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台儿庄的历史资料(急用)

如题所述

  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台儿庄会战和血战台儿庄。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消灭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同时,也有数万华夏英雄儿女为国捐躯。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孙连仲、张自忠、仵德厚、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名将火线指挥。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引自人民网:《抗战经典战例:台儿庄大捷》)
  另有数据称日军伤亡11984名,此数据源自1938年6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第三课对台儿庄战役前后日军伤亡的一个统计,第5、第10师团合计伤亡11984名,其中第五师团2月20日至5月10日共战死1281人, 受伤5478人,第10师团3月14日至5月12日战死1088人, 受伤4137人。
  中共《新华日报》1938年4月7日、8日报道歼敌万余人,日方数据为伤亡11984人。史界如孔蕴浩先生则认同《新华日报》数据,认为台儿庄一战中方“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而整个鲁南地区,“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16000人”。
  日本军队作战序列
  第5师团
  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参谋长樱田武大佐
  步兵第21旅团:坂本顺少将(坂本支队)
  步兵第11联队
  步兵第21联队:片野定见大佐
  步兵第42联队一个大队
  野战炮兵第五联队:小堀是繁大佐
  山炮兵一个中队
  第10师团
  师团长矶谷廉介中将,参谋长堤不夹贵大佐
  步兵第33旅团:濑谷启少将(濑谷支队)
  步兵第10联队(缺一个大队):赤柴八重藏大佐
  步兵第63联队:福荣真平大佐
  独立机关枪第10大队
  独立轻装甲车第10中队
  独立轻装甲车第12中队
  野战炮兵第10联队(缺一个大队):谷口春治大佐
  临时野战炮兵中队(九零野炮)
  临时山炮兵中队
  野战重炮兵第2联队(缺一个大队)
  驻华日军炮兵联队第3大队(榴弹炮)
  以上不含野战医院、补给队、通信队、工兵队
  中国军队作战序列
  第二集团军 总司令孙连仲
  滇军第60军:卢汉
  第42军:冯安邦 独立第44旅 第27师:黄樵松
  第30军:田镇南 第30师:陈金照 第31师:池峰城 第110师:张轸
  第二十军团 军团长汤恩伯
  第75军:周垒 第139师:黄光华,第6师:张瑛
  第85军:王仲廉 第89师:张雪中,第4师:陈大庆
  第52军:关麟征 第25师:张耀明,第2师:郑洞国,炮兵第4团
  第57军 第333旅王肇治
  第13军骑兵团
  骑兵第九师:张德顺
  第13师:吴良琛
  具体可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47373.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08
台儿庄历史资料民族不屈之魂
  明朝万历年间,为摆脱黄河泛滥淤塞对京杭大运河的影响,朝廷下令对运河治 理改道,使运河从微山湖向东流经台儿庄,台儿庄由此兴起。明清两代是大运河漕运的黄金时期,台儿庄以其地处苏鲁交界的优势区位,成为南北文化交融的承接点和中转南北货物的集散地,逐渐形成商贸重镇,号称“水旱码头”。《峄县志》载,当时“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商贾迤逦,夜不罢市”。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进步,大运河风光不再,济宁以北河段多已荒废断航,台儿庄一带运河依然保持航运,古城的繁荣一直延续下来,直到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台儿庄战役。台儿庄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乃兵家必争之地,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可见台儿庄地理位置的重要。日军夺取山东要地后,增加兵力,追击当面中国军队。日军第10师团由北自南展开进攻,第5师团由东北方向从临沂向峄县(今峄城)进攻配合作战。
  1938年3月下旬,侵华日军为进攻战略要地徐州,派两个精锐师团3万多人分击合进台儿庄。坚守台儿庄的中国军队第二集团军将士,炸掉运河浮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与日军展开异常惨烈的厮杀。双方在不足10平方平方公里的范围里,血战16天,中国军队歼敌1万余人,以3万人的代价赢得了台儿庄大捷。战后的台儿庄一片废墟,房无完房,墙无完墙,尸横遍野,日军的钢盔堵塞了运河的水流,手榴弹的木柄碎片积存了一寸多厚,运河水为之染红。
  在现代战争史上,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在正面抗日战场上取得的首次大捷,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亲历这场战役的美国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当年5月出版的美国《时代》杂志上撰文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这期的《时代》杂志封面,就是他拍摄的一名即将开赴台儿庄作战的中国士兵的照片。
  为纪念台儿庄大捷,国民政府曾决定,“在台儿庄重建新城”。
