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温铁路是私人的还是国家的

如题所述

金温铁路是
1991年1月,南怀瑾任董事长的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与浙江省政府共同签署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得到了国家计委的批准,确认“该项目是可行的,社会效益也是比较好的”。最初的意向终于变成了可行的方案,1992年1月26日,时任浙江省副省长柴松岳率团赴港,双方签订了合资成立浙江省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的合同。确立由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地方铁路公司合资兴建金温铁路。11月12日,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在温州注册登记。金温铁路总投资1.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46亿元),其中注册资本5733万美元,浙江省地方铁路公司出资1147万美元,占20%,香港联盈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586万美元,占80%。其余资金由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向境外贷款。11月18日,浙江省金温铁道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南怀瑾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公司开业典礼上,浙江省政府领导高度评价南怀瑾对促成金温铁路开工的贡献,称他为“金温铁路的催生者”。
1992年12月18日,金温铁路开工仪式在浙江缙云仙都隧道工地隆重举行。9时40分,“轰隆隆……”,金温铁路建设的第一声炮声响起,全场6万多名群众的欢呼声、掌声和炮声,直冲云霄,浙西南人民苦苦期盼的金温铁路终于破土动工了。
金温铁路开工之后,数万名建设者和沿线广大群众义无反顾,勇于拼搏,无私奉献。铁路动工后没多久,正赶 上过春节。许多工人为了抢进度,放弃了同家人团聚的机会,仍然奋战在工地上。沿线群众舍小家为“大家”主动拆除住房,让出良田,毫无怨言。多少建设者如同战争年代的战士一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金温铁路奉献了青春,贡献了智慧,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金温铁路始自金华新东孝起,经武义、永康、缙云、丽水、青田等市县,终至温州龙湾。沿线地形复杂,多为崇山峻岭,桥隧相连。沿途经过135座桥梁、930座涵洞和96个隧道。全程251公里,有37公里为山洞隧道,15公里为桥梁,平均每两公里有一座桥梁,每4公里有一座隧道,这条铁路的建设难度,不亚于成昆铁路。1994年5月,铁道部决定参股建设金温铁路,不但解决了加大建设投资的问题,而且有利于这条路纳入全国铁路网,发挥最大效益。经过广大建设者的艰苦拼搏,1997年7月,金温铁路提前5个月全线铺通,一条钢铁巨龙横贯在浙西南的大地上。金温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由地方、铁道部和香港三方合资兴建的铁路。
金温铁路的兴建还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南怀瑾个人出资与浙江省政府共同兴建金温铁路的消息传开,立时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纷纷认为金温铁路的动建,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98年6月11日清晨7时,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首列金温铁路列车“海鹤号”缓缓驶出温州站,向杭州进发,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条合资铁路、第一条由铁道部、地方政府和香港三方合资兴建的铁路——金温铁路全线正式开通运行。浙南人民听到了企盼已久的火车汽笛长鸣声,百年“铁龙”梦终变现实。
金温铁路的建成和开通,填补了铁路浙赣线以东至沿海10万平方公里的铁路网空白,打开了华东地区内地到沿海的通道。金温铁路途经的地区占浙江省57%的土地面积和49%的人口,使浙江的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极大提高了沿线森林、农副产品、矿产品、旅游资源等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推动浙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
金温铁路开通以来,在浙江省和铁道部的支持下,金温公司面对运输市场,以改革促发展,提出了“安全、高效、优质服务”的经营宗旨和“服务航空化、环境宾馆化、作业标准化、经营
市场化”的管理目标,建立了与市场接轨的精干高效的用工机制。经过努力,金温铁路最大的客运站温州站已成为日均到发旅客2万人次以上的铁路一等站,并荣获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它气势恢宏的整体结构、整洁舒适的内外环境和良好的客运服务,赢得了广大旅客的称赞。金温铁路最大的货运站温州西站年货物吞吐量达1280多万吨,具有整车运输、零担运输、集装箱运输、五定班列和行包快运等多种运输产品,并在经营模式上积极探索从装卸型货场向物流型货场的转变。据统计,从1998年6月至2006年底,金温公司已累计发送旅客4600多万人,到发货物5500多万吨,运输收入41亿元,并实现连续安全行车2621天和第七个行车、人身安全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中国效益最好的合资铁路公司之一。
1998年4月全线通车前夕,金温公司董事会尊重南怀瑾先生“功成身退,还路于民”的愿望,同意将香港联盈兴业有限公司在金温公司的股权转让给浙江省和铁道部。金温铁路为浙江省(占股份55%)和铁道部(占股份45%)两方合资的铁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9
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