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的病虫害有哪些?如何分辨!如何治理?

如题所述

(1)草坪病害的定义

草坪病害是指草坪草受到病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的作用时,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的变化,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调节复原的程度,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最终破坏景观效果、降低甚至丧失使用价值和造成经济损失。

(2)草坪病害的症状

草坪常见病害的病状可归为五大类型,即变色、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

①变色。变色是指病部发生颜色变化,但细胞并未死亡。变色又分均匀变色和不均匀变色,前者如退绿、黄化、白化、红化、银叶等;后者如花叶、斑驳、明脉等。变色多发生在草坪草的叶片上。

②坏死。坏死是指发病部位的细胞和组织死亡,但仍保持原有细胞和组织的外形轮廓。最常见的是斑点(或称病斑),其形状、颜色、大小不同,一般具有明显边缘。根据形状可分为圆斑、角斑、条斑、环斑、网斑、轮纹斑等,或根据颜色分为褐(赤)斑、铜色斑、灰斑、白斑等。

③腐烂。腐烂是指发病部位较大面积的死亡和细胞解体。植株各个部位都可发生腐烂,幼苗或多肉的组织更容易发生。如禾草芽腐病、根腐病、根茎腐病和雪腐病等。

④萎蔫。萎蔫是指各种原因如茎基坏死、根部腐烂或根的生理功能失调引起的草坪草萎蔫,如匍茎翦股颖细菌性萎蔫等。

⑤畸形。畸形是指整株或部分细胞组织的生长过度或不足,表现为全株或部分器官呈不正常状态。如禾草线虫病可导致植株生长矮小、根短、毛根多、根上有小肿瘤等。

(3)草坪病害的病原

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草坪病害按病原的不同性质可分为两大类,即侵染性病害和非浸染性病害。

浸染性病害是由生物病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也称寄生性病害,是可以传染的,也称传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植原体等病原物引起的。

非侵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草坪病害,也称非寄生性病害、生理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壤、气候条件不适宜,如营养物质缺乏、营养失调、环境污染、高温干旱、低温冻害、水分过多、湿度过高、土壤过酸或过碱等。

两种病害的发生常常是相互促进的,一般说来,非侵染性病害影响植物体的新陈代谢,降低植物对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使植株易感染侵染性病害,加重传染病的危害;侵染性病害使植株生长势减弱,光合作用、根的吸收功能下降,促使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加剧。

(4)草坪病害的防治方法

草坪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具体的防治方法见表8-1。其中,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防治草坪病害,见效快、针对性强、便于机械化作业,因此,得到广泛采用。

表8-1 草坪病害的防治方法

表8-1 草坪病害的防治方法(续)-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29

草坪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第一种,褐斑病。

褐斑病是种植草坪最常见的一种病虫灾害,在我国黄淮河流域的早熟禾最常见的病虫灾害之一,而如果染上了这种灾害的话,会导致草坪大面积的枯死。

染上褐斑病的特性:出现褐斑病的时候,草坪先是会出现被水浸过的样子,之后,草坪的颜色会变暗,颜色更加的绿了,如果这时还不在意的话,最终会导致草坪干枯,萎缩。


第二种,白粉病。

白粉病多发生在光照不足的时候,主要发生在早熟禾,细羊茅和狗牙根等。

白粉病的特征:叶片上出现白色的霉点,后来会逐渐扩大,最初的时候为白色,后来逐渐变成灰褐色,如果不管的话,草坪的表面上会出现一层白色的粉状物质。


防治方式:

1.种植抗病的品种。

2.施肥的时候,平衡各种肥料的用量,防止大水漫灌和积水,也要注意通风,降低湿度。

3.适当的喷洒农药。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12-08-27
1.褐斑病:是草坪上最为广泛的病害,是早熟禾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常造成大面积草坪枯死。(1)特征:被侵染的叶片首先出现水浸状,颜色变暗、变深,最终干枯、萎蔫,呈浅褐色。在暖湿条件下,枯草斑有暗绿色至灰褐色的浸润性边缘,系由萎蔫的新病株组成,称为“烟状圈”,在清晨有露水时或高温条件下,这种现象比较明显。留茬较高的草坪则出现圆形枯草斑,无“烟状圈”症状。在干燥条件下,枯草斑直径可达30厘米,枯草斑中央的病株较边缘病株恢复得快,结果其中央呈绿色,边缘为黄褐色环带。草坪草染上该病,草死后会被藻类所代替,使地面形成蓝色硬皮。(2)诱发因素:主要是由于高温条件下过量施用氮肥、环境不通风、枯草层过厚等因素所诱发的。(3)管理措施: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大水漫灌或积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清除枯草层和病残体,减少菌源。使用世高、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井冈霉素等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预防浓度一般为800倍,治疗时可用300至500 倍液。
2.腐霉病(1)特征:高温高湿条件下,腐霉菌侵染草坪草会导致根部、根茎部和茎、叶变褐并腐烂。草坪上突然出现直径2至5厘米的圆形黄褐色枯草斑。修剪较低的草坪上枯草斑最初很小,但迅速扩大。剪草较高的草坪枯草斑较低,受害植株腐烂、倒伏,紧贴地面枯死,枯死秃斑呈10至15厘米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枯草斑内病株叶片暗褐色水浸状腐烂,干燥后病叶皱缩,色泽变浅,高温时有成团的绵毛状菌丝体生成。多数相邻的枯草斑可汇合,形成较大的不规则的死草区,这类死草区往往分布在草坪最低湿的区段。(2)诱发因素:高温高湿条件下,白天最高温30℃以上,夜间最低20℃以上,相对湿度高于90%,且持续14小时以上。低凹积水,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通气差,缺磷,氮肥施用过量。主要危害期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高温高湿季节。(3)防治方法:改善立地条件,避免雨后积水。合理灌水,减少灌水次数,控制灌水量,减少根层(10至15厘米)土壤含水量,降低草坪小气候相对湿度。及时清除枯草层,高温季节有露水时不剪草,以避免病菌传播。平衡施肥,合理修剪,高温季节不要过多过频剪草,留茬不宜过低,一般5至6厘米。(4)药物控制:世高、百菌清、代森锰锌、恶霉灵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