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珠有多少年历史

如题所述

从语言特色来看,至少在宋代,这里已经有人居住了,也就是说至少七八百年的历史。

观珠镇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中部山区,是林头镇、大衙镇合并前夜电白面积最大的乡镇。观珠镇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中部山区,地处电白县腹地,总面积155.5平方公里,为电白最大的乡镇之一。该镇为低山丘陵地区,地势为东高西低,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山区农业大镇。电白县大力推广种植沉香,创建“中国沉香第一县”。
关于观珠一名的来历,还有一个说法。根据《广东省地名志》:观就是观看,看到之意,珠即珍珠。观珠地处电白东北部,属沙琅江冲积平原与山地丘陵结合区,素有电白粮仓之称,盛产水稻,每到收获季节,一望无际的稻谷,放眼望去,如无数颗珍珠金光闪闪,故得名“观珠”。
电白县是广东省辖县,现在由茂名市管辖,位于广东西南沿海。据《今县释名》,因“移县治神电卫”而得名“电白”;—说此地多雷电而得名。《汉书·叙传下》:“上天下泽,春靁奋作。”
电白县历史悠久。据历代县志,电白唐虞时代属南交地,三代时是杨州之南裔。秦朝设南海郡,电白属其西境。春秋战国时代为百越地。秦末,赵佗盘踞越地,自称南越王,电白为其辖境。三国时,地属吴国。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吴国把交州的南海、苍梧、高凉、郁林四郡分出来,设置广州。电白隶广州高凉郡高凉县地。南北朝时从高凉郡析置海昌郡。海昌郡辖地在今电白电城镇北部树仔镇。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合并电白、海昌二郡置电白县,电白自此以县称。从唐到清,电白基本隶属高州。县治所在今高州的长坡,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因受山贼骚扰,县治迁往神电卫(今电城),卫、县同治。民国属广东南路行政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为避日机轰炸,县治迁往霞洞镇。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迁回电城。1949年以后,隶属湛江地区。1950年12月县治迁往水东。1983年湛江地区撤销,电白县属茂名市。
磻坑锦盖山,位于观珠镇东南8公里处,是海拔460米大云脑岭的一座山峰。不可多得的旅游处女地方圆达三十里,地处电白腹地,即将开通的广湛高速公路观珠路口就在西向山脚600米处,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洗太夫人当年行军用师的古战场之一,60年代曾出土俚人铜鼓。锦盖山山势磅礴,山石秀丽,形状各异,又有多处洞穴、寺庙,其景点有无底洞、出烟洞庭湖、出水洞、塔石厅、金龟窥浴石、醉仙望月石、飞鹰擒蛇石、皇帝印石、石船、姐妹石、武力石、赵子龙战迹,还有地下河、磻仙湖、万年老松等,是茂名乃至粤西地区不可多得的尚未完全开发的很有价值和潜质的旅游处女地。
观珠汪氏宗祠,是电白县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祠堂建筑,是一座典型的民间宗祠式艺术建筑古香古色的传统建筑。汪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到2010年已有182年,几经修缮,风采仍存。
全镇通用语言为涯话。另外,石湾、河垌等行政村部分自然村使用黎话、海话,另有明塘姓朱村等原本使用白话,但是在周边涯话的夹击下,讲白的不多见了,使用白话交流的现在多为外来人。操涯话的移民主要是宋朝以后来自福建西部旧汀州府和粤东旧嘉应州的客家话地区。虽说是宋后,但是大规模的迁徙还是发生在明朝期间。客家人从中原辗转南迁,又往闽西、粤东迁到西南。客家移民始终不忘自家的宗族渊源,他们到了新的居住地,勤奋拓荒,扎下根基后,有了条件都要修建姓氏宗族祠堂,祭祀祖先,承先启后,世代相传。更为重要的是,在白话等强势方言的夹缝中,讲涯人将涯话留传至今,精神可嘉。虽然涯话受到当地的其他方言的深刻影响,但是仍旧坚守自己的特色。
观珠物产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蔬菜(包含外销冬运菜,如四季豆、辣椒、茄瓜等)、荔枝、龙眼、黄榄以及各贵药材沉香、巴戟等,素有“电白粮仓”的美誉,是广东水果、南药贸易集散地。养殖业蓬勃发展,历来是粤桂12县市小耳花猪贸易集散地,年销售有药材市场、小耳花猪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等10个,淡水鱼(主要是塘鱼、水库鱼)也有发展。旅游资源丰富,有旱平水库、磻坑锦盖山等80多个景点,另有观珠温泉(位于五一根竹园附近),水温89.8℃,泉水清澈,含有多种矿物质,是疗养健身的好去处,目前也在筹划发展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29
1300年追问

你怎么知道

追答

上中国百科网

第2个回答  2012-08-29
你所谓观珠是指的观珠镇呢?还是观珠这种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