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ETF与恒生ETF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0
(1)运作模式——理论上完全相同
在申购赎回时间上,两只跨境ETF都无法实现T+0回转。T日申购、T+1确认、T+2可以卖出或赎回;T日买入的ETF、T日可赎回。在申购赎回模式上,首批的两只跨境ETF都采用全现金申赎的模式,主要因为跨境ETF标的指数的成分股在境外,做不到实物交换,所以用全额现金替代——投资者申购用现金,赎回得到的也是现金。
(2)对T日申购赎回的“补券、卖券”方法上——有所差异
易方达采用的是“T+2”代补券、卖券的机制,简单说,就是投资者T日提交的申赎申请,T+1日中登公司要做一个核对、确认,看申赎对价是不是充足,然后T+2日再由基金公司在收盘价附近代投资者补券,或者卖券。
华夏是两种模式并用。对于通过“一般PD券商”提交的申赎,采用同易方达的T+2补券机制;对于通过“特殊的PD券商”提交的申赎,则采用“T日实时补券、卖券”的机制,套利者提交的申赎申请实时给到券商的香港公司进行股票的代理买卖,使套利操作更加便利化,但是这种模式可能会产生比较高的的交易佣金等费用。
(3)跟踪标的——最本质差异
易方达恒生中国企业ETF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投资标的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于1994年8月由恒生指数公司推出,成份股由市值最大、成交最活跃的40只H股组成,用于衡量以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注册登记地在中国大陆的企业的表现。该指数采取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的方法,以充分考虑成份股的可投资性。同时,该指数每只成份股规定10%的权重上限,避免个股权重过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1-30
恒生指数的重要标的是:腾讯、汇丰、友邦、移动、建行、工行、中行、长和、港交所、平安、中海油、长实、新鸿基、中石化(2%以上,总占比68%)
H股指数的重要标的是:建行、工行、中行、平安、石化、人寿、石油、农行、太保、招行、财险、电信(2%以上,总占比67%)
重要差异在于:
H股指数基本就是押注中国的金融、地产,跟整体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现在银行的整体pb在0.6左右,除了银行过分低估之外,其他各类都比A股便宜不少。价格便宜就是硬道理,确实很多人都选择H股指数。
恒生指数除了同质化较大的金融、地产、石油之外,还包含
腾讯、汇丰、友邦、移动、长和、港交所、长实、新鸿基等
腾讯:BAT之一,重要性与成长性不言而喻
汇丰:业务遍及82个国家,分散度较好
友邦:泛亚地区人寿保险集团,分散
长和:李嘉诚的产业都在这了。经营全球最大的港口和零售业务、还包括基建、能源、电讯、飞机租赁等。
移动:中国移动,13倍市盈率,1.57倍市净率至少看起来不太贵。
港交所:香港交易所竟然要2000亿,下辖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期权结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期货结算有限公司,还包括世界首屈一指的基本金属市场──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简称LME)。
长实、新鸿基: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全部房地产业、新鸿基地产。
总结:H股与上证50持有品种非常相近。恒生还包括了腾讯,汇丰等股。
H股ETF:510900
恒生ETF:159920
第3个回答  2015-09-11
恒生H股指数
恒生H股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场中的33家上市股票为成份股样本,以其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价格趋势最有影响的一种股价指数。
该指数于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开发布,基期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数定为1000。恒生指数的成份股具有广泛的市场代表性,其总市值占香港联合交易所市场资本额总和的70%左右。为了进一步反映市场上各类股票的价格走势,恒生指数于1985年开始公布四个分类指数,把33种成份股分别纳人工商业、金融、地产和公共事业四个分类指数中。
恒生h股etf

恒生H股ETF是一种指数股票型基金,由香港恒生投资管理公司发行,并于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以直接跨境、原股跨牌的方式上市。投资人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在证券交易所买卖其基金单位。

恒生H股ETF的投资目标旨在通过持有一篮子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简称恒生H股指数)的成份股,以最可能贴近「恒生中国企企指数」的表现,以获取该指数的报酬率。

这是我提取的众禄的基金买卖网上面一篇文章里面的内容,当然比较书面一些,通俗讲,就是恒生H股ETF的投资目标旨在通过持有一篮子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简称恒生H股指数)的成份股,以最可能贴近「恒生中国国企指数」的表现,以获取该指数的报酬率,后者用前者的部分股模拟国企指数,前者股票范围大,后者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