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算集水坑的混凝土

如题所述

设积水坑的底口长度为A,宽度为B,放坡系数为K,高度为h,砼V(体积)=(上口面积+底口面积)×高度/2,即V=(A+2kh)×(B+2kh)×(A×B)×h/2

建筑工程在基坑开挖时,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且基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之下时需要设置排水方式,适用于基底埋深<5m时。

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

扩展资料:

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然后用排污泵(潜污泵)抽走。抽出的水应引至远离基坑的地方,以免倒流回基坑内。

雨季施工时,应在基坑周围或地面水的上游,开挖截水沟或修筑土堤,以防地面水流入基坑内。该方法宜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黏土层。

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主要用弹性模量表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应变持续增加的现象为徐变,应变不变,应力持续减少的现象为松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集水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设积水坑的底口长度为A,宽度为B,放坡系数为K,高度为h,砼V(体积)=(上口面积+底口面积)×高度/2,即V=(A+2kh)×(B+2kh)×(A×B)×h/2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