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叙利亚之间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

如题所述

1.被奥斯曼统治、剥削四百年:

早在16世纪,叙利亚就被纳入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帝国的版图,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帝国一直对叙利亚实施专横的压迫和无情的经济掠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变本加厉地进行掠夺,并打击阿拉伯民族主义分子。仅在1915年,从叙利亚强征了当年9成的粮食产量,战争后三年,45万叙利亚和黎巴嫩人死于非命。

2.因领土问题再添仇怨:

亚历山大勒塔是所谓天然的叙利亚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宗教、文化方面与叙利亚有着密切关系,但该地区也生活着大量土耳其人。

1936年,土耳其政府提出对亚历山大勒塔的主权要求,法国很快做出让步。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山雨欲来,为了拉拢土耳其,法国、英国已经决定以这块土地为诱饵。

3.冷战时期的离合:

1957年10月,叙利亚在联合国控告土耳其,叙利亚问题一下成了国际危机,美苏两强则分别支持自己的盟友。不过,这场危机最终没有发展成公开的军事对抗。

1957年危机只是叙土紧张关系的一个缩影,由于两国结怨已久,之后的近半个世纪,叙土关系经历了紧张与缓和、冲突与合作的艰难历程。

扩展资料

奥斯曼时期,叙利亚与土耳其矛盾的起因:

1516年,叙利亚被纳入曾一度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版图,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政府对叙利亚人民政治上专横压迫,经济上无情掠夺,文化上实行愚民政策。

18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外国资本大量侵入叙利亚。18世纪末叶,法国资本在叙利亚各大城市占绝对优势。外国资本的侵入,促使叙利亚在19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831至1840年,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的藩属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占领叙利亚长达10年之久。

19世纪下半叶,叙利亚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复兴运动在叙利亚和黎巴嫩蓬勃发展。代表人物有布斯塔尼、阿卜杜勒·拉赫曼·卡瓦基比等。

文化复兴运动激发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识,为阿拉伯的民族解放运动铺平了道路。一些秘密的民族主义组织相继建立,如“青年阿拉伯协会”和“盟约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叙利亚人民蒙受更加深重的灾难。奥斯曼帝国军事当局强迫叙利亚人民充当炮灰,残酷镇压爱国分子。

1916年6月,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举行反土起义,侯赛因的第三子费萨尔率军由阿拉伯半岛北上,与英军协同作战,大批叙利亚人参加了战斗。

1918年10月费萨尔攻占叙利亚,在大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在叙利亚长达300多年的封建军事统治。

此后,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地带由法国控制,从亚喀巴到阿勒颇的叙利亚内地由费萨尔的军队控制。

参考资料

叙利亚-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5

土耳其与叙利亚的恩怨:

1.叙利亚被奥斯曼统治、剥削四百年:

早在16世纪,叙利亚就被纳入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帝国的版图,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帝国一直对叙利亚实施专横的压迫和无情的经济掠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变本加厉地进行掠夺,并打击阿拉伯民族主义分子。仅在1915年,土耳其人就从叙利亚强征了当年9成的粮食产量,加上发生罕见蝗灾,疾病流行,战争后三年,45万叙利亚和黎巴嫩人死于非命。

1916年6月5日,希贾兹的阿拉伯军队发动起义,10月,民族运动领导人谢里夫·侯赛因宣布建立阿拉伯王国,自任国王。值得一提的是,在叙利亚人看来,他们的起义是正义的,但在土耳其人看来,和英国人“勾结”在一起是背叛行为,是从奥斯曼帝国的背后插了一刀。

2.因领土问题再添仇怨:

亚历山大勒塔是所谓天然的叙利亚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宗教、文化方面与叙利亚有着密切关系,但该地区也生活着大量土耳其人。1936年,土耳其政府提出对亚历山大勒塔的主权要求,法国很快做出让步。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山雨欲来,为了拉拢土耳其,法国、英国已经决定以这块土地为诱饵。

1939年7月,法国和土耳其签订正式协定,亚历山大勒塔并入土耳其。一个多月后,二战爆发,土耳其信守承诺,在1945年前一直保持中立。但这一交易严重伤害了叙利亚人,亚历山大勒塔问题因此成为此后叙土关系摆不脱的阴霾。

3.冷战时期的离合:

1957年10月,叙利亚在联合国控告土耳其,叙利亚问题一下成了国际危机,美苏两强则分别支持自己的盟友。不过,这场危机最终没有发展成公开的军事对抗。

1957年危机只是叙土紧张关系的一个缩影,由于两国结怨已久,之后的近半个世纪,叙土关系经历了紧张与缓和、冲突与合作的艰难历程,除了历史恩怨、领土问题,叙土关系还受到库尔德工人党、水资源分配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都是两国交往过程中难以摆脱的羁绊。

扩展资料:

叙利亚

阿拉伯时期

1516年,叙利亚被纳入曾一度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版图,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政府对叙利亚人民政治上专横压迫,经济上无情掠夺,文化上实行愚民政策。18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外国资本大量侵入叙利亚。18世纪末叶,法国资本在叙利亚各大城市占绝对优势。外国资本的侵入,促使叙利亚在19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下半叶,叙利亚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复兴运动在叙利亚和黎巴嫩蓬勃发展。代表人物有布斯塔尼、阿卜杜勒·拉赫曼·卡瓦基比等。文化复兴运动激发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识,为阿拉伯的民族解放运动铺平了道路。一些秘密的民族主义组织相继建立,如“青年阿拉伯协会”和“盟约社”。大马士革成为阿拉伯民族运动的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叙利亚人民蒙受更加深重的灾难。奥斯曼帝国军事当局强迫叙利亚人民充当炮灰,残酷镇压爱国分子。1916年6月,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举行反土起义,侯赛因的第三子费萨尔率军由阿拉伯半岛北上,与英军协同作战,大批叙利亚人参加了战斗。

1918年10月费萨尔攻占叙利亚,在大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在叙利亚长达300多年的封建军事统治。此后,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地带由法国控制,从亚喀巴到阿勒颇的叙利亚内地由费萨尔的军队控制。 

参考资料:叙利亚(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0-06
表面上是因为叙利亚占人口80%以上的逊尼派穆斯林起义要推翻少数人独*裁的阿尔阿萨德政权,结果阿尔阿萨德镇*压,而土耳其则强烈谴责镇压,支持反对派,由此两国关系从曾经的蜜月走向敌对。实质上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原因。知道为什么哈马斯都开始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公开反对阿尔阿萨德么?知道为什么基地组织也混杂在反对派中间么?知道穆斯林兄弟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拥护什么样的执政纲领么?本质上中东地区就是长期愚民宗教专*制*独*裁之后,百姓开始有点觉醒,但是又没有完全清醒的动荡期。中东大部分国家都是高度专制的,所以看到百姓这股浪潮上层其实是很害怕的,为了保证自己的政权安全,必要的时候只能把矛盾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比如说反美反以色列永远都是很容易扯淡的,但是百姓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好忽悠,所以站对地方,哪怕是抛弃以前的盟友也要站对地方,至少表面上要站在百姓这边,支持百姓的革命,反对正压。于是,土耳其就和叙利亚决裂了。
第3个回答  2012-10-05
大国的角力和宗教教派的对立是导致中东四分五裂的最基本原因!你去看看一二次世界的百度百科大战详细(一定要看过程细节)就能对中东矛盾有个大致了解了!
第4个回答  2012-10-06
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叙利亚是美国的眼中钉。再加上当地的民族矛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