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员工培训的积极性

如题所述

一、影响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的因素

员工培训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益,增强员工素质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效果来看,仍然存在着部分员工不愿参加培训的现象。

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员工自身意识层面的问题。

表现在部分员工缺乏长远意识和岗位竞争意识。有些员工还没有认识到企业为他们提供的培训其实是一种福利,可以为他们自身的进步带来很多好处,反而误认为这种培训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把培训当作任务来完成或者选择放弃。

2.培训效果方面的问题。

目前有一些企业的培训实际上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有的企业开展的培训活动趣味性不强,无法吸引到员工的积极性;另外,有些培训项目在其针对性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导致部分员工觉得培训对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工作效率没有多大实际用处。

3.培训时间安排上的问题。

就目前的企业培训情况来看,某些企业把培训时间安排在下班休息时间或周末等,占用了员工的闲暇休息时间,加上平时工作的繁忙,然后又有培训占领了休息时间,导致一些员工不愿意参加培训。

二、提高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的对策

1.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

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在企业内部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终身受教”的观念,努力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努力培养企业的学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只有在员工的思想上进行了疏导,才能把员工参加培训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让员工从根本上接受培训,积极参与培训。

2.企业领导积极倡导培训,重视培训活动。

企业的领导是企业活动的组织者和带领者,因此领导要深刻认识到培训对员工的作用和对企业的意义。同时,也要做好培训的积极参与者,与员工一起参与培训,增强员工培训的精神支持,同时加大对培训的投入。

3.建立健全内部岗位的竞争机制。

在企业内部建立岗位竞争机制,对员工产生了一种外在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断的参与培训,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以避免在岗位竞争中被淘汰。

4.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开展培训。

要提高员工参与企业培训的积极性,就必须使企业培训对员工产生切实有利的效果。让员工在培训中看到实际的效果,也让员工发自内心地认为培训是他们增强工作能力的有力手段,而不是一个浪费时间且没有任何作用的形式。

5.坚持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有部分员工不愿参加企业的培训,主要是因为培训耽误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平时的工作就已经很沉重繁忙了,再加上休息时间用来培训,对员工来说,不堪重负。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安排培训时间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尽量不要把培训时间安排在休息时段,在保证员工适当休息的前提下,再进行培训,这样,员工才更容易接受。

6.提高培训产品的吸引力。

针对员工实际需要,提供优化培训项目,提高培训产品的吸引力。目前,有部分企业的培训活动,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在对于培训产品的选择上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造成了一些培训内容与员工切实的需要不相符的现象。这样不仅浪费了员工大量的时间,也浪费了企业在培训上面的开支,增加了企业的运作成本。

因此,企业在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经过不断地思考和调整,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培训主题,培训的侧重点是什么,多与员工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根据员工的需要来进行安排,员工需要什么,企业就提供什么样的培训。

