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计吗还有孙膑兵法?孙子就是孙膑吗?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三十六计 是同一时代的吗,谁先谁后啊?

孙子兵法既不是三十六计也不是孙膑兵法,是比这些还早的一部兵书。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作者孙武。
孙武,字长卿,即孙子,春秋未著名军事家。齐国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这十三篇就是后来被世人所推崇的《孙子兵法》。他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目前认为《孙子兵法》由孙武草创,后来经其弟子整理成书。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既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生优育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因为孙膑仕于齐,而孙武仕与吴。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师丛鬼谷子。
孙膑,战国时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东南)人,孙武的后世子孙。孙武死后百余年生孙膑,生卒年不可详考,约与商鞅、孟轲同时期。他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军事家和兵法家。“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史记·孙吴列传》)孙膑聪慧好学,深得先祖孙武兵法真传。故遭到做了魏国将军的庞涓的嫉妒,被骗至魏国残遭陷害,“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孙吴列传》),成为“刑残之人”。后逃回齐国,经田忌推荐,受到齐威王的重用,被任为军师。他帮助齐国打胜了著名的桂陵和马陵之战,“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史记·孙吴列传》)之后,不知所终。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区别在于: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制订作战计划。成书较早。
《孙膑兵法》全书八十九篇,图四卷。总结军事理论研究。稍晚于《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在说明的同时,还举出了许多例子。是三部中中成书最晚的一部兵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都不是同一时代的
最早是孙子兵法
然后是孙膑兵法
最后是三十六计

孙子不是孙膑
孙子原名孙武,齐国人,不知道你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没有,说孙武到齐国之后,齐王让他证明下自己的能力,把后宫的女眷叫来,让孙武训练她们。开始她们不听号令,孙武重申了两遍之后,她们一样嬉笑打闹。孙武将两个齐王最宠爱的妃子斩了,结果其他人都认真起来。齐王也很佩服。
这说的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围魏救赵,就是他与魏国军师庞涓的一场战斗。庞涓是挑断他脚筋的人。他的著作《孙膑兵法》是在总结孙武的兵法的基础上写成的
后世认为《孙子兵法》是孙膑的,后来出土了《孙膑兵法》,经考察研究,《孙子兵法》系孙武之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3-18
貌似当年一位国学大师也是这样认为的,结果被出土文物狠狠的扇了几个耳光,同意一楼
第3个回答  2008-03-18
孙膑是孙子后代,孙子兵法在春秋时期,孙膑兵法在战国时期,三十六计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作者不详。
第4个回答  2008-03-19
最准确说就是孙子兵法有两部:有孙武兵法的兵法十三篇和孙膑兵法的三十六计,孙膑是孙武的后人,孙子兵法就是孙膑写的,是他把自己祖上的兵法十三篇和自己的三十六计合为一部兵法经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