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的历史、地理、故事和传说

运河文化的历史、地理、故事和传说

地理文献: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历史记载:黄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至安阳殷墟)的地理环境适宜于植被的生长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高出约2℃的气候环境为农作物和植被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在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泽、大野泽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记载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平原直到中国战国时期依然有着“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  诗句: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173病⒐爬椿坪恿鳎褡鞲亍6嫉辣渫ń颍缀;尽#巳钾荨豆呕坪拥獭贰  。场⒋竽卵讨保ず勇淙赵病#⊥跷妒怪寥稀贰  。础兹找郎骄。坪尤牒A鳌S钋Ю锬浚弦徊懵ァ#踔痢兜丘偃嘎ァ贰  。怠⒕患坪又焐侠矗剂鞯胶2桓椿?-- 李白《将进酒》   6、黄河落天走东海9517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成语: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神话传说: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8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3
你说的是什么故事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