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很烦恼,很矛盾,想与各位讲解,疏通.

大家好,先简单介绍下自己,我是一名今年7月份就毕业的大专生(北京就读),专业是(平面设计),年龄21.每年这个时候也是国家毕业生大量找工作的时候,看着身边(包括自己)朋友找工作时候的迷茫的眼神,现实的无奈,真的好痛苦,说实话我对自己的专业兴趣更本不大,也不怎么看好,(当初在学校专业是动画制作,因为分配成各个不同的工作室,我就进入设计工作室现在这个市场饱和度可以说是很大)同时也感觉出自己学的并不怎么样.有时候和父母聊天真不知道该怎么给他们说,都不敢面对他门,三年家里也在我身上花了十二万左右.不容易.我是外地的,由之前一个小城市来的到北京这样的大都市,随着三年的时间,慢慢的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及年龄的增长),包括物质上的,(开始懂的享受,追求一些物质上的东西)和精神上的(我的性格,说话,做事,做人,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或许是我需要和现有的社会所融洽吧!随着我的信息面慢慢变广,我真正开始觉得自己要去真正做点什么了.我想彻底改变自己.创业!是的,我真的想去做,我也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我知道我要面对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提出这个词之前自己在创业上因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可我矛盾的心理此时有象石头一样砸了下来,想想家里用三年时间在我身上花了十来万,我有矛盾了.我和我父亲也深入交谈过(我没说我的创业想法)他想让我好好学好自己的专业,用专业上的东西来制富.我现在的心理很难受,很无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让大家开导下我,对于有过类似经历,有经验的前辈,多多指点.不胜感激

我是个高二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非常迷茫,相信我比你更郁闷。。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正象你所描述的。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要读大学呀,按我学校以往的升学率,以我的水平只有本二,爸爸很爱我读书,但家又穷,还有个读研究生的哥哥。。。另一方面:大学生那么多我一不得不读,中考时失利没有考上重点,我现在有点堕落。甚至想,那时如果没有上高中,去读技校,也许现在可以实习了,真的,我很多以前同学都这样了。
你比我好多了,至少大学读完了。。我想高中读完没有本一就去读高级技工,可笑吧!我经常留意关于大学生就业前景,真的,很多都不如小技校,甚至中专呀!郁闷呀,这一切是为什么???大学文凭不吃香这是10年前的事了。

不好意思,由于本人打字很慢,所以……有错别字的希望你看得懂。。希望与你联系呀。。

这是我在网业上找的,可能你不屑,也希望你看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因为太长了,都装不下。这里网址
http://jec0992.bokee.com/viewdiary.15985960.html

