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哪八大苦难?

如题所述

人生八大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阳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六、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七、求不得苦: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03
佛说,人生有八大苦,哪八大苦呢?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

应当说,人类是渺小的,这不是一个武断的说法,因为在许多的教科书都这样讲。这也不是一个消极的说法,因为,人生的苦迫,是我们每个人都已经经历,正在经历,必将经历的事实。生苦或者我们已经忘记,我们总是健忘的。但这不难理解,看一看刚出生的小孩的情况就能够认同。老苦,或者我们老还未至,还未曾经验,但有许多人正在经验着。记得有一个民间大鼓,说的一段就是老来难。

“老来难,老来难,千般苦,万般难,听我从头说一番。耳聋难与人说话,差七差八惹人嫌。雀蒙眼,似鳔沾,鼻泪常流擦不干。人到面前看不准,常拿李四当张三。年轻人,笑话咱,说我糊涂又装酸。亲友老幼人人恼,儿孙媳妇个个嫌。牙又掉,口流涎,硬物难嚼囫囵咽。一口不顺就噎住,卡在嗓内噎半天。真难受,颜色变,眼前生死两可间。儿孙不给送茶水,反说老人口头馋。鼻子漏,如脓烂,常常流到胸膛前。茶盅饭碗人人腻,席前陪客个个嫌。头发少,头顶寒,凉风飕的脑袋酸,冷天睡觉常戴帽,拉被蒙头怕风钻。侧身睡,翻身难,浑身疼痛苦难言。盼明不明睡不着,一夜小便七八遍。怕夜长,怕风寒,时常受风病来缠。年老肺虚常咳嗽,一口一口吐粘痰。儿女们,都恨咱,说我遢邋不像前。老得这样还不死,你还想活多少年。脚又麻,腿又酸,行动坐卧真艰难。扶杖强行一二里,上炕如同登泰山。无心气,记性完,常拿初二当初三,想起前来忘了后,颠三倒四惹人烦。年老苦,说不完,仁人君子仔细参。”

其实,我们不必细究老苦的细节,只要我们看一看我们的祖辈就能够明白,而人生哪能净少年,日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来难,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头前,老是每个人的必然,都会有那么一天。。。

死亡是大恐怖。所以,我们宁愿不提死亡。而或者我们实在是没有这个智慧设计其实并不会等很长时间才至的死亡问题。但是,不正视问题并非问题就不存在,把头埋进沙里把屁股露到外面的驼鸟并非即不会面临危险。掩耳盗铃只能自欺欺人。科学的精神一向是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死确实是一大恐怖,我们不知道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面对着所有的一切都将失去,身体即将败坏,神识即将飞散,而未来如何又无从知晓,无从设计,哪一个不怕?有几个死得坦坦然然,又有几个死得明明白白?哪一个不是连抓带挠,最后撒手人寰?

关于人生的苦,生时苦,死亡苦,老时苦,但活着未必就不苦。有多少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有多少人面对着不如意?忍受着劳役的苦迫,承受着内心的煎熬,所求如不得,恼坏如箭中,喜欢的,偏偏离我们而去,偏偏所求不得,不相要的,不想面对的,偏偏如影随形

这样讲是不是太消极了?不是,绝不是,这是客观的,消极是不应当的,而人生是不是也有值得我们欢喜的?但在这如上的苦迫面前,欢喜又是多么的象一场梦

有人说,我活得如此就可以了,我可以安心地面对一切,问题是你是不是对一切都很明了?是释然地,坦然的吗?如果不是,那么,那说是一种浅溥的消极,说是一种愚痴的自安不能算是一个不合事实的评价吧。

面对人生,每一个人都应当是积极的,积极的维护真善美丽,更要积极的求索真理与自由。

什么是出离?不盲目地随落就是出离,什么是菩提心?积极地维护真善美,执着地求索真理就是菩提心。

佛说,于乐喜者则于苦喜,于苦喜者不堪胜任解脱。我们都于乐喜,哪一个于苦喜呢?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这样的例子不难找,到处都是,有一句歌词唱得很有意思,“明明知道相思苦,偏偏为你牵肠挂肚,经过几许细思量,宁愿承受这痛苦。。。”明明是苦的,但是,于苦喜。于苦执着。今天,我们为了爱美许多人甘愿随整形的痛苦,其实,为了好房,好车,甘愿象牛马一样受人劳役,这也是。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喜欢喝酒,而酒一开始的时候喝是苦的,是辣的,但是,后来成隐,贪着于这种感受,就喜欢喝。求仁得仁,心甘情愿的事情,是没有办法的,阻拦你你还会跟我急。人人都有心甘的权力,但这与明智无关。。。

一个佛教徒,如果没有出离心,只是为了求得更多的利益,求长寿,求福报,那算不上好佛教徒。不过,菩萨是好菩萨,真心行善积德,一心称求,菩萨是会帮的,但是,这与发菩提心关系不大。因缘不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是明智清醒的觉悟者,坚忍的求索者,实践者,对于无常的乐着毫不贪受,无私无畏无我地奉献,对于究竟的圆满菩提精进地实践,这样的人,生时伟大,死时坦然,终将成就,概括为三个字,那就是觉,正,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3

民俗常识题:“人生八大苦 ”是哪些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