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债券实际利率

【例2—5】20 x 0年1月1日,XYZ公司支付价款1 000
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 面值1
250元,票面年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59元),本
金最后一次支付。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
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XYZ
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
XYZ公司将购入的该公司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且
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为此, XYZ公司在初始确认
时先计算确定该债券的实际利率:
设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r,则可列出如下等式:
59 x (1+r)- 1+59 x (1+r)- 2 +59 x (1+r)- 3 +59 x (1+r)- 4
+(59+1 250)×(1+r)-5 =1 000(元)
采用插值法,可以计算得出r=10%,

如何算出R=10%,需要详细通俗的解答,没有财务管理学习,公式请详细讲解!
包括列出的公式麻烦详细解释!

实际利率=票面利率-通货膨胀率。

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影响债券的发行价格。当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时,债券发行价格等于面值;当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一般是折价;当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通常是溢价发行。当债券的收益率值低于面值时,债券的内在价值就高于面值。债券的内在价值是投资者决策的基础。当债券的内在价值高于其市场价值时,投资者倾向于购买它。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溢价发行是指债券发行人支付的利息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作为补偿,发行价格会比较高。溢价发行价格减去票面价格是对发行人的补偿。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企业以票面价值发行债券,发行成本会增加,因此需要溢价发行债券。
在判断债券的理想程度时,通常需要根据净现值的大小计算出报价下调后标的价值的净现值,作为决策的依据。
债券票面利率是指债券利息与债券面值的比率,是发行人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向债券持有人支付的计算标准。债券票面利率的确定主要受银行利率、发行人信用状况、还款期和计息方式以及当时资金资本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债券的面值是指债券的面值,即债券到期后,发行人应向债券持有人偿还的本金金额,是企业按时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的计算依据。债券的内在价值是指债券的理论价格,也称为债券的内在价值。计算债券内在价值的程序是计算每年利息的现值,并把所得利息总额的现值相加。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不同点如下:

1.票面利率是指债券上标明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存款人或投资者在消除通货膨胀率后获得的利息回报。比如1000元的一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0%,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付利息为100元。如果以公允价格发行,投资者购买债券的成本是1000元,那么这种债券对投资者的实际利率也是10%。例如,如果折价,投资者以900元购买这种债券,他的实际利率相对于投资者将是100/900=11%。票面利率水平直接影响证券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和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这一般由证券发行人根据其发行的债券决定。
2.债券票面利率票面利率是指债券上标明的利率,即一年的利息与票面价值的比率,等于每年应付给债券持有人的总利息除以债券总面值的百分比。票面利率水平直接影响证券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和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一般由证券发行人根据债券本身和市场情况决定。债券付息是指发行人在债券有效期内分批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债券付息也影响投资者的回报。
3.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存款人或投资者获得利息回报的实际利率。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越高,其货币的信用就越好,热钱去那里的机会就越高。比如美元实际利率在上升,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所以国际游资向美国的流动更加明显。投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债券,股票,房地产,古董,外汇。在其中债券市场是对这些利率和实际利率最敏感的市场。可以说,美元汇率基本遵循实际利率的走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9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 ×实际利率

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 = 面值 + 尚未摊销的溢价 或 - 尚未摊销的折价

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按照面值计算的应计利息 = 面值×票面利率

扩展资料:

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溢价摊销数逐期增加。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尚未摊销的溢价这一部分)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

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当期溢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应计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当期溢折价的摊销额 = 面值×票面利率 -(面值 + 尚未摊销的溢价)×实际利率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按照面值计算的应计利息

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面值-尚未摊销的折价)×实际利率-面值×票面利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际利率法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购买价款*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面值+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第3个回答  2012-09-16
59 x (1+r)- 1+59 x (1+r)- 2 +59 x (1+r)- 3 +59 x (1+r)- 4
+(59+1 250)×(1+r)-5 =1 000(元)
这个就是公式。等号后面的1000是公允价值,这个很好理解。等号前面是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实际利率就是使未来现金流折现后等于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59 x (1+r)- 1 这个是第一年的折现,同理,后面4个分别是第二到第五年的折现。第五年不但要偿还利息还要还本金,所以是59+1250。
如果你依然不明白这个公式的话,就不要钻牛角尖,记住公式,多练题,假以时日,就会豁然开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9-16
实际利率是你所付出的成本1000= 你所得到的金额的现值。
而你所得到金额的现值就是你所得到金额的真实价格除以(1+折现率)^N ,N=折现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