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引自人民网:《抗战经典战例:台儿庄大捷》)
  另有数据称日军伤亡11984名,此数据源自1938年6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第三课对台儿庄战役前后日军伤亡的一个统计,第5、第10师团合计伤亡11984名,其中第五师团2月20日至5月10日共战死1281人, 受伤5478人,第10师团3月14日至5月12日战死1088人, 受伤4137人。
  中共《新华日报》1938年4月7日、8日报道歼敌万余人,日方数据为伤亡11984人。史界如孔蕴浩先生则认同《新华日报》数据,认为台儿庄一战中方“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而整个鲁南地区,“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16000人”。
第2个回答  2012-07-08
卢沟桥事变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日本侵略军就将战火引向中国腹地。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仅半年时间,国民党在华北战场就丢掉了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及山东等省,在江南则丢失了京、沪、杭地带。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调集大量部队涌向了津浦路和陇海路的枢纽、中国南北交通的中心之一——徐州。著名的徐州会战就此打响。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保卫徐州的一次外围战役。台儿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既是陇海、津浦两条铁路的一个战略据点,又是运河的一个咽喉要道,是徐州的门户。日本人深知台儿庄的重要性,派出矶谷师团从山东的徐州南侵,企图迅速拿下台儿庄,然后渡过运河包抄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的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附近集中了40万人的优势兵力。3月下旬,矶谷师团在飞机的掩护下,集中4万人,配以坦克、大炮,向台儿庄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国民党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日军猛攻三天三夜,才冲进城内。城内中国守军同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尽管日军占据了全庄的三分之二,但坚守在南关一带的中国守军至死不退,死守阵地,目的是为了外线部队完成对日军的反包围。这是李宗仁早已制定好的作战计划,以部分兵力死守台儿庄,守军尽量拖住敌人,以便庄外的大军将日寇团团围住,来个翁中捉鳖。4月初,外围部队切断了敌军的退路,并集中优势兵力向矶谷师团发动猛攻。城内的日寇一面疯狂抵抗,一面向板垣师团求救。但赶来救援的板垣师团在向城一带遭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被歼灭3000余人。矶谷师团见救援无望,决定以死相拼,一个个杀红了眼。国民党军队虽以5倍的的兵力围攻,并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但竟难以将敌人消灭,战争一时呈胶着状态。4月6日,中国军队向矶谷师团发起了全线出击。由于中国军队的优势兵力难以在城内展开,双方便展开了巷战、肉搏战,一时间,台儿庄城内枪林弹雨,血流成河。日军头一次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如此顽强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矶谷见大势以去,便率残兵仓皇逃走。台儿庄战役以国民党军队的胜利宣告结束。这次战役,共歼灭日军2万人左右,是国民党战场在抗战初期取得的一次大胜利。
第3个回答  2012-07-08
361152746个人资料退出助理小编 二级|消息(29)|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我的任务为我推荐|百度首页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帮助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技体育图片数字博物馆核心用户百科商城台儿庄战役和台儿庄大捷是同义词,已合并。 台儿庄大捷百科名片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台儿庄会战和血战台儿庄。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消灭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同时,也有数万华夏英雄儿女为国捐躯。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孙连仲、张自忠、仵德厚、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名将火线指挥。电影《血战台儿庄》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军队的全面抗战。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及战场旧址可供参观、凭吊。名称:台儿庄大捷地点:山东枣庄台儿庄时间:1938年参战方:中国国民党军与日军结果: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主要指挥官:李宗仁、孙连仲、张自忠等目录简介台儿庄参战部队日本军队作战序列中国军队作战序列战前态势战役进程台儿庄外围战北门争夺战惨烈的巷战台儿庄反击战战役结果战后中方指挥官李宗仁孙连仲卢汉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感人瞬间敢死队一个连只剩下18人大捷意义台儿庄大捷赋台儿庄重建展开 简介台儿庄参战部队日本军队作战序列中国军队作战序列战前态势战役进程台儿庄外围战北门争夺战惨烈的巷战台儿庄反击战战役结果战后中方指挥官李宗仁孙连仲卢汉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感人瞬间敢死队一个连只剩下18人大捷意义台儿庄大捷赋台儿庄重建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引自人民网:《抗战经典战例:台儿庄大捷》)
