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无我怎么解释,我不能理解,简单可信点哈。不要天马行空,从想象出发去讲。

就是刨去了所有不干不净的东西后,剩下的那个本性真我,从哪里来的。

无我
  梵语 anātman 或 nir-ātman,巴利语 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我,即永远不变(
常)、独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为灵魂或本体之实有
者。主张所有之存在无有如是之我,而说无我者,称为诸法无我;观无我者,称为无我观。
无我系佛教根本教义之一,于三法印中,即有“无我印”。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
(一)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蕴(即构成凡夫生存的物心两面之五要素)假和合而成,别
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二)一切万法皆依因缘(各种条件)而生(
假成立者),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据阿含经典之说,一切万法之存在皆赖于各种条件之相
互依存,此依存关系一旦有所变化,即产生幻灭、无常之现象;由于无常,故为苦;由于苦
而不得自在,故为无我。
  (二)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即一方面认为“人无我”,另一方面又主张构成存
在之要素各有其自性,故不说“法无我”。
  (三)据成实论之说,五蕴中并无实在之自我,准此而观人无我者,称为人空观;又五蕴
之法尽是无常,并无实在之自性,准此而观法无我者,称为法空观。
  (四)一般言之,大乘佛教主张二无我,即我法二空(人法二空),然唯识宗依“三性说”
而立“三无我”之说。即:(1)“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理无者,非为实在之我相,故
称无相无我。(2)“依他起”之似我似法乃如幻假有者,异于被执之我相,故称异相无我。(
3)“圆成实”之自相乃由无我(识之实性)所显之真如,故称自相无我。[杂阿含经卷一至
卷三、卷十、大品般若经卷三、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三、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大毗婆沙论
卷九、卷十、俱舍论卷二十九、卷三十、成实论卷三、卷十二、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辩中边
论卷中、唯识二十论]((人法二空)256、“我空法有”2941)p5087
FROM:【佛光大辞典(释慈怡 主编)】

就拿一个瓶子而言我可以用这几种方式帮你抉择推理人无我(这里的“人”可不是单指人类的人,还有物质统一的主体之意):
1.从时间角度:它是无常的,不是恒久不变的永恒不变之体,时时流转变化,早晚要变坏;
2.从空间角度:瓶子可以无限分,分子分原子,原子分电质子、中子和电子,质子分夸克等等,并不能找到组成此瓶子物质之最根本实质;
3.从名言(概念)角度:什么是“瓶”,用一堆其他概念来注解,说是用泥土、模具经人加工盛水之类,那什么是泥土、模具……无非是概念的罗列,这些都是人脑中故有的妄念。更比如问是什么是白?谁能解释我就服他。
4.从组成材料看,是由泥土、模具、人的加工、火烤等诸多因缘和合而成,根本没有一个瓶的实在本体,分析一下完全是由外物和合而成,而其组成的材料又是又因缘和合而成,而没有自己的实在本体,依此类推,没有哪个事物不是因缘和合而生。
5.从认识主体而言,人的心念是刹那刹那变化的,认识的事物和认识主体分不开的,波普即认识到这一点。量子力学和此方面十分接近。

另,有些人的无我实际是忘我,呵呵,是无我在修行生活中的运用,也是人无我。

您所指应该是人无我,您先理解人无我就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7
我,说的是自性。

诸法无我,就是诸法没有自性。

自性是什么,就是哲学上所谓的“本质”、“本质特点”之类。

无我,怎么理解呢?

如果你接近太阳不被蒸发,那就是你有自性,否则都没有自性。就是说,无论客观怎么变化,我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可能吗?不可能,所以,诸法皆是无我的。

无我,本来就是,不是说修炼出来的。

打坐、参禅的目地不是让我们修炼成无我,而是让我们明白:我,本来就是无我!追问

我不是想要你这样的解释。你说的一堆其实就是没有物质是永恒的,还没有上升到精神。我的问题的意思你可以看看我在楼下的追问。

追答

“不是永恒的”,这仅仅是从时间上说的,不能涵盖无我。

从空间的角度,无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你、他、她,就没有当下这个我!

那么,这个回答问题的我是怎么来的?他是当下一切力量的成就的。没有其他,也就没有当下这个我!所以,我是因缘和合而生。

只不过,我们众人被困在六识里面,就以身体的空间范围为我。如果换一双眼睛,或是打坐打到一定程度,肉体边界消失,那么,当下的我,又该如何界定?

