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来工作,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如题所述

看看专业的分析,或许对你有帮助。---
职业价值观是指当一个人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它表明了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由于人们的需要、动机、兴趣、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不同,其职业价值观即使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也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而任何一个具体的职业价值观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一历史性的转型引发了社会职业和人们职业价值观的重大变化。青年职业价值观的变化首先在大学时代出现,并能对个体终身的职业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因而,研究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求职心理特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结构

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成熟是基本同步的。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各方面的心理特征都处于发展之中,特别是职业价值观。因此,研究和探讨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一)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心理学家Ginzberg把个体职业选择心理的发展分为幻想期(4、5岁到10岁左右)、试探期(11岁到19岁左右)和实现期(19、20岁之后)三个时期。四五岁的儿童开始观察成人世界,并把观察所获得的直觉印象通过游戏的方式简单地展现出来。在游戏中,儿童凭着自己的印象和想象,模仿士兵、医生、售货员等职业角色,在伙伴和成人的赞许中,职业意识开始萌芽。随着个体进入青少年期,独立性逐步增强,开始主动地憧憬自己的未来,对职业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19、20岁之后,个体开始逐步实现就业,将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在具体的职业中实现并稳定下来。
美国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师Super认为,职业选择及发展是一个前进的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探索和担任某种职业角色,因而职业自我概念得以形成和发展,并成为青少年职业选择的关键因素。为此,他将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形成期,大概从14~18岁,个体开始对工作有了初步的想法,这些想法和个体的自我概念是相一致的。第二个时期是明确期,大概从18~20岁,个体会根据自己的职业爱好缩小职业选择范围,从而迈出职业选择的第一步。第三个时期是完成期,大概从21~24岁,个体根据自己的职业爱好完成训练并受雇。第四个时期是稳定期,大概从25~35岁间,个体会逐渐安于适应的职业选择。最后一个时期是巩固期,大概在35岁以后,个体会有成就,社会职业地位也会逐步提高。
(二)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我国的研究者探讨颇多,大致都是将国外的量表修订之后在国内测量、统计,然后得出结论。有两种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
宁维文修订了Super的《职业价值量表》(WVI,1970),通过测量和统计分析,将Super提出的15种职业价值尺度划分为三个大的因素,即可视为职业价值观的内部结构。第一个因素被命名为“内在的职业价值”因子,包括WVI中的智力激发、利他主义、变动性、独立性、美感、成就、创造性等;第二个因素是“外在的职业价值”因子,包括WVI中的同事关系、监督关系、管理、工作环境等;第三个因素是“外在报酬”因子,包括WVI中的经济报酬、生活方式、安全性、声誉等。
凌文辁等通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成分分析,抽出声望地位、保健、发展三个主成分因素。“声望地位”因素包括易成名成家、单位知名度高、较高社会地位、较高经济地位、晋升机会多、有出国机会、单位规模大、单位在大城市等;“保健”因素包括有劳保、职业稳定、福利好、有住房、能解决两地分居、职业环境幽雅、收入高等;“发展”因素包括符合兴趣爱好、学以致用、能发挥自己才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交通便利快捷、自主性大和能提供受教育机会等。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分析

不言而喻,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普遍处于形成之中。在学习期间,能够明确“以后能做什么、要做什么”的大学生为数不多。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机会,不清楚如何学以致用。
通过查考已有的文献,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如下几个比较典型的特点:
(一)现实与理想并重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逐步推进,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逐步激烈,下岗和待岗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在择业时变得越来越现实。他们希望在职业活动中达到对物质利益、权利地位、成才等各种需求的满足。收入和职业发展是大学生在择业时最重视的两个因素。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唯利是图。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中考虑得最多的一个因素还是自身的发展,他们在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时,越来越突出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一现象说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着“现实与理想并重”的特点。一方面,他们有非常强烈的成就感,期望未来的工作符合自己的特长爱好,在工作中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职业生涯能够比较完整;另一方面,他们并不将理想束于空中楼阁,也注重金钱物质方面的因素,期望将来的工作能够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丰厚的物质生活。
这一现象也正好印证了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学生对收入、福利、保险的要求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而对于成就、自我发展的要求则是更高层的社会性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现实中还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非毕业生更加倾向于将“实现自我价值”放在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的首位,而毕业生则更加注重“收入”因素。这是因为毕业生已强烈感受到即将走向社会的压力,衣食、住房等现实问题是摆在他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这其实也是毕业生面对现实、直面社会的进步表现。
(二)求职意向多元化
在求职意向方面,大学生越来越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发展较快的大城市仍是大多数大学生的首选。关于具体的职业,大学生评价最高的是科研人员、企业家、大学教师、三资企业高级职员等,但对国有企业员工、军队、政府机关职员、私营企业职员等的评价也不低。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择业的传统三大热点已有所改变,即从政、经商、做学问不再是主要选择。就业热点虽带有普遍性,但分散性与多元性也日益突出。相当大比例的大学生看好三资企业与大型国有企业。与以往相比,学生的官本位意识有所淡化,想干实业的人、敢于接受社会挑战的人越来越多。当然,由于国家机关、教育部门有较强的稳定性,仍然吸引着不少人。
这种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是一致的。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学生们已经开始领悟到热门职业与冷门职业之间的相对性和内在关系,意识到在任何职业中都有可能做出成就,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是一个可喜的倾向。
(三)择业过程矛盾重重
职业安全感与职业风险意识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中存在各种矛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职业风险意识与职业安全感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大学生们重视个人努力、赞成多劳多得,愿意尝试一些风险性高、收入可观的行业;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总能和大多数人一样晋级加薪,不必担心因为领导不满意自己的工作绩效而受到训斥或经济惩罚。这种矛盾心态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这样的现象与当前“就业难、择业更难”的劳动市场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大学生们对于失业、下岗的恐惧也使他们不得不重视工作的稳定性。
对于工作变异性的矛盾。
大学生对待工作变异性的态度有些矛盾,他们一方面赞同经常接触新鲜事物;另一方面,又对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场所或工作方式以及工种的变换表现出相反的、非积极的态度。总体上看,大学生的工作变异性表现较差,这显然难以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市场经济鼓励竞争和创新,要求人们终身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的变化和发展,“一步到位”“以不变应万变”等观念已不适应社会需要,也不利于个人发展。大学生们要学会“经营自我”,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因此,转变求稳的一次就业观念,让大学生们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势在必行。
择业自主性愿望与自主择业技巧之间的矛盾。
过去,大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包统配,个人没有选择的余地。现在,毕业分配实行“双向”选择方式,除边远地区、个别艰苦行业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以外,大多数学生可以在国家有关政策、方针的指导下,经学校推荐,通过本人和用人单位的见面协商,实行“双向”选择。这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门路,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择业自主意识。近年来,大学生的择业自主性日趋强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择业时首先倾向于“听自己的”,其次是“听老师的或者学校的”,而对于父母亲友的意见的重视程度则越来越低。

