法比起王道来,岂不是很遥远吗!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能使天下人有羞耻之心,教化因此就可以达成了。如果用狡诈虚伪的方法苟且迎合,取悦于人,从君主和公卿就是这么做,又怎么能给臣下做表率呢?秦朝的破灭,不也是应该的吗!

战国之时,君主的德行浅薄,替他们出谋画策者,不得不以形势为依托,根据时间的变化而谋画。因此他们的谋略,目的是扶助急难,维持即将灭亡的国家,一切都是权宜之计,虽然不能用于治国教化,却可以供战争时的救急之需。

他们都是才能出众之士,揣摩当时君主所能实行的,贡献自己出奇的策略、过人的智慧,以求转危为安,救亡为存,也是借得嘉许的,并且都有可以借鉴之处。

二、原文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 中《战国策 》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字者多。

中书本号,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叙曰: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 ,隆礼义,设辟雍泮宫痒序之教,陈礼乐弦歌移风之化。叙人伦、正夫妇,天下莫不晓然论孝悌之义,敦笃之行,故仁义之道满乎天下,卒致之刑错四十余年,远方慕义,莫不宾服,《雅》、《颂》歌咏,以思其德。

下及康、昭之后,虽有衰德,其纲纪尚明。及春秋时,己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五伯之起,尊事周室。五伯之后,时君虽无德,人臣辅其君者,若郑之子产,晋之叔向,齐之晏婴,挟君辅政,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义相支持,歌说以相感,聘觐以相交,期会以相一,盟誓以相救。

天子之命,犹有所行。会享 之国,犹有所耻。小国得有所依,百姓得有所息。故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周之流化,岂不大哉!

及春秋之后,众贤辅国者既没,而礼义衰矣。孔子虽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粲然分明,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时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不兴。故曰:「非威不立,非势不行。」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

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闵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

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有设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

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代、厉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 ,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然当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然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驰之。苏秦初欲横,秦弗用,故东合从。

及苏秦死后,张仪连横,诸侯听之,西向事秦。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杖于谋诈之弊,终无信笃之诚,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

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二世愈甚,恵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而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败坏;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抚天下十四岁,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其比王德,岂不远哉!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夫使天下有所耻,故化而可致也。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下为之,何以率下?秦之败也,不亦宜乎!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三、出处

《战国策》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战国策序》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为其整理编辑的《战国策》所作的序言。

二、作品赏析

文中除扼要说明刘向校勘《战国策》的大致情况外,还以主要篇幅记叙自西周兴起至秦朝灭亡的历史变迁。总结秦王朝短期灭亡的历史教训,本来就是西汉许多散文家的注意中心,与汉初这类散文相对照,刘向的这篇散文以舒缓从容、简约平实见长。

三、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宣帝时曾任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任散骑宗正给事中。他看到外戚许氏、史氏飞扬跋扈,宦官弘恭、石显弄权生事,非常忧虑,屡次上书劾奏外戚、宦官,结果多次下狱,被废十余年。成帝时复得进用,改名向。以故九卿召拜为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后任光禄大夫、中垒校尉。

期间,反对外戚王氏擅断国事,因此得罪外戚和权贵,未能升职。曾受诏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他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愿交接世俗,专心研究经术,勤奋写作。

所作《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散文著作今存《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和《列女传》等。奏疏名篇有《谏营昌陵疏》,校书叙录名篇有《战国策书录》。文章特点是典雅博奥,从容徐缓。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中垒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策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27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 中《战国策 》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字者多。中书本号,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叙曰: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 ,隆礼义,设辟雍泮宫痒序之教,陈礼乐弦歌移风之化。叙人伦、正夫妇,天下莫不晓然论孝悌之义,敦笃之行,故仁义之道满乎天下,卒致之刑错四十余年,远方慕义,莫不宾服,《雅》、《颂》歌咏,以思其德。下及康、昭之后,虽有衰德,其纲纪尚明。及春秋时,己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五伯之起,尊事周室。五伯之后,时君虽无德,人臣辅其君者,若郑之子产,晋之叔向,齐之晏婴,挟君辅政,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义相支持,歌说以相感,聘觐以相交,期会以相一,盟誓以相救。天子之命,犹有所行。会享 之国,犹有所耻。小国得有所依,百姓得有所息。故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周之流化,岂不大哉!及春秋之后,众贤辅国者既没,而礼义衰矣。孔子虽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粲然分明,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时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不兴。故曰:「非威不立,非势不行。」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闵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有设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代、厉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 ,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然当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然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驰之。苏秦初欲横,秦弗用,故东合从。及苏秦死后,张仪连横,诸侯听之,西向事秦。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杖于谋诈之弊,终无信笃之诚,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二世愈甚,恵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而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败坏;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抚天下十四岁,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其比王德,岂不远哉!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夫使天下有所耻,故化而可致也。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下为之,何以率下?秦之败也,不亦宜乎!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臣向所校《战国策》书录。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共33卷,约12万字。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沿用至今。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颜;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今本共33卷:东周策1卷西周策1卷秦策5卷齐策6卷楚策4卷赵策4卷魏策4卷韩策3卷燕策3卷宋卫策1卷中山策1卷共497篇。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作者: 220.166.91.* 2007-6-7 21:31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共33卷,约12万字。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沿用至今。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颜;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今本共33卷:东周策1卷西周策1卷秦策5卷齐策6卷楚策4卷赵策4卷魏策4卷韩策3卷燕策3卷宋卫策1卷中山策1卷共497篇。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