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时,有曾国藩等人誓死捍卫清朝,但到辛亥了,怎么再无人当曾国藩了?也不能用偏安来延续王朝?

掌握军权的袁世凯不仅没有誓死捍卫清朝,反而在南北双方调停投机,这和当年太平天国起兵时曾国藩等人坚决镇压的情况截然不同,南方革命党也没有太平天国那样统一的领导核心,雄厚的军力,实际上是一盘散沙,从二次革命的结果看,几个月就镇压下去了,绝对比太平天国好对付,为什么没有坚决镇压?
即便是清朝力不从心,也没有像东晋、南宋那样用迁都偏安的方式来逃避打击,比如逃回东三省老家,再图恢复,而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退位?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当初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捍卫清朝,原因有很多种。

首先当时的清朝仍未到完全衰败的地步,虽然多次败给西方侵略者,但总体国力基础还是在的。这种情况下,身为人臣的曾李等清末名臣,当然是要维护清朝的统治。毕竟他们是地主阶级的,可谓是和清朝是一条船上的,假如给农民阶级推翻了政权,他们这些个贵族世家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即所谓的护国=保家。因此他们当然要捍卫清朝。
再者从后来曾李等人开展的洋务运动来看,他们是有心想创造清朝的辉煌盛世的。就算这是建立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基础上,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想法的合理性。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忠臣贤相都会有这种思想。我们不能用后世的那些什么民主平等思想来评论他们的做法。

而至于说到辛亥革命前的清朝,本来假如光绪不死,维新能继续下去,清朝说不定能获得像日本明治政府一样的新生。但很可惜,有识之士都知道,光绪一死,清朝已经不可能再翻身了。即便是当时清朝的大臣,也是立宪派占了主流。言下之意,就是皇权专制搞不下去了。这种情况下,维护清朝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对于袁世凯这个老滑头来说,与其靠武力夺取政权,还不如用些政治手段,对革命派和立宪派两面通吃——承诺维护立宪派利益,给他们吃一颗“免死”的定心丸,得到了立宪派的拥护;承诺逼迫清帝退位(因为有立宪派支持)建立民主共和国,得到了革命派的妥协。于是袁世凯略施手段,完全没有必要和革命党死磕,尽可能地保留国家的实力。不费力就得到了天下,这样的结果显然是最好的。

袁世凯并非忠臣,从他当初背叛光绪,谄媚于慈禧就可以看出来了。袁世凯是很有才同时也很有野心的人,试想一个能让自己获得至高权力的机会他怎么会放过呢?所以要他拥护早已没有希望的清朝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心高志远的光绪帝不在了。假如光绪还在,袁世凯是否会保清朝,这个还是未知之数。

假如我的回答解决了您的问题,请采纳并给个好评哟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7
不要割裂看历史。把不同时期不同事件作简单比较。
时代背景不同。太平天国其实就是闹 邪 教,闹土 匪。对社会生产破坏很大。曾国藩之流也不是每考虑到太平天国所蕴含的民族斗争的意义。但总体看。太平天国担不起民族革命的重担。只是破坏生产,涂炭生灵而已。所以曾国藩之流打着捍卫孔孟文化,捍卫名教道统的旗号,镇压太平天国。
辛亥革命之时。经过多年积累,民族革命已经水到渠成。这时,袁世凯当然看到了借革命篡权的机会。所以逼迫清朝下台。
至于清朝。早已经根都烂掉了。根本没有可战之兵。退守哪里都是空谈。
第2个回答  2013-11-27
清政府过河拆桥行为让所有人都寒心了,人心丧尽,谁会替他拼命?谁会帮他偏安?
清政府先借湘军打败太平军,再重用李鸿章的淮系北洋打击湘军,然后再乘甲午之战用日本人打击北洋,袁世凯上台后又重用满族皇族人马分袁世凯的权,一切都是以维持满清统治为目的,根本不管国家大义。结果甲午之战后地方督抚都看透了清政府的心思,1900年庚子之变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南方各总督居然搞了个东南互保协议,拒绝出兵与八国作战,坐视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1911年辛亥革命,北洋也懒的替清政府拼命,装模作样和革命军干了几仗取得优势后就掉头逼清政府退位了。清政府倒也想退到东三省搞割据,但东三省总督们也不理他们那套。
第3个回答  2013-11-27
1、这就是辛亥革命的问题所在:不是革命党很强,而是清廷已经使唤不动手下进行镇压了。

实际上庚子国难之后,清廷已经威风扫地,加之预备立宪有名无实大失人心——结果就是清廷当时人心已散,各地各镇的军事统帅(新军指挥)已经形成军阀的雏形,只是在形式上还听命于清廷。武昌首义是一个契机,各地新军(不只是袁世凯,而是几乎所有各镇新军)趁机拥兵自立,这才导致了清廷的瓦解。

相对来说,太平天国时期的清廷统治较有威信,尚能维持社会大面上的稳定,保证既得利益者不受损伤,而太平军虽然军力组织严密,却并无能够打动各家地主的施政精神,也无意保护他们的利益(乃至信仰),自然会有曾国藩等人为清廷出头。

2、清廷当时想过偏安,只是目标不是东三省老家(东三省实质上自入关后就荒废了),而是西北(洋务运动时,左宗棠曾经开发过西北的重工业)。只是尚未成型,西北方面的新军就已经以伊犁为中心独立了,使得清廷无处可逃。
第4个回答  2013-11-27
太平天国运动前夕,满清尚有能力维持地方军费,曾国藩手中虽有能打得湘军,但还要依赖于满清的后勤物资补给,外加上长毛们的胡闹和土匪性质根本担不起民族和国家的重担,这也是曾国藩下定决心剿灭长毛的原因之一,等到长毛被灭后湘军就基本被分隔瓦解了,不得不说满清在维护统治上是历史上所有王朝都难望其项背的
庚子国难后,满清政府威信扫地,在全国尤其是南方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各地纷纷操练新军,军政在手的地方已成事实上的军阀,无需听从满清政府节制,当然,满清到灭亡时依然拥有一定的实力,不过袁世凯把孤儿寡母忽悠了,与其死守,落得个天下大乱,满清死无葬身之地,还不如交出权利,获得个皇室优待条件的好!
主要还是袁世凯的功劳,没有袁世凯叛离,满清下不了台,即使袁世凯叛离,只要宣统皇帝不退位,满清苟延残喘几年还是没问题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