7.建立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

提高企业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要求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它包括培训的分析与评估、培训机构的选择、培训方式的选择、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实施细节以及培训后的评估等。在员工参加培训之前,要按照既定的程序来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经过不断的评估,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以最好的培训服务于员工。在培训结束之后,企业还要有相应的培训绩效评估,对培训结果做一个总结和分析,作为以后培训改进的依据,不断地完善和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2
员工培训积极性不高,可以试试通过在线培训系统开展线上培训,它更智能、更高效,更具趣味性,显然更适合现如今企业的培训。
一、移动培训
通过在线培训系统后台,连接微信,企业成员可以通过微信在线的方式,随时随地的进行培训学习。同时,不需要像传统的培训方式,需要集齐所有成员,也不需要利用工作的时间参加培训,因为在线培训是可以摆脱时间的局限性,利用自己空闲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知识,还可以在微信上进行互动交流。
二、多种课程形式
在线培训,代替了传统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的纸质文档培训,通过企业培训系统后台,允许管理员自主上传学习课件,支持的格式有图文(在线编辑)、文档(word、excel、ppt、pdf等多种常见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或者是url,加深企业员工培训兴趣,促使更加主动的接受培训,有利于提高培训的质量,可以让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三、实现闭环培训
利用轻速云在线培训系统将自己的培训课件上传到服务器端,每当有新员工加入时,都可以学习已经上传的课程,学习完毕后参与在线考试,考试结束后由系统阅卷给出分数,省去了绝大多数人工环节。实现从课件上传、课程设计、发布学习计划到在线学习、考试评测和学分/学时统计,全程实现无纸化,可以节省企业办公成本支出,同时利用在线培训可以省时又高效。
四、 提高员工积极性
通过考试培训系统组织在线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效果,培训系统自动评卷统计学员成绩,无须人员统计,系统自动生成考试报表。同时,员工也可以通过培训考试系统查询考试明细。根据学员学习情况统计学分和时长,自动排名,激发企业成员培训的积极性。
第2个回答  2013-10-17
首先,要从制度层面确定各个部门、工作职位之间的明确分工。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合作是否顺利是工作氛围好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明确的分工才能有良好的合作。各部门职责明确,权力明确,并不意味着互不相关,所有的事都是公司的事,都是大家的事,职务分工仅仅是说工作程序是由谁来具体执行的,如此才不会发生互相推诿、推卸责任等影响工作氛围的情况发生。其次,从企业文化建设着手,提高员工工作激情,营造一个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的工作氛围,从而稳定工作情绪,激发工作热情,形成一个共同的工作价值观,进而产生合力,达成组织目标。再次,真诚、平等的内部沟通是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的基础。企业内部绝对不应充许有官僚作风的存在,职务只代表分工不同, 只是对事的权责划分,应该鼓励不同资历、级别的员工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互相尊重;每一个员工都有充分表达创意和建议的权利,能够对任何人提出他的想法,主动地进行沟通,被沟通方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予以配合、回答或解释,但沟通的原则应是就事论事,绝不可以牵扯到其它方面。最后,还应该重视部门内团队的建设,努力尝试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部门内应该有良好的学习风气,要鼓励和带领团队成员加强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在进行工作总结的时候应该同时进行广泛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不断总结教训。自我效能理论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方面的应用自我效能感与自信心非常相似,自我效能感被定义为人们对自己产生特定水准的,能够影响自己生活事件的行为之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的信念决定了人们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励以及如何行为。因此,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看作是员工通过自我激励提高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一、自我效能感对个人的影响。强效能感通过许多途径提高人的成就和加强个人幸福。对自身能力有较高信心的人把困难的任务当作有待征服的挑战而非需要回避的威胁。这种有效的观点能促进在活动中内在的兴趣和深层次的投入。这些人为自己设立挑战性的目标,并保持对目标的承诺。他们在失败面前会继续并更加努力。他们在遇到失败或挫折后能很快恢复效能感。他们将失败归因为不够努力或缺少可以获得的知识及技能。他们在困境中坚信自己可以控制局面。这种有效的观点产生个人成就,消除紧张,降低抑郁的损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员工的培训是企业的生命线,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十分重视员工培训,青海油田也不例外。但在近年来员工的培训中出现了热情不高、积极性锐减的现象。文章对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近年来,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多次强调:要加强全员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素质。青海油田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多年来有目的、有步骤、分层次地对油田员工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培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职工队伍安全意识、业务技能、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油田发展快速平稳。但在培训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员工培训热情和积极性不是很高,这直接影响到了培训的效果。
