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时期可以叫中国吗

如题所述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其铭文记载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并营建东都成周的史实,其涉及“中国”部分铭文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乂民。”这篇铭文把“中国”指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在上古文献《尚书·梓材》中也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是指当时周朝统治下的全国而言。自此,“中国”一词被人们普遍使用。来源请求]但是此时“中国”的含义仅仅是周朝人对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称谓,他们认为自己位于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则分别被他们称为蛮、夷、戎、狄。

汉朝时则将其统治的中原地区称为“中国”,如《史记·武帝本纪》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汉朝以后,少数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以中国自居。“中国”一词逐渐演变称为正统的朝代的标志。南北朝时期,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两方均有非我族类的意思。“中国”一词的政治意义在辽宋和金宋对峙时期更显突出:辽与北宋、金与南宋都曾自称中国,且一度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这里的中国一词,是和王朝的正统性紧密相连的。
“中国”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和民族的关系甚小。
南宋时,女真族控制中原地区,《宋史·儒林六》陈亮在上孝宗书中说,不能“置中国于度外”要经营荆襄“争衡于中国”。同一本书中用了两个“中国”,含义却不同。前者指中原地区,后者指占据中原的金国)。因此,在很多人眼里,中国不仅是汉族人的中国,还是个包含不同民族生活的国度。韩愈说:“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
至清朝后期,“中国”一词已经有着超过三千年的使用历史,一直只是作为一种泛指的词汇来使用,不曾将“中国”两字明确作为其政体的直接名称。清廷与西方国家交流时,虽然往往按照传统的观点以世界中心自居而使用“中国”这个名称来称呼自己,但在多数官方正式文书上还是把“大清”作为国号,与“中国”混合使用。

古代,“中国”一词含义不一。
或指京师为“中国”。《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为中国(以其在四夷之中)。《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又《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而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
或指统辖中原之国,《晋书·宣帝纪》:“盂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对其弟苻融言“刘禅可非汉之遗祚;然终为中国之所并”。(“中国”指立国于黄河中下游的魏国)。甚至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也全部称为“中国”。《史记·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

秦汉以后。“中国”一名主要作为统一的中央王朝的通称,但是并没有任何一个王朝将“中国”作为正式的国名。在统一的情况下,中央王朝又常常自称为“中国”;而分裂时期,“中国”则往往专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中原)。

结论:
1、“中国”一词,是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和民族的关系甚小。不是专指汉族人居住的地方,也不是专指原先汉人祖先居住的中原地区。
2、“中国”一词,至少从西周起,就已经使用了。那,明朝当然也在用。但,即使是同一个朝代,或是同一本书中写的,或是同一个人的说话;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其所指的含义不同。古代人所指的中国,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台湾省)”的意思不尽相同。
3、古代,官方正式文书中,是把“大明”、“大清”等朝代名作为国号,与“中国”混合使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0
当然叫,不过当时人都叫“大明”的。
第2个回答  2012-05-10
绝对可以
第3个回答  2012-05-10
可以
第4个回答  2012-05-10
可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