三、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

首先,个人本位职业观挑战社会本位价值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以社会、集体为本位的价值观念的规范和影响,呈现出服从集体和国家需要的特征。这种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国家利益至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一定的局限性。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的独立自主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敢于积极追求个人价值、尊严和利益,自我意识、成就欲望、自我责任明显增强,这无疑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表现。然而,市场经济犹如一柄双刃剑,它在造就大学生独立自主择业意识的同时,也使相当部分大学生择业的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表现出在择业时过分关注个人利益和需要,关注西方式的个人奋斗和自我营造,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择业意愿,不惜一切手段,滋生了严重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本位的职业观对高校传统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带来了强烈冲击。
其次,功利性职业观挑战诚信价值观。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有些大学毕业生为了获取一份理想的工作,不惜违背做人原则,背信弃义,在求职材料上运用各种心思和技巧,仿造各种证书,使求职材料的水分越来越重。一些用人单位发现,他们所收到的学生简历,有2/3以上的称自己是三好学生或者优秀学生干部,有近一半的称自己获有计算机或其他等级证书,有80%以上的称有工作(实习)经验。这说明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有夸大在校成绩伪造各类证书、编造工作经验等行为倾向。一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为了谋求个人的私利,还擅自毁约、随意跳槽或不按就业合同办事据报道,浙江余姚某电器企业招聘省内外20余名大学生,不到一年只剩下1名在坚守岗位,公司不得不再到洽谈会上急寻人才。大学毕业生频频毁约跳槽,已成为用人单位的心病。另外,毕业生的诚信问题在助学贷款归还上面也表现出来,直接影响到银行对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的发放。
再次,竞争性职业观挑战以和为贵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稳定安定,是古今中外许多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追求的理想王国。“以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观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人们广泛认同,并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然而它容易导致人们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随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在竞争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他们多年的校园生活都是在各自为战的学业排名中度过的,他们体验最多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这容易使他们满脑子充斥竞争,忘记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忘记人类社会是靠人与人的协作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有的大学生在求职时为了击败竞争对手采取卑劣手段;或在工作岗位上为了独显自己的能力,不愿与他人合作。经历了激烈竞争的校园生活的锻造,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个人能力极强而团队协作精神缺乏,这给他们的事业与生活发展带来了极不利的影响。2004年,在企业人才需求专题研讨会上,美国毕益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的人事经理称:“我们不要高校的尖子生,因为他们的个人能力过强,与别人的磨合能力差,会造成整个团队协作出现困难。企业不是找最优秀的人,而是找最合适的人。我们要的是人品好、踏实的年轻人。”确实,具备“团队精神、品行好、敬业精神、沟通表达能力”,是不少外企录用人才的标准。
最后,多元化职业价值观挑战一元主导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是社会大多数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风尚的集合体。在我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一直居主导地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和评价统一在“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一点上。当今,在承认个人利益、通行等价原则以及维护民主、自由、竞争等思想观念的前提下,社会价值取向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趋向多元化的。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现象在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观上表现得十分突出。有的把金钱作为评价职业优劣的标准,信奉拜金主义价值观;有的把当官作为一生求职的奋斗目标,崇尚权力主义价值观有的把出名作为职业的支撑,追求虚荣;有的认为择业是为了“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坚持“报效祖国”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总之,在当代大学生职业观中,绝对权威崇拜和绝对一元的价值信仰已不复存在,而代之以一幅多元纷呈的价值图像。