  员工培训积极性不高现象及原因分析
  本人作为油田一名培训师,在十多年的培训生涯中却体会到了员工培训的被动性,员工培训热情不高的现象尤为普遍,这种现象及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工作忙脱不开身为由不来参加培训
  部分单位的领导没有把培训摆在应有的位置上,错误地认为培训可派可不派,认为抽调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会影响工作,调班、请人代班增加了单位的负担,总是把眼睛盯在完成当前任务上,忽视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工作忙为由,不派员工去参加培训。同时他们认为,培训内容可学可不学。认为自学可以代替培训,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日趋多样化,不必到培训中心接受专门培训。
  (二)出现培训替代者
  由于油田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培训管理比较严格,每年的培训计划中每个单位都分配有具体的培训名额,而且将每个单位的培训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一些单位为完成任务便派替代者来参加培训,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所谓的培训专业户,这样一来单位的培训任务是年终完成了。但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是急需培训的人员得不到知识的更新和提高,参加培训的人员却不急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出现课堂培训的内容和对象不符,培训效果欠佳,甚至造成培训资源的大大浪费。
  (三)部分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责任心
  一些员工认为,学习不学习无所谓,提高不提高没关系,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而是乘机放松休息。因此培训期间部分学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经常迟到或早退,更为严重者在家休息不来参加。这充分体现了员工缺乏长远意识,缺乏岗位竞争意识,他们没有认识到培训其实是员工的一种福利,反而认为培训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这也是导致学员参与热情不高的因素之一。  提高员工培训积极性的主要措施  (一)转变培训理念,树立全新的培训学习思想
  首先要转变企业领导人培训无用和培训万能的观念,既不能将培训视为一无是处,也不能将企业的全部希望寄托于培训。其次是改变员工对培训观念的误解,要让员工真正认识到培训既是员工的应该得到的权利,更是员工必须尽到的义务。另外,企业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普通的员工由于工作内容相对简单、重复性高不需要什么培训,应该让管理层多接受培训。其实,企业绝大部分的工作必须通过普通员工去培训,普通员工的基本职业素质、知识和技能情况,其实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要对员工进行思想引导,转被动为主动。在企业内部应大力提倡终身学习的培训理念,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个人。企业领导应该积极倡导培训,对培训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培训组织、培训经费、培训软硬件等培训资源方面提供保证的同时,做培训实践的积极参与者,给广大员工树立好榜样。从多方面引导员工实现从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一个转变。  (二)了解员工培训需求,设置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
  人们往往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主动地投入精力,所谓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训部门应该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了解员工内在的真正的培训需求。建立开放的培训需求调查系统,既欢迎员工就个人或是团队感兴趣的信息提出培训建议,也要结合公司、部门的发展计划,通过有效的分析、组织,把零散的、原始的个人兴趣整合、上升成系统的培训需求作为培训的重要依据和重要内容。新员工要侧重企业文化、基本技能方面;在职员工要根据职业发展计划结合企业需要来制定,对不同层次管理者给予不同管理技能类的培训。高层领导注重领导力的培训,中层注重管理力的提升,基层注重执行力的训练,并根据不同层级研发针对性的课程。在培训内容的设计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与企业现状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学员的口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要与学员水平结合。这样一来他们既不会觉得深奥,也不会觉得肤浅,培训效果更佳。  (三)提高课堂培训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热情
  首先要选好培训师。我们常注意到,在有的培训课堂上,课堂气氛活跃,高潮不断,学员的参与热情和兴奋程度都很高;而在有的培训课堂上学员的积极性却不高,哈欠连连。原因何在?这固然与所培训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还是与培训师的授课水平分不开的。因此,培训师是培训的灵魂,培训师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一个好的培训师对于受训者来说非常重要。其次是培训方法要合适。培训方法要根据工作任务和岗位特征来选择,并与培训目的、课程目标相适应。为保证受训者掌握并保存这些学习结果,在选择培训方法时应本着侧重那些有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方法,包括角色扮演、管理训练、案例研讨、视频教学、情景模拟、行为模仿等。如深圳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研发的情境培训四步循环法,通过看电影学管理,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学员的管理改善能力,值得我们借鉴。不管选择何种培训方法,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讨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互动与讨论相结合,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体验后的感悟放在第一位,注重学员认识和能力的提高。  (四)建立科学的培训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参与培训学习的动力
