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我提供一张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英语的期中,期末试题吗

再帮我提供一张复习资料
期中的

2012年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试卷
来源:奥数网整理 2010-12-03 11:13:52
[标签:小升初真题 试卷 小升初]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本卷共三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请你用钢笔或圆珠笔认真地书写出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piān pì   biāo zhì   shēn qǐng   dǐ yù   pái huái   miǎo shì

  (  )  (   )  (   )  (   )(   )  (   )

  jīng zhàn  liáo liàng  chú chuāng  líng lì  shǎn shuò  chè dǐ

  (  )  (   )  (   )   (  ) (   )  (  )

  2.选字组词。(3分)

  (呐 纳)____喊 火柴____(梗 便) 气____(魂 魄)

  (魅 魁) ____力 (嘹 缭)____亮 (溶 熔)____炼

  3.选词填空。(4分)

  描写 描绘

  (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  )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

  (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  )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体会 体味

  (3)我亲身(  )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  )到了一份责任。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小心注意”叫 意;“任凭自己”叫 意;“沾沾自喜”叫 意;“任意妄为”叫 意;“心情爽快”叫 意;“心术不正”叫 意。

  5.修改病句。(6分)

  (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4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4分)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  )(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熟悉—( ) 喜欢—( ) 坚强—( )

  2.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3分)

  例:(壮实的)身体

  (  )小铜牛 (  )身骨  (  )腿脚

  (  )犄角  (  )尾巴  (  )田野

  3.用“鞭策”写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1分)

  5.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  )、(  )、(  )”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  )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  )的想象、细致的描写。(5分)

  6.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1分)

  ①对牛很熟悉。(  )

  ②非常喜爱牛。(  )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

  (三)挪树

  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 有声 丰_____ 秀美

  2.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 )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5.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30分)
读下面三组词语,并按照要求写作文。
1.雨 春天 明媚 欢乐 丝带 望远镜 幽静 小鹿 悠扬 畅想
2. 烦恼 思念 网络 游戏 眼花缭乱 震撼 渴望 毛笔 口香糖
3. 朋友 书包婉转 枫叶 漫不经心 脏兮兮 掌声 校园 电子邮件
提示与要求:
1.先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灵活组合作为自己作文的题目,如:《雨》《畅想春天》;也可选择一个词语作为基础,扩充题目,如《我的烦恼》《令人激动的掌声》……
 2.围绕题目写一篇作文。
3.用上其中一组词语,并在文章中用横线表明。
  4. 文章要求表达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体裁不限,500字左右。追问

额,我说的是期中,不是期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7
一、我是小书法家(读得准确、写得美观)(6分)kùxíngdiǎnlǐxiéshāng()()()shāndiàoróngqiàchéngfá()()()二、我是小裁判(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1、兴旺①xīng()②xìng()2、匀称①chèng()②chèn()3、不禁①jīn()②jìn()4、勉强①qiáng()②qiǎng()5、薄纱①bó()②báo()6、喷香①pèn()②pēn()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分)虑()驱()蓬()魂()虚()驰()篷()魄()四、两个仇家同唱一台戏(填反义词)(8分)欢()喜()喜()厌()虎()蛇()()腔()调争()恐()转()为()死()其()张()结()无()无()()兵()政惊()动()养()处()五、句子部分(10分)1、经过老师的教育,张晓智同学明确和端正了学习目的。(改病句)2、曹前进同学被评为学校“十佳少年”荣誉。(改病句)3、他脖子上的红领巾更鲜艳了。(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育才学校举办的篮球赛十分顺利。(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父亲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去掉冒号和引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真空(8分)1.种树者,种德者。2.,春风送暖入屠苏。3.守信是一项财宝,。4.,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5.凡卡嘴,拿脏手眼睛,了一下。6.两小儿笑日:“?”七、阅读直通车(按要求做题)(28分)1、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父亲地对母亲说:“我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1)从这段话中你认为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亲为什么不能离开呢?这表现了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原文填空(6分)后回答问题。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或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____还重;替卖力,替剥削人民人民的人去死,就比___还轻。张思德同志是__________而死的,他的死就比_______还重的。(1)解释文中带点的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文中横线补充完整(2分)(3)文中应用司马迁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课文阅读(15分)露珠赞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每年夏秋之际,我喜欢早起在野外散步。此时,残月如钩,晨星闪耀,绿柳和庄稼低语,微风吹来,格外清爽。‖晨光慢慢退去,火红的太阳撩开了它的面纱,万道霞光映照着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看,那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千颗、万颗……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洒撒散)满了宝石,像千百双闪光的眼睛。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喜爱的露珠。露珠的身形极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哺育、培育)婴儿一样地(滋润浇灌湿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它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中工作。它不像暴雨挟风雷闪电以炫耀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而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孩子们的上。‖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1、认真读短文,在文中的括号里,选取一个合适的词,把其余的词划去。〔2分〕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4分〕〔〕—平凡—〔〕〔〕—疲倦—〔〕3、用“——”画出表现“露珠”的句子。〔1分〕4、文中已用“‖”分好段,请你写出各段段意。〔3分〕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5、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1)它比珍珠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2)露珠多像夜空璀璨的繁星。()(3)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6、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通过,赞颂了。〔2分〕八、习作七彩园(30分,含2分书写分)题目:,我想对你说要求:1、把在六年小学生活中发生的事或想法写下来,2、语言通顺、流畅,文章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老师不会出网上得题,你把书看看。追问

你能把参考资料告诉我吗
还有英语的

第2个回答  2012-05-07
nbmb
第3个回答  2012-05-09
对啊,每年都要换试卷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