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课时少,内容却那么多,而且还很难,尤其是我们工科的,到最后几乎什么没学到。。。

如题所述

这是国内大学的通病,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体制问题。
首先,从课程编制上来说,由于缺乏科学的课程安排,以及“求杂不求专”的风潮,各个高校力求在宣传及就业方面能够做到“打击面广”,所以基本上就是“know little thing about many things”。
其次,由于高教的待遇普遍不高以及选拔过程中的扭曲标准,导致绝大部分教师置力于工作之外的事情,比如兼职和搞自己的可研项目,甚至想尽办法贪污国家分配的可研经费。他们自然无心育人,况且一个导师或教师,应该首先教人,再授道。高教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流于形式,相信一个本科生花些功夫都可以通过。
再次,高校的评比,或民间或官方,都是以校园环境,科研经费,院士数量和保外留学人数为标准,所以大部分的资金都花在搞这些面子工程上了,还有什么力量完善教学/实验基础设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学生从高考的高压中释放出来,本来从小到大忙于应试,对自我人生的把握很欠缺能力,一下子放了羊,他们选择的不是塑造自己,而是吃喝玩爱,逃课习惯化,游戏制度化,恋爱传统化……

可以说本来上天就没给他们多少机会,他们自己也不愿意争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5
大学主要靠自学,学习速度快,课下要多花时间,有些科目比较难理解。
第2个回答  2012-09-18
工科重在实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