  另有数据称日军伤亡11984名,此数据源自1938年6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部第三课对台儿庄战役前后日军伤亡的一个统计,第5、第10师团合计伤亡11984名,其中第五师团2月20日至5月10日共战死1281人, 受伤5478人,第10师团3月14日至5月12日战死1088人, 受伤4137人。
  中共《新华日报》1938年4月7日、8日报道歼敌万余人,日方数据为伤亡11984人。史界如孔蕴浩先生则认同《新华日报》数据,认为台儿庄一战中方“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而整个鲁南地区,“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16000人”。
编辑本段台儿庄  台儿庄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乃兵家必争之地,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可见台儿庄地理位置的重要。日军夺取山东要地后,增加兵力,追击当面中国军队。日军第10师团由北自南展开进攻,第5师团由东北方向从临沂向峄县(今峄城)进攻配合作战。
  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台儿庄大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一九三八年春,日军坂垣师团自胶济线南下,直逼临沂,矶谷师团沿台枣支线挺进,欲速取台儿庄以图徐州贯通津浦。坐镇徐州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以孙连仲部防守台儿庄,以汤恩伯部在峄北拊敌之背,在以台儿庄为重心的广大鲁南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惨烈战役,这场战役,历经月余,歼敌万余,创八年抗战之伟绩,扬中华民族之雄威。对此,毛泽东、周恩来都作过高度评价。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周恩来说:“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
中国军队守卫台儿庄[1]编辑本段参战部队日本军队作战序列  第5师团  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参谋长樱田武大佐
 
第4个回答  2012-07-08
 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调集大量部队涌向了津浦路和陇海路的枢纽、中国南北交通的中心之一——徐州。著名的徐州会战就此打响。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保卫徐州的一次外围战役。台儿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既是陇海、津浦两条铁路的一个战略据点,又是运河的一个咽喉要道,是徐州的门户。
  日本人深知台儿庄的重要性,派出矶谷师团从山东的徐州南侵,企图迅速拿下台儿庄,然后渡过运河包抄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的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附近集中了40万人的优势兵力。
  3月下旬,矶谷师团在飞机的掩护下,集中4万人,配以坦克、大炮,向台儿庄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中国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日军猛攻三天三夜,才冲进城内。城内中国军队守军同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尽管日军占据了全庄的四分之三,但坚守在南关一带的中国军队守军至死不退,死守阵地,目的是为了外线部队完成对日军的反包围。
  这是李宗仁早已制定好的作战计划,以部分兵力死守台儿庄,守军尽量拖住敌人,
  以便庄外的大军将日寇团团围住,来个瓮中捉鳖。
  4月初,外围部队切断了敌军的退路,并集中优势兵力向矶谷师团发动猛攻。城内的日寇一面疯狂抵抗,一面向板垣师团求救。但赶来救援的板垣师团在向城一带遭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被歼灭3000余人。
  矶谷师团见救援无望,决定以死相拼,一个个杀红了眼。中国军队虽以5倍的的兵力围攻,并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但竟难以将敌人消灭,战争一时呈胶着状态。
  4月6日,中国军队向矶谷师团发起了全线出击。由于中国军队的优势兵力难以在城内展开,双方便展开了巷战、肉搏战,一时间,台儿庄城内枪林弹雨,血流成河。日军头一次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如此顽强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矶谷见大势以去,便率残兵仓皇逃走。
  台儿庄战役以中国军队的胜利宣告结束。这次战役,共歼灭日军1万1千多人,是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