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矛盾分析及对策
〔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呈现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定位不清,与社会要求错位;高校自我角色不清,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社会缺乏良好的就业保障机制,舆论环境苛刻三个方面。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大学毕业生应调整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能力;高校应明确工作职能,完善就业工作机制;社会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对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逐步由政府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变。通过市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调整供需关系、合理配置资源,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机制尚不完善,学生本人、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社会自身都存在一定矛盾,并彼此构成新的矛盾,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进程。
一、大学生:矛盾———自我定位不清,与社会要求错位;对策———调整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能力
就业市场化是指就业主体全部进入人才市场,由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均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果说高校毕业生从“高档商品”变为“大众商品”是市场的必然选择,那么就业层次向下延伸也成为相应的必然趋势。2002年我国有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有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有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40万,2006年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尚处于培育和建设阶段,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2006年5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问时指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①可见,不管大学毕业生愿不愿意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愿不愿意走向平均月薪千元左右的“普通岗位”,现实都已经摆在了面前。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正确自我定位,与社会的要求错位。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的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是否具有适应社会就业和创业的能力。“盲目追求高工资、高职位,择业意向集中在大城市、好单位,同时又缺乏自谋职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勇气,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②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采取如下对策:
1.转变就业观念。从一定意义上讲,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就是选择生活方式。“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这个环境既蕴含着参与竞争的无限机遇,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就业环境的挑战;既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工作的主动权,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应当明白择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而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把就业当作职业发展历程的起点,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
2.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生能否获得满意职位的关键,它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含有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是从事任何岗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所在;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就业技能,成为“厚基础、宽口径、有特长、能创新”的人才。
3.勇于自主创业。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对年龄大的下岗困难群体,还需采取一些特殊措施的话,那么,具有年龄和知识优势的大学毕业生,就不应当过多地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呵护,而应当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洪流中去自主就业,乃至开拓创业。事实上,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初步给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并且已有一批勇敢者亲身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高校:矛盾———自我角色不清,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对策———明确高校职能,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中,高校既是生产厂家,又是销售厂家,同时还是市场服务的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能否就业,表面上看是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问题,但实质上却是高等教育能否顺利步入市场、接受市场选择的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育理念诸多方面和市场脱节,和社会要求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市场需要的学生没有人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市场不需要”的局面。即使是专业对口的学生,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知识面窄、心理素质差、适应性弱、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当明确自身职能,树立“就业是高等院校办学生命线”的理念,不断完善就业工作体制。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5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认为:“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③ 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市场需要和选人用人的信号确定教育目标,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做到培养目标和用人标准相协调,专业设置和实际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和岗位要求相协调。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2.加大就业指导力度。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在步入就业市场时需要准备的就业知识和技能越来越丰富,需要高校向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个性化指导是在发现和尊重受指导者个性的基础上,帮助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使其选定的择业目标应当与自身状况相符合,从而在择业乃至从业、创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全程化指导就是将就业指导关口前移,使指导工作覆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过程。对于低年级学生要重点讲授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指导学生做好规划;对高年级的大学生,主要针对择业期的特点与困惑,进行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指导。专业化就是通过建设一支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队伍,提高就业指导的层次和质量。
3.开拓新的就业市场。高校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运营实体,不仅要坚持以质取胜的市场策略,提高“产品”的层次、质量,还要注意研究人才市场规律,搞好市场行情预测,努力开拓就业市场。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加大对“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开发的力度;要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大开发形成广阔就业市场这一宝贵的历史机遇,重视开辟中西部就业基地,让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尝试开拓境外就业市场,建立境外就业基地。
三、社会:矛盾———缺乏良好的就业保障机制,舆论环境苛刻;对策———制定相关政策,多方用力,恰当引导
有不少研究者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归结为高校“扩招”,进而指责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但是,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适龄青年无论是否进入大学,将来总要就业,劳动力供给总量并没有增减。18岁就业和22岁就业最大的不同是劳动力自身素质有了提高,更加有利于就业。2005年,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是19%,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教育报告》,1994年,西方国家的高校毛入学率均已超过了30%,其中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超过了50% ④。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而带来大规模的大学生失业。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真正的供大于求,而是在就业的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就业环境的系统性问题,进而制约了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进程。
国家政策和制度限制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的教育制度、人事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一些人才不适合在一些单位工作却出不去,单位真正需要的人才却可能因为没有编制而进不来。人事制度这盘棋没有走活,用人单位就无法形成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整个人才市场就没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非公有制企业本来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最多的,但是在不规范的就业市场环境中,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传统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非正式规则所构成的意识形态氛围的影响,企业的吸引力却最小。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误区,比如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过分关注文凭等。一些用人单位遮蔽岗位需求信息,造成人才市场上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更有甚者,少数媒体不能充分把握国内外人才市场的现状与趋势,追求信息的故事化与娱乐性,对大学生就业不是深切的关注与细致分析,而是把个别事件描绘成整个存在情况与发展态势,进而形成全社会的舆论压力,造成毕业生就业环境恶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一个良性的宏观环境,但这种宏观环境的形成决非人才个体和市场自发趋同就可以实现的,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因此,政府既要培育就业市场,还要调控就业市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20
我毕业的时候也这样,在家呆了半年多,朋友们都有工作了我还没有。
确实急,现在看来毕业后才是开始学习怎么做人,那时候在学校还爱面子讲吃穿,自己出来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也就什么都丢下了,拼命的找工作,与专业相关的,不相关的。都在找。

后来还是做了自己的专业,很努力。工资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存在在这个社会的价值,慢慢的积累经验,接触很多同行业的圈子。有了人脉。人脉```就是资源,也是自己的资本之一。

你说你的信息面广,你有人脉吗?圈子呢?
你的实力展现给大家看到吗?
你平衡过自己目前的价值吗?

创业的前提是你得懂得怎么去做,不然你的心会很空,不塌实,核算不出自己有百分之几的把握。

没什么捷径```继续努力,求得一个机会先学会怎么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至少我是这么过来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1-20
大学生刚毕业就创业的话有的只是激情,激情过后就是悲情!

创业需要资本、人脉、风险承受能力,包括金钱和心理的承受。
没有清楚行业规则和规律之前,投入的只有血汗,而收获的也只能是
教训和痛苦。
还是先从打工做起,摸清了行业的情况才创业吧。
第3个回答  2008-01-20
有很多的事是自己不好选的 那你已经做了我只有说那你只好把他做好要不然就很对不起你家里的人了(我想你 应该知道他们把你养这样大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在说你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还是不要多想了
这些专心做好一件事在做另 一件事 同样着 也就是你
………………
桂智胜
留言 qq:25246534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