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坚持爱国主义”

这是一个思想道德与修养中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坚持爱国主义” 要正式的答案 谢谢各位(1500字左右就行)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坚持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今天全世界都面临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问题。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既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也造成了诸多方面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经济活动、跨国经济组织、跨国经济规则普遍化的客观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日益频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都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在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一个国家,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了感情。 基于这样的变化,某些发达国家的政要和学者借此机会积极宣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爱国主义已经过时。他们还极力鼓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势必导致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并妄图推行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面对这些声音,我们需要思考: (一)民族国家的时代是不是真的已经过去? (二)经济全球化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吗? (三)爱国主义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结论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民族国家的形式没有过时。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国家的产生是民族和文明发展成熟的标志。国家不仅能够凝聚民族的意志、代表社会成员的利益、动员全民族的力量、规范全社会的未来,而且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高代表者。尽管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的部分职能也处于变革之中,但是,国家作为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未变,国家是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唯一代表者的地位和功能未变。在今天的世界,哪个民族削弱了国家的地位和能力,哪个民族就面临毁灭性的生存危机。这已被当代世界历史所证明。(如伊拉克)国家仍然是维护本民族权益,抵抗大国控制和掠夺的最具实力的权威力量。这种抗衡大国控制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权威力量是任何其他组织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 结论二: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 政治、文化一体化是指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的单一化、同一化和无差别化。其实质就是西方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利用其经济和军事优势,采用经济、政治、文化,甚至军事的手段,阻挠世界各国政治和文化的多样性选择和发展,推行全球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盘西化。 显然,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文化一体化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这是别有用心的。各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应由本国人民自主选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为蓝图来描绘世界的色彩。用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来衡量多样性的世界,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国家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机遇,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就必须坚决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尊严,按照自己的国情来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同时还要充分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结论三: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原由如上) 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只有坚持爱国主义,才能使每个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获得共同发展。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未改变。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是国际敌对势力进攻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通过实施“西化”和“分化”的攻势,在经济上诱压兼施,政治上扶持“亲西”力量,思想上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整体上大搞攻心战。 世界上某些超级大国认为,冷战结束以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迅速,己经成为21世纪美国的潜在竞争对手,所以,不论他们对中国采取何种斗争策略,遏制中国,西化和分化中国的战略始终不会改变。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斗争事实告诉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是防止西方国家对中国搞“和平演变”的重要保障。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你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也无论你在何种所有制企业中工作,作为中华儿女,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应当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无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与祖国都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和情感。科学的无国界性,无损于科学家与自己的祖国命运攸关的亲缘联系;科学的无国界性,不等于科学运用的无国界性。钱学森是功勋卓越的科学家,又是心系祖国母亲的赤子。新中国成立后,他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钱学森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受到国家的表彰。在荣誉面前,他是这样说的:“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这是别有用心的。各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应由本国人民自主选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为蓝图来描绘世界的色彩。用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来衡量多样性的世界,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国家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机遇,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就必须坚决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尊严,按照自己的国情来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同时还要充分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9
  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弘扬内在统一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现代化都离不开本土资源和内在动力,那么就可以说,爱国主义是各个民族或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本土资源和最核心的内在动力,它是实现现代性和传统、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辩证统一的思想基础。是由爱国主义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优良传统、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决定的。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爱国主义在实质上表现为个人与国家或民族间的一种价值关系,表现为一定民族在对待个人利益同国家或民族整体利益之间关系上所持有的根本观念和态度。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它才获得了全新的性质,成为一种新型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作为处理个人同国家或民族利益关系的价值准则所提出的价值导向是确定的,这就是把国家或民族利益摆在首要地位,并认定个人的价值只能在为国家或民族利益而奋斗奉献的过程之中实现,只有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才能获得关于个人素质、个人能力、个人品格、个人发展完善标准等诸多涉及人的内在需求问题的合理解答和实现途径,而这一个过程也就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优良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得以形成和涵育护持的历史过程。
  民族精神,一般地说,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优良传统所蕴涵的、通过其民族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而显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或精神状态。具体而言,通常指的是一个民族群体在其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而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具有维护民族群体生存与和睦团结、推动民族群体奋进作用的价值系统。民族精神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基本核心则是对待民族或国家利益的态度,所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之间本质上是相互感通的。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爱国主义始终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正是爱国主义使得维护国家的利益更容易获得人们自觉的认同,在民族或国家同个人之间更容易形成较为亲和的关系。民族或国家利益的这种价值定位对于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的定向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以国家或民族整体利益为基础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持久的文化价值选择与整合机制。民族精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2、对国家或民族利益的维护构成了中华民族发育、生长、壮大的动力机制。
  3、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正确把握和理解又使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备了独特的自我审视的参照系统,即能够冲破狭隘的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藩篱,表现出天下一家、协和万邦、与人为善的人文情怀。