四、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在以下两个方面对他们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
(一)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在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时越来越现实,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倾向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消极影响日益突出。
当代大学生普遍热衷于学习一些工具性的学科,期望学了一门课程之后就能马上改变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或者比较传统的基础学科,则缺乏兴趣,而这些学科正是增强学生素质和知识储备的关键。
以接受笔者调查的英语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例,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只注重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训练,每天埋头背单词,而忽视能够加强自己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修养和思维方式的学科,很多学生直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除了会说外语之外,对不少常识性的知识都知之甚少。知识面狭窄成为英语专业学生择业的首要困境。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热衷于学习各种应用软件、考各种证书,而在计算机的专业理论课上昏昏欲睡、甚至逃课。于是,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发现,一些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在软件应用方面和自己不相上下,想要显示自己的专业优势、提升自己却无从下手。其实,如果学生真正掌握了平时让他们感到乏味的操作系统、数字逻辑等专业理论课的基本知识,那么无论对于何种软件,即便是自学也能得心应手。尽管如此,不管教师们如何教导,仍有不少学生直到就业后遇到实际困难才明白这个道理。
由此可见,很多大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对于“学习如何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理念和“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全面发展”的要求,还缺乏清醒的认识。
(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片面的职业价值观加剧了他们所体验到的就业压力。
市场经济体制给企业和个体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感受到的失业的威胁日益增大。几年前,在谈到就业问题时,人们想到的可能是“4050”下岗人员。而今天,人们可能更多地会想到昔日的“天之骄子”——大学生。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很多学生不堪重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精神失常、自杀的也不乏其人。
是我国社会的人才已经过剩到连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了吗?其实不然。近年来存在的一个尴尬的事实是:一方面,在某些地方,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工作难求,甚至“毕业即失业”“学位证和待业证一起领”;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大学生难觅的状况。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过于片面是造成“就业难”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对于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管理制度等,即上文提到的“职业的外在因素”或“保健因素”,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于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大学生们非常在意。因此,“宁在北京没张床,也不愿在其他地方有间房”“在大城市讨饭也比回农村强”等思想在大学毕业生头脑中相当普遍。
正是这样的一些片面的职业价值观,使大学生们不愿下基层,不愿到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在人为地排除了这样一大片择业范围之后,人人都争先恐后地去大企业、好单位,当然会体验到巨大的竞争压力。而且,由于有巨大的选择范围,大企业、好单位常常门槛很高,也让一直受宠的大学生们心理有一些失衡。

五、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新任务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职业观的变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和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产物,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高校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择业观是大学生职业的基本评价和看法,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过去,集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在强调社会集体价值时忽视个体价值,若再用这种片面的价值观教育当代大学生,结果只能被拒绝被否定。高校价值观教育应与时俱进,大胆承认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却也不能矫枉过正,需要防止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应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目标,个人目标应服从于社会的主导目标。目前,团中央和教育部推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主动放弃了沿海优越的工作条件而志愿到西部服务,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坚持“做人”与“做事”同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要让大学生懂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人们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人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丢掉了诚信,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生活与事业的成功。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诚信教育,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还应结合人才市场上的选人标准,让大学生明白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培育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坚持竞争与合作并存。在竞争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平时因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而缺乏合作意识乃至团队精神,普遍表现为协作能力低。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引入了“培养合作精神”的教育理念,如某些数学和计算机竞赛改变了以往只有个人赛形式而增加了团体赛形式。这种基于团队合作的竞争是以成员的优势组合来提升团队的合作成效,由此带来的人际关系必然是互相协作并互通有无,所形成的心态则是宽宏大量,而每个人不仅能对自己的长处自信,同时也能欣赏他人的优势。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团队活动,培养团队精神,让大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的特长与不足,认识到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并不断提升成员之间合作的技巧。高校在教育中应多引入团队创业成功的案例,如惠普、微软雅虎、苹果电脑等世界优秀企业都是从团队创业起步的,让大学生明白优秀企业更看重员工的协作精神。北京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在招聘时就十分注意招聘对象的潜在素质与协作技能。如果两个应聘者具有相同的研究成果,一个是独立完成的,另一个是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的,实验室更倾向于后一位应聘者,因为他经受过团队合作的考验,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可见,竞争需要合作,合作支撑竞争,高校教会学生合作比教会学生竞争更重要。未来的人才只有具备谦虚谨慎,懂得尊重、关心、团结他人的素质才能有所建树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0
正确的择业观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的工作,不能三心二意。要灵活的掌握各种技巧,不能呆板木讷。总之。。。。。。。。
第2个回答  2012-09-16
如果你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做好吃苦和学技能的准备,然后给自己制定一个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你就会迅速脱颖而出;如果只想过平淡的生活,那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听领导的话,也能过得不错。
第3个回答  2012-09-21
脚踏实地。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