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和挖掘初中数学新教材

如题所述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如何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用好教材,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应建立在对《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  首先,应该注意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和实质。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个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这些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比如《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的基本理念(有六个方面)及设计思路,为教材的编写和教材应用提出了基本要求和标准。  其次,要正确地理解《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关系。我们必须清楚,教材不是课程,课程也不是教材;《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的依据,教材是课程的最主要载体;教材的内容要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能无限制的提高难度;教材内容设计、呈现方式要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简单地说,《标准》是基本要求,《标准》作为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并不等于《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地具体限定(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  对于教材的认识,《标准》所持有的数学教学理念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数学教材需要改变原有的内涵和形式——不再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时的模仿对象,或者说,她向学生提供的不再是一种“不容改变”的、定论式的客观数学知识结构,而应当具备新的含义。数学教材应当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  在教材教学功能的认识上,新教材是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蓝本,其中包含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方法,更蕴涵着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包括活动的题材、素材,活动过程、活动方式,以及活动目标。因此,教材的形式朝着教学设计蓝本靠近了一步。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不是也不可能成为教案——因为它所面对的是千万个具有不同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学生与教师,使用教材的人需要附加上自己的理解、改造以后,才能够合理、有效的在课堂中使用它。这一点也正是教学创造性得以体现的基本缘由。  二、教材的分析和处理应建立在对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过程的深刻理解之上  教学的设计、教材的处理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基础上的。所以,要处理好运用好教材,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活动,首先必须对新课程条件下教学过程的本质有比较完整的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我们从各个角度去审视教学过程,不难发现,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教学过程的主体应该是处于教学之中的教师与学生,他们人格上独立、关系上平等、活动上民主;用“教学交往”观审视教学过程,并以此构建共同主体的师生关系,将传统的教学改造为平等民主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创生的教学、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力求体现这样一种氛围,作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交往的媒介——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对它的处理应该要体现或者融汇在这样一种民主平等教学氛围中。  三、教材处理应注意几个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理解数学新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形式,对各个学段的学生提出要求,最显著的特点:  (1)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这些素材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教学探索;教材中的数据、图片真实,而且富有情趣。  (2)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教材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包括每章节的回顾与思考及复习等栏目,都是在学习素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去形成新知识。  (3)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教材采用“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对新知识的学习设立相应的情境,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强调学生的经历和体验,使学生真正“做数学”。  (4)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材中的“读一读”“试一试”等栏目提供了包括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介绍,有趣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的延伸等,为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  (5)课题学习(特点——做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以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整体上体现了: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三维目标并举,强调以人为本  传统的教学过分关注课本知识内容的精确输出和认同,在教学中容易产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掌握轻发展的现象,要实现全体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就要关注主体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教育,关注源发于主体本身、贴近人的本质的、隐蔽在知识背后的能力系统,价值规范等。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时,既注意包括经验、事实原理性的知识点,也包括能力要求,思想方法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道德情感、价值观、个性品质等教育因素。另一方面,注重生存与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等的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氛围。此外,还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动态性、开放性,将学生的发展置于社会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中,置于新世纪人才标准的需求中,使教学目标及内容有鲜明的时代感;教学中、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重视教材内容与社会、其他学科的开放性联系,尽力构筑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理解好三维目标体系的内涵,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兼顾各层次目标,三维目标并举,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情况有所侧重,不要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3、深入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不拘泥于教材  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素材的选取,还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图片资料,都是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背景有密切的联系,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是联系生活及本地学生的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新的知识,让学生发现数学无处不在,离自己很近,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创造性地、自主地使用教材;新课程一个非常重要原则,就是课程的开放性,新教材为教师、为学生都留下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适当地增加校本化的内容、人本化的内容,使教材更符合自己的学生实际,真正地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三是我们注意到教材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学习机会,也为教学中师生互动留出空间;“练一练”“做一做”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读一读”、“试一试”面向有特殊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些栏目都为广大教师发挥提供了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补充和修改教材内容;不过,应注意不要出现一味照搬教材或脱离教材,不切实际地一味追求新、奇的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  4、注意课内掌握与课外发展并重  数学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关注入的发展,也就是说关注入的发展已成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数学教育应该培养人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数学素质。因此,在教学中,应更注意加强学习活动的体验性,包括:一是生存过程的体验: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思维展开过程,使学生亲历知识的“再生产过程”,领悟探索发现与经验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法。二是课程文化的体验:通过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的对接,创设情趣共济的教学情境,在大课堂连着大世界的氛围中吸吮人文思想的乳汁。三是创新性活动的体验:在教学的设计上,注意以学习活动为线索设计教学,合理地运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去设计教学,将学习方式的改变置于突出的位置,注意适当设计一些研究性的课题,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样一种学习过程,组织学生有针对性进行活动,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考与探索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思维加工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个性倾向和意志品质,从而使学生课内掌握的同时,为课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4
我觉得现在的教材一般差别都不是很大,只是部分内容详细与否不同而已。以我的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比较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挑选的,就是说有再好的教材,花时间吃透了才有效。我建议你可以从自己如何用教材来选,比如说:你要看的是教材讲解类的,应该找解析讲解较详细的,这种教材练习题会相对少点;如果你想看有关更深的内容,就挑一些习题较多的,习题解析答案详细的,因为要想学很好,必须多应用,即做各类题,往往更深奥的东西会在做题中发掘出来,尤其像现在初中较难的大题,很多最后都加进去了新定义的东西,吃透习题解析还是比较重要的。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祝你学业有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0-14
1、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2、找生活中中的数学应用,明确数学的实用价值。
3、找知识点间的联系,明确数学知识系统。
4、多做习题,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5、多查阅数学资料,丰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第3个回答  2012-10-14
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到生活中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