  爱国主义及其所涵育护持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乃是推动我们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的大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也正是爱国主义及其所涵育护持的民族精神才不断地激发我国各族人民努力去探寻如何把现代性和传统、全球化和本土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独特的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证明,一个泯灭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民族或国家,就会失去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现代化,更不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使自己的民族或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能将爱国主义与现代化、全球化对立起来。
  跨入新的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阶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关于实现现代化的话题中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而爱国主义精神与现代化的关系就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显示出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1、中国和世界上许多民族国家都共同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即如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寻找到最适合本民族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2、中国现代化的后发性使得它在当今世界的经济结构中往往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而如何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争取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也是对中华民族的一次严峻考验。
  3、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现代化乃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是创新之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是崭新的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必将引发社会深层的变革,而在这种社会大转折的关头,能否发掘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将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一些受到西化论影响的人们却陷入了一个误区,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当放弃过去的以国家和民族为本位的固有观念和文化取向,理由是今天中国现代化所面临的时代背景是经济全球化,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加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合唱中来,而民族主义情结是妨碍中国被世界所接纳的重要因素,因此,自觉不自觉地对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所宣扬的"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民族国家的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已经过时"、"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已经成为过时的观念等,表现出盲目的亲附态度,这实际上也就是对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不要弘扬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问题所产生的一种认识上的困惑。应当从这种困惑中解脱出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的时代条件下将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立起来,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从理论上看,世界经济的发展的确生产出了许多超越国家界限的经济因素和经济理念,如商品已经成为一种超越国界的力量,资本的流动也呈现出超越国界的态势,以及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大众文化的普及等,这些都使得人们产生了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平等交往的客观要求。
  但是应该看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产生决不是在抛弃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世界各国对于各民族、国家之间利益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的共识,这并没有抹杀国家和民族利益之间的界限,相反地,它恰恰是出于对本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关注。问题的关键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各民族国家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促进民族传统的代代相传,实现本国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所以,那种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已经成为一把解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剃刀"的说法,是十分荒唐的。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并存的客观事实表明,所谓经济全球化将使民族国家的时代结束的观念的提出,不过是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狭隘利益,向全球扩张其经济势力所制造出来的一种舆论。
  总之,中华民族在追求自己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过程中,决不能淡化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谱写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新篇章。
第2个回答  2021-12-16
当今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虽然经济全球化对爱国主义造成了较大冲击,但是爱国主义在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理由。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强度没有减弱,一定程度上还强化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全球化,更不意味着政治一体化,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第3个回答  2016-07-02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民族国家的形式没有过时。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国家的产生是民族和文明发展成熟的标志。国家不仅能够凝聚民族的意志、代表社会成员的利益、动员全民族的力量、规范全社会的未来,而且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高代表者。尽管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的部分职能也处于变革之中,但是,国家作为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未变,国家是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唯一代表者的地位和功能未变。在今天的世界,哪个民族削弱了国家的地位和能力,哪个民族就面临毁灭性的生存危机。这已被当代世界历史所证明。(如伊拉克)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 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只有坚持爱国主义,才能使每个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获得共同发展。
  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未改变。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是国际敌对势力进攻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通过实施“西化”和“分化”的攻势,在经济上诱压兼施,政治上扶持“亲西”力量,思想上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整体上大搞攻心战。
  世界上某些超级大国认为,冷战结束以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迅速,己经成为21世纪美国的潜在竞争对手,所以,不论他们对中国采取何种斗争策略,遏制中国,西化和分化中国的战略始终不会改变。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斗争事实告诉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是防止西方国家对中国搞“和平演变”的重要保障。
  4、面对国人的政治淡漠和对政府信心的丧失,如何以一种思想或理论来汇聚人心、重建政治合法性,成为中国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能发挥这种作用的,只有爱国主义。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你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也无论你在何种所有制企业中工作,作为中华儿女,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应当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5、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爱国主义仍是当代维系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
  既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既不盲目排外,又不盲目崇洋,以塑造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需要做到:
  (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速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 。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 。
  (3)以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来建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
第4个回答  2016-06-19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而爱国主义,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维护国家的利益。经济全球化,经济超越了国界,但经济利益没有超越国界,经济全球化是为了追求国家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有国家存在,就有国家利益,就有爱国主义,就有必然坚持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就是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我国有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些传统就是: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些爱国主义传统并不过时,新的时代又赋予爱国主义新的内涵,这就是:积极参与、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