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之为开创晋予边革命根据地做出了什么贡献?

如题所述

在抗战期间多次组织人民进行斗争。

1、1938年2月兼任豫北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政治委员,7月重建中共沁阳中心县委,先后担任副书记、书记。1939年春至9月进中共晋冀豫区党委学习,任班主任。1940年4月至1941年5月任中共晋豫区第四地方委员会书记并秘密开展地下斗争。1941年5月至1942年5月任中共晋豫区第三地方委员会书记,积极组织人民自卫团,瓦解和争取敌伪军,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2、1942年4月至1943年1月任中共晋豫区第一地方委员会书记兼任豫晋联防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1943年1月至3月任太岳区晋豫第一地方委员会书记、豫晋联防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3月至8月任中共太岳区第四地委副书记,8月作为太岳区党代表到延安参加七大,12月到达延安,进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人物评价

1、土地革命时期为开创早期的晋豫边革命根据地做出重要贡献。曾参加延安整风运动和军调处第十执行小组工作。1949年,任解放军长江支队六大队政委率部南下闽东,后任福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为巩固闽东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了突出贡献。

2、建国后,历任轻工业部副局长、局长,1957年任食品工业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1960年任轻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2年任轻工业部顾问。曾兼任中国烟草工业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并试办托拉斯。晚年主编了84万字的《当代中国轻工业》,著有回忆录《向往·追求·奋斗》。 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王毅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0
晋豫边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山西、河南两省边界地区领导创建的根据地,南濒黄河,北到曲晋公路,西抵同蒲铁路,东至高博公路,包括豫北西部的济源、沁阳、孟县、温县、博爱诸县和晋南10余县。1938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朱瑞在阳城建立了中共晋豫特委。4月28日,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后改为支队)在济源县成立。游击支队建立后,积极配合友军和八路军主力部队开展晋豫边区的敌后游击战争,成为开辟晋豫边抗日根据地的一支主要军事力量。1938年9月,晋豫边游击支队又开辟了山西阳城,河南济源、孟县交界地区,以河南济源和山西阳城为中心的晋豫边抗日游击根据地逐步形成。1940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晋豫地委(1939年2月由特委改称地委)升级为中共晋豫区党委,书记聂真。2月,晋豫边区成为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的重点地区之一。1940年5月,八路军与国民党军达成以漳河为界的作战协议。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这些协议,八路军新一旅和晋豫区党委奉命撤离晋豫边,转移到太南。8月1日,十八集团军总部以3个团的兵力组成南进支队,兵分两路南下晋豫边区,恢复了晋豫边抗日根据地。1942年4月,晋豫区党委建立了豫晋边联防区和豫晋边联合办事处,办事处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领导,下辖三个专区。1942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晋豫区党委与太岳区党委合并。1944年1月,豫晋联合办事处改为太岳行署第四专署。从此晋豫边区成为太岳抗日根据地的一个组成部分。
王毅之为开创早期的晋豫边革命根据地做出重要贡献。他历任中共沁阳县特委委员兼中心县委书记、豫北特委委员、豫晋边中心区委书记、晋豫三地委书记、太岳一分区政委、太岳一地委书记。晋豫、太岳二区合并后任太岳四地委副书记、书记。

希望能够帮到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9-20
fgfgg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