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生活在机场附近有那些危害?

机场附近

航空污染物会对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

航空器排会放出众多高浓度污染物,如氮氧化物、直径小于0.1微米的极细颗粒等,会对人类健康都构成危害。

航空器排出的热汽冷却凝固后形成极细颗粒,可被人体吸入肺部,甚至能够进入血液循环,在血管中形成氧化压力,诱发炎症,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阻塞,特别是对患有心肺功能疾患、哮喘病的人群而言,还会导致其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其他各种恶化。

扩展资料:

洛杉矶国际机场是世界上第六大繁忙机场,在最忙碌的时段,每小时可起降40至60架次飞机。弗鲁因团队在洛杉矶机场下风向约10英里范围内搜集了29天的污染物数据,该区域内有三个人口密集的居民区以及三条高速公路干道。

发现调查区颗粒物浓度是非污染参照区的2倍,而在机场周边9平方英里之内,颗粒物浓度是参照区域的5倍,在机场以东2英里之内,颗粒物浓度几乎达到参照区域的10倍以上。

考虑到洛杉矶县全境的总体情况,洛杉矶面临的颗粒物排放相当于930英里长高速公路所产生的污染颗粒物。

经过计算,研究人员发现,机场周围区域来自航空器的污染水平大幅提高,而来自汽车排放的污染还不到颗粒物总量的5%,调查区域颗粒物浓度相当于174英里至491英里高速公路交通所产生的颗粒物。