这是对我的探讨,至于你第二个“这个我是永恒的吗?”到底说的是哪个我?如果是肉身我,当然不是,一切有为法皆是生生灭灭无我无常。

但是那个“我”,那个被禅宗叫做“本性”的“我”,我就不知道了,你自己去修参去吧。

第2个回答  2012-10-17
无我,如果解释的简单一些。就是不要执着我。假如我们跟朋友相处,每天只想着自己(我),朋友们就自然会讨厌。相反,事事想着朋友,以朋友们的利益为先,就会得到大家支持。

我,也分大小。两个朋友之间,只是我们一般说的你我。如果是一个家庭。父母,兄长就会很少考虑自己,而来从全局照顾全家人。一个家庭与一个家庭,这个时候的家就等于一个我。比个人的我要大一些。到了社会里,就是集体对集体。企业对企业之间了。这时的我,就是一个集体,一个企业了。企业里的每一个人,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而个人的我,就成了无我。国家对国家的爱国心时,个人的我,家庭的我,企业的我都是小我。成为无我,而已国家这个我为重。人与动物。这个时候,又是无我,无人。而从人与动物这个众生的角度来思维。

因此,无我,无我相,是成事的基础。
第3个回答  2012-10-17
说得对。就是放下。做一个一切都能放下的平常人。

放下功德心。而广修一切功德。
放下智慧心。而深入般若慧海。
放下神通心。而修甚深三摩地。
放下众生心。而普渡一切众生。
第4个回答  2012-10-17
“我”表示的是永恒不变的特性。无我就是说一切现象,从我们的生命到宇宙万有一切,都不是永恒存在的。不能单单从字面意思理解说没有自己。这个是错的。如果讲没有自己,那佛祖最后讲《涅磐经》说“常,乐,我,净”,里面的“我”就是妄语了。而既然自己都没有了,还修个什么,自杀算了。
我们的烦恼在于首先执着于身体,然后从这里出发,什么好处都要抓,什么坏事都推给别人,于是轮回来了。从修法角度而言,首先要破这个执着身体的妄想,在这个层面勉强可以说没有自己,但是再往上修,这个想法就是错误的。追问

对了对了,要的就是大概像你的这种说法,要是最后什么都没有,我还忙活啥。
我想问的就是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我嘛,跟执着什么的没关系。其他人都想哪去了。
那我在问一下。1.这个我从哪来?2.这一个我是永恒存在的吗?

追答

所以,修证讲次第。那个东西肯定在,而且就在你这里,和我没关系。但是怎么找?上上根的人一听这句话就悟道。印光法师说这种人都是八地以上菩萨再来。这就是禅宗。一般次一点的,要广看经教,还要修证来配合才可以。大致的路子是,先破掉我们凡夫的我执,也就是我们的妄想执着。把妄想执着这种脏东西洗掉,你那个本有的不生灭的东西自然发光出来了。换句话说,老老实实用功,其他不要多想,时机成熟,它自然来找你。真到了那步,你自然知道一切答案,所谓哪里来,有没有,目前阶段都是妄想。佛家就这么讨厌,要人命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看电视也好,听人说也好,讲那个西藏的风光怎么怎么美丽,漂亮。你看了也觉得很美。但是有没有切身体会呢?没有。要想真切了解,只有长途跋涉过去走走才真知道。等你真到了那里,人在景色之中,其中体会不是照片和电视影像所能传达的。那时你真可以说,哦,真是这样。否则,按照佛家的话来说,都是妄语,因为,美不美都是别人说的,和你没关系。佛法也是一样。
至于有没有的问题,我再举个例子吧。假设有盏通了电的常明灯。你用黑色的油彩把灯的外壳都涂满,那时候看不看得到灯光?同时灯有没有灭?如何才能看到灯光?

追问

不对喽,这次的回答跑题了。我没有问如何找到真我。我问的是1.这个我从哪来?2.这一个我是永恒存在的吗?

追答

所以,我第二个比喻已经说了。佛家的麻烦在于,如何找到你要问的我这个问题其实和那个我在哪里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很难究竟分清。

第5个回答  2012-10-18
说实在,我敬佩各位,都说得有一定水平,有一定道理。我欣喜,在当代,佛法还是有希望的。

不过,还是给大家泼一点冷水,大家似乎在瞎子摸象,离真理有那么一段距离。我建议大家换一种思维方式,因为真理是超越语言和概念的,大家想要突破“有我”的束缚,却在无形中被“无我”的概念套上了新的枷锁。佛法不能钻牛角尖,佛法重在实证。舍弃无意义的谈论,舍弃无意义的世俗。

看到你的问题补充,我想到一首诗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大家很熟悉吧。 哪里有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如果有叫做本性真我的,也是本来就有。真该给你一棒。追问

没办法解释本性真我,从哪里来的。就用一个本来就有来搪塞我啊。

追答

你知道吗?你的问题其实是佛教的核心大问题。你知道玄奘大师为什么去印度?我不知道你信不信佛?有没有皈依?如果你发自内心信仰三宝,而不是把佛教当做一门学问研究,那么,建议你深入研究玄奘大师去印度的前因后果,你在这里是问不出结果的,我没法直接告诉你,因为涉及佛教的核心理论是不允许随便讨论的,我只能告诉你一条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