  虽然当前企业普遍重视培训工作,加强激励措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困惑,如:员工积极性不高,培训活动难组织,效益低下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在培训中有效导入激励机制,使培训处于被动,激励流于形式,自然考核和效益提升也难以达到一定理想高度。培训机制中有效导入激励机制,可实现由虚变实,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如:将员工培训与具体利益分配挂钩,根据员工的劳动技能和实际贡献决定工资和奖金的分配档次,制定员工晋级加薪,降级减薪的办法和条件。也就是说受到何种等级的培训,具有何种等级的技能,取得何种等级的证书,便给予何种等级的待遇,以改变以往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当员工的技术高低,能力大小,贡献多少,通过分配要素明确反映出来时,员工定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培训中去。因此,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使劳动技能与分配制度真正挂钩,接劳分配,按能分配,将强化激励机制在员工培训中建立和运营,让员工自己认识到参与培训学习的重要性。  (五)加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
  只有在企业塑造起良好的,被企业所有员工认同愿意去实践的企业文化,企业与员工之间才真正的具备一定程度的凝聚力,从而保证了企业战略的实施有充分的执行基础。也才能保证员工愿意积极主动地去运用培训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从而提升企业培训的效果。在塑造企业文化的同时,要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互相学习,整体发展的团队精神,将企业文化以运动形态渗透在企业整体环境之中,借助群体环境氛围产生的驱动力和约束力,促使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培训学习中去,不断地塑造和提高自己。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改变未来,充分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是将培训成果发挥最大化的重要因素,是将培训理论知识转为生产力的核心所在,是创造学习型团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基础。因此,青海油田必须重视员工培训所存在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员工培训热情,为油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而努力,为实现千万吨级高原油气田的宏伟目标和蓝图而奋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1-25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企业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员工收入水平也不低,企业的规章制度基本健全,企业文化基本形成,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一度有所提高,但随后又开始下降。为什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得到持续提升呢?
  这个问题要从员工的内在需求思考,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员工除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以外,还存在对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工作本身、环境氛围、组织认可、发展空间等由此引发员工内心是否产生公平感、成就感。今天的员工在衡量自己的贡献和付出是否得到肯定和相应的回报,是否能参与或被授权完成工作,是否有机会锻炼和提升技能,是否有发展的空间等等。如果员工不能从现在的管理模式中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那么积极性就会不升反降。因此,要持续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1 职业生涯设计是前提
  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就是由组织将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现状、实现企业战略所需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和技能结构,与员工的个性特征和所学专业结合,发现员工的才干和能力,为员工选择合适的岗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企业的目标,使员工和组织达到“双赢”。
  首先,打通员工晋升通道。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使员工从一开始就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被招录员工在进入企业时可以看到每个岗位类别都有通过绩效考核进行升级升档的空间,并能实现“岗变薪变”,使员工十分明确薪酬的提升空间和职业发展通道。在提拔中层干部时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公开选拔、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等方式,制定公平、公开、公正的游戏规则,使德才兼备的优秀员工逐步走上领导岗位,实现员工工作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其次,科学设置岗位类别。根据企业特点将岗位划分为管理、技术、业务、操作等不同类别,由低到高地设计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系数的薪级薪档,明确岗位的名称和数量,岗位等级与任职要求,做到按需设岗、竞争择优,分类管理、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同时,建立岗位信息数据库,为岗位空缺和变动拟订增补计划。
  第三,建立持续培训机制。学习培训的机会在员工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为员工创造培训机会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因此,要让员工在繁忙工作的同时有机会学习、思考和交流,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工作热情和自主性,更好地适应岗位和工作需要。
  2 管理者能力水平是关键
