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禅让制”?什么是“传说时代”?

如题所述

据说尧年老时,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传说时代 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在没有文字记载出现的时候,历史是靠世代的讲述而流传的。这些内容后来被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丰富的古史传说内容,从中可看出中国原始时代的大概的社会面貌。战国时代的人对于我国原始时代的情况有许多思考。屈原在《天问》里开头就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后面又问,有位名叫女歧的神女,他没有匹配,为什么能有九个儿子?相传人是由女娲用黄土合泥捏出来的,那么女娲之身又是谁做的呢?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显然已经包括进了古史传说。关于远古先民的生活情况,古史传说有一些正确的揣测。《韩非子·五蠹》篇提到的有巢氏、燧人氏的情况和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情况是吻合的。在古史传说系统里,关于农业耕作的起源往往要追溯到神农氏和烈山氏。神农氏创造了耒耜,教民耕作,种植各种谷物。烈山氏有一位很能干的子弟,名叫柱,“能殖百谷百蔬”(《国语·鲁语》上)。考古材料表明,我国从新石器时代初期开始就普遍兴起了农作,神农氏和烈山氏可能是那个时代以善于农耕而著称的氏族。此外,还有一位包牺氏,据说他能够“作结绳而为罔罟,以田以渔”(《易经·系辞》),大概是以渔猎著称的氏族。传说时代里最为显赫的两位伟人是黄帝和炎帝。据说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 氏繁衍出来的。黄炎两族最初居于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逐渐东移。黄帝族的迁移路线偏北一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直到今河北省的北部。炎帝族的迁移路线则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炎帝族曾和蚩尤族激烈冲突。蚩尤族力量强悍,“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逸周书·尝麦》)。炎帝族向黄帝族求救,於是黄、炎两族与蚩尤族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规模很大的原始部落战争,蚩尤族战败之后退居南方。此后,黄帝族又和炎帝族战于阪泉之野,黄帝族取胜。黄、炎两族相互联合,在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以上这些大约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后期所发生的事情。我国古代文献,几乎是众口一辞地盛赞黄帝的巨大影响和功绩,很可能在那个时代已经形成了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在黄帝族所繁衍出来的众多子族中,颛顼与帝喾是时代较早的最著名的两支。颛顼又称高阳氏,帝喾又称高辛氏。他们各有“才子八人”(《左传》文公十八年),即八个著名的氏族。颛顼和帝喾两族与共工族曾经有激烈的斗争。这场斗争延续很久,直到舜和禹的时代才告结束。帝喾以后最著名的部落首领是尧。他名叫放勋,号陶唐。尧曾经命令羲氏、和氏“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又以家族为核心治理天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尧治理天下,获得了很大成功,受到了广泛爱戴,尧年老的时候,在“四岳”的推荐下,决定以舜为继承人。尧通过各种方式对舜进行考验和培养,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了解舜的品德,并且让舜担任各种官职,经过了3 年之久的考验才将权位禅让给舜。继尧而起的舜,号有虞氏,又称虞舜。《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族应当是一个既善于农耕渔猎,又善于制陶手工的著名氏族。舜的时候,部落联盟更加发展。高阳氏和高辛氏的许多首领都被舜任用。舜还任命禹为“司空”,主持治理洪水、平定水土的事情;命弃为“后稷”,主持谷物播种;命契为“司徒”,主持教化;命皋陶为“士”,主持刑罚。这些官职的任用虽然未必都实有其事,但却反映了舜与各部落的广泛联系和受到尊崇的情况。舜作为部落联盟首领,已经拥有很大权力。他曾经“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尚书·尧典》)可以对一些氏族或部落加以惩处。舜年老的时候,将权位禅让给禹,又过了 17 年才去世。我国的传说时代,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趋于结束。中国古代传说里尽管有后人不断加工的成分和神话的内容,有后人的臆想,但是在反映原始社会的某些特点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接近于历史真实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24
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传袭制度.据说尧年老时,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1、在中国古代,所谓禅让制时代,是指的“五帝”的时代,即尧舜禹的时代。按儒生们编造的神话,尧年老之后,自动让位给舜,而舜年老之后,自动让位给大禹。从而,表现出这些氏族领袖们的大公无私。 然而,历史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完全不像儒生们吹的那样。是什么大公无私。而是充满了暴力和残忍。尧执政后期,争夺权力者比比皆是,尧本人将争夺权力者之一的担朱予以囚禁。但是,却没有防住另一个:舜。舜杀光了尧的支持者和家人,逼尧退位。 舜后来以治河不力为由,杀了大禹的父亲。其实,这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理由是,后者是争夺氏族部落联盟领袖的有力者。而大禹子承父业,终于将舜杀死。史书上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实,这只不过是不敢进家门。因为禹不敢和家人接近。否则就会被舜杀死。而在后来禹取代舜夺取权力后,则对舜的部下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报复。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逃到南方,仍不免一死的命运。史书上说,她们是因为感念舜而流下了泪,其实是因为她们在大禹支持者的屠刀下,流着泪被逼跳江自杀的。这完全是赶尽杀绝。因为大禹他自己就怕有人学他的样子。 在这三位领袖的后面,是三个部族集团的对权力的争夺。舜是东夷部落的领袖。而大禹则是华夏集团的领袖。二者之间的争权夺利是部族集团之间的争斗。在大禹死后,掌握政权的华夏集团为了不至于让权力落到东夷部落手中,将当选的东夷部落领袖伯益杀死,由禹子启继位。从而建立夏朝。以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但是,在夏朝初期,启死后,仍然发生了由东夷集团的领袖后羿和寒促争夺权力的争斗。 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禅让制向来都是充满了暴力和残酷的。禅让制根本就不是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它与民主制度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这些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1)、禅让制是权力争夺的结果。是建立在争权夺利的基础上的。在实现禅让之前,首先要经历剧烈的权力争斗。最后由胜者掌握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在世袭制度建立之后,禅让制仍然并存着。至少,从形式上讲,从西汉朝至北宋王朝,其每一个开国统治者都是从前代的未代统治者手中“禅让”而获得政权的。其本质,与尧舜禹时代的禅让没有任何区别。都是表现为成王败寇。 2)、民主制度是民意选择的结果。是按照法律和人民意志转让权力。民主制能让社会进步。而禅让制只能使社会整体腐败。因为民主制度中执政者要取决于民意。而后者中执政者只取决于实施阴谋的能力。 所以,禅让制是一种落后的制度。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上关于禅让制的说法是错误的。儒家制造的关于它的神话是该破灭的时候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