研究得到了华盛顿大学科研人员的参与,同时获得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美国环保局的资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机场污染不容忽视 周边环境难以幸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1.飞机噪声对睡眠的干扰 人类有近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类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飞机噪声会使人不能安眠或被惊醒,在这方面,老人和病人对噪音干扰更为敏感。当睡眠被干扰后,工作效率和健康都会受到影响。长期干扰睡眠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等症状。 2.飞机噪声对正常人听力的损伤 飞机噪声对正常人听力的损伤,轻则降低交流效率,重则损伤人们的语言听力。如果长年无防护地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中生活,会造成听觉疲劳,随着听觉疲劳的加重会造成听觉机能恢复不全,就有可能导致听觉机能永久性损伤(耳聋)。因此,预防噪声性耳聋首先要防止疲劳的发生,研究表明,40分贝是正常的环境,50-60分贝则属于较吵的环境,一般情况下,85分贝以下的噪音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分贝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而飞机起飞时的噪声通常在110分贝以上。 3.飞机噪声是多种多种疾病的诱因 飞机噪声可以引起心绪不宁、心情紧张、心跳加快和血压增高,还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实验室条件下人体实验证明,在噪声影响下,人脑电波可发生变化,噪音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平衡,从而导致条件反射的异常。长期在飞机噪声环境下生活,对神经功能也会造成损伤和障碍。 飞机噪音对于健康成人危害尚且如此,孕妇和儿童受到的危害就更为严重。 ◎飞机噪音能使孕妇内分泌腺体的功能紊乱,使脑垂体分泌的催产激素过剩,引起子宫强烈收缩,从而导致流产、早产。 ◎飞机噪音也会对胎儿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长期生活在噪音较大的地方,新生儿的体重、智商、听力都会低于其他的儿童。 ◎飞机噪音对于儿童的影响也大于成人。“儿童的听力神经不稳定、不完善,飞机噪音对其伤害更大,受到伤害后恢复也更困难。长期暴露在飞机噪音环境中的孩子,学习力、耐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他们的主动性也不强,容易发怒。”
希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5
(一)噪声的危害 科学家们已经全面研究了噪声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如小白鼠在160分贝的环境中,几分钟就会死亡。人在喷气发动机5米处,几分钟就变成聋子。一般认为40分贝是正常的环境声音,在此以上就是有害的噪声。 噪声的危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噪声对睡眠的干扰 人类有近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类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环境噪声会使人不能安眠或被惊醒,在这方面,老人和病人对噪声干扰更为敏感。当睡眠被干扰后,工作效率和健康都会受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噪声可以加快熟睡到轻睡的回转,使人多梦,并使熟睡的时间缩短;突然的噪声可以使人惊醒。一般来说,40分贝大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到影响;70分贝可影响50%;而突发动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长期干扰睡眠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症候群等。在高噪声环境里,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50^-60%以上。 (2)噪声对语言交流的干扰 噪声对语言交流的影响,来自噪声对听力的影响。这种影响,轻则降低交流效率,重则损伤人们的语言听力。研究表明,30分贝以下属于非常安静的环境,如播音室、医院等应该满足这个条件。40分贝是正常的环境,如一般办公室应保持这种水平。50-60分贝则属于较吵的环境,此时脑力劳动受到影响,谈话也受到干扰。当打电话时,周围噪声达65分贝则对话有困难;在80分贝时,则听不清除。在噪声达80-90分贝时,距离约0.15米也得提高嗓门才能进行对话。如果噪声分贝数再高,实际上不可能进行对话。 (3)噪声损伤听觉 人短期处于噪声环境时,即使离开噪声环境,耳朵也会造成短期的听力下降,但当回到安静环境时,经过较短的时间即可以恢复。这种现象叫听觉适应。如果长年无防护地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听觉敏感性的恢复就会延长,经数小时或十几小时,听力可以恢复。这种可以恢复听力的损失称为听觉疲劳。随着听觉疲劳的加重会造成听觉机能恢复不全。因此,预防噪声性耳聋首先要防止疲劳的发生。一般情况下,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分贝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统计表明,长期工作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1年曾公布0-45年等速连续噪声A声级与噪声性耳聋病率的关系。 0-45年等效连续噪声A声级与噪声性耳聋发病率的关系(%) 等效连续A声级(dB) 年数(=年龄-18)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80 发病率 0 0 0 0 0 0 0 0 0 0 听力损伤者 1 2 3 5 7 10 14 21 33 50 85 发病率 0 1 3 5 6 7 8 9 10 7 听力损伤者 1 2 6 10 13 17 22 30 43 57 90 发病率 0 4 10 14 16 16 18 20 21 15 听力损伤者 1 6 13 19 23 26 32 41 54 65 95 发病率 0 7 17 24 28 29 31 32 29 23 听力损伤者 1 9 20 29 35 39 45 53 62 37 100 发病率 0 12 29 37 42 45 44 44 41 33 听力损伤者 1 14 21 42 49 53 58 65 74 83 105 发病率 0 18 42 53 58 60 62 61 54 41 听力损伤者 1 20 45 58 65 70 76 82 87 91 110 发病率 0 26 55 47 78 78 77 72 62 45 听力损伤者 1 28 58 76 85 88 91 93 95 95 115 发病率 0 36 71 83 87 84 81 75 64 47 听力损伤者 1 38 74 88 94 94 95 96 97 97 (4)噪声可引起多种疾病 噪声除了损伤听力以外,还会引起其他人身损害。噪声可以引起心绪不宁、心情紧张、心跳加快和血压增高。噪声还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一些工业噪声调查结果指出,劳动在高噪声条件下的钢铁个人和机械车间个人比安静条件下的个人循环系统发病率高。在强声下,高血压的人也多。不少人认为,20世纪生活中的噪声是造成心脏病的原因之一。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对神经功能也会造成障碍。实验室条件下人体实验证明,在噪声影响下,人脑电波可发生变化。噪声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从而导致条件下反射的异常。有的患者会引起顽固性头痛、神经衰弱和脑神经机能不全等。症状表现与接触的噪声强度有很大关系。例如,当噪声在80-85分贝时,往往很易激动、感觉疲劳,头痛多在颞额区;95-120分贝时,作业个人常前头部钝性痛,并伴有易激动、睡眠失调、头晕、记忆力减退;噪声强到140-150分贝时不但引起耳病,而且发生恐惧和全身神经系统紧张性增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