  管理者要善于知人用人,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善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成为员工内心认可和钦佩的具有带领团队取得工作业绩的能力和水平的精神领袖,这对持续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具备决策力、创造力和应变力,有包括自知和自信、意志和胆识、宽容和忍耐、开放和追求的智慧和胸襟,潜心做事、低调为人、以身作则的品格,对员工产生潜在的培训引导作用。要本着关心爱护员工、以有利于员工成长进步为出发点,辅导、支持和帮助员工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善于知人用人。管理者不是全能,不可能亲历亲为做每件事,而是善于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通过适当授权和把握关键,既让员工独挡一面开展工作,又适时引导保持正确方向。具体讲,就是在布置工作任务时,明确工作内容、责任人和完成时间,避免员工之间产生责任推诿。同时,要时刻关注员工的执行和进展情况,对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及时帮助,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第三,善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真诚平等的内部沟通是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的基础,因此,一方面,管理者要善于在组织内部搭建沟通平台,加强团队协作。职务高低只是分工不同、权责不同而已,组织内部应提倡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相互尊重的氛围。当员工反映问题或提出建议时,上级领导应该虚心聆听,解惑释疑,对合理建议及时采纳,对不合理建议说明理由,引导员工达成统一认识。另一方面,要客观、公正地对待员工。客观公平的环境会让员工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因此,管理者要敏锐觉察员工的情绪状态,了解并适当满足员工需求,让员工感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团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使员工对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产生认同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 绩效考核是手段
  通过绩效考核,奖优罚劣,使先进员工有成就感,落后员工有危机感,在组织内营造良好的比学赶超的正确导向。
  首先,对员工进行合理分工。岗位设置虽然科学合理,但有时因为常规性工作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的要求不同,会带来工作量的差异,可能出现忙闲不均的情况。因此,要对员工根据岗位要求和工作实际进行合理分工,有意识地锻炼培养员工的综合能力。针对工作量较大的员工适当减压,对工作量较小的员工适当加担,避免出现有的员工因工作量过度饱和缺乏活力,有的因工作量不饱和缺乏动力的现象。在年底述职测评时,让每位员工都能总结出一年来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这本身对员工就是一种激励。
  其次,考核的标准和内容要尽量科学合理、有说服力。坚持定量和定性考核结合,对员工的业绩、素质、协调沟通、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合理设置领导评价、员工互评的分值比重,防止以偏概全,减小员工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可能出现的给别人打低分的影响程度。奖励方式如发奖金、发证书、提供培训机会、授予更重要的工作以进一步给员工挑战自我的机会等都可以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愿意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考核结果不能使员工对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产生相对公平感,不能较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就会引起员工内部不和谐,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慎用处罚手段。有奖就有罚,处罚是对不良行为进行否定评价,使其受到政治或经济上的损失而有所警戒。但处罚应分清责任和原因,要合规合理,以帮助教育为主,不搞全盘否定。运用管理学中著名的“三明治技巧”, 在批评员工时,把询问、忠告、要求、引导的话语放在中间说,把理解、肯定、鼓励、关心的话语放在前后说,充分运用肯定赞扬的效力来达到批评指正的目的。处罚得当,能和正面表扬一样激励人,甚至比正面的表扬奖励还要积极有效;处罚不当,会引起内部矛盾,甚至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
  4 企业文化是支撑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理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的综合体。要持续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要发挥企业文化的支撑作用。
  首先,企业文化要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认为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但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持久的,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但未必能导致人的积极行为。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从人的内部进行激励,恰当的精神激励比物质激励更有效、更持久。因此,企业文化要发挥内在激励作用,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提升员工对企业核心理念的理解和认同度,使其产生归属感、自尊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激发人的动机和潜能。
  其次,发挥企业文化对制度执行的补充功能。规章制度规定了员工必须遵循的行为方式、程序及处理各种关系的规则,对员工起着硬约束作用。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制度很难完备或者在执行中缺乏监督,制度执行率较低的情况时有发生。优秀的企业文化将对制度、流程的监督作用产生补充作用,文化的影响被放大,用文化观念引导员工自觉遵守企业规范,实现一种更行之有效、全方位的约束。
  第三,将企业文化与员工的个人发展紧密结合。国内的企业文化大多是通过聘请专业咨询公司开展调查和策划,并根据企业领导的经营管理理念进行提炼、扩展和延伸而成。通过长期的自上而下的宣贯、培训让员工产生认同感。企业文化在员工中要真正实现内化于心,需要将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愿景、使命等核心内容与员工的个人发展和切身利益紧密结合,成为员工职业生涯和人生目标的思路和行动指南,使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由被动变为主动,产生极大的满足感、荣誉感和责任心,达到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机融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