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公积能不能转增实收资本

如题所述

资本公积是留存在企业的有企业内部经营积累下来的,股本是投资者/股东外部投入的资本,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使注册资本看上去大一点,然后吸引更多的股东进行投资,从而可以使经营用的资金充沛。

资本公积也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由于资本公积是所有者权益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通常会直接导致企业净资产的增加,因此,资本公积信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十分重要。为了避免虚增净资产,误导决策,就有必要明确资本公积形成的主要来源。

扩展资料:

资本(或股本)溢价、拨款转入、其他资本公积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转入其他资本公积后可以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关联交易差价不能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和弥补亏损,待上市公司清算时处理。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一旦转入其他资本公积,该部分资本公积就可以用于转增资本。

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以及处置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如涉及所得税时,还应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股权投资准备不可直接用于转增资本,只有将其转入其他资本公积后,该部分资本公积方可用于转增资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公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股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31

一、首先要明确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区别。

1、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或股东的股份比例,是确定所有者在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份额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

2、资本公积是投资者的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是用来转增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不体现各所有者的占有比例,也不能作为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或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

二、如何理解贴子中的业务。abc各投入100万组建了甲公司,d加入是在甲公司经营了一段时间后,d加入后,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到400万,abcd各占1/4。为什么d需要投入120万,并且计入“实收资本”只能是100万,20万要计入“资本公积”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在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后,其资本利润率通常要高于企业初创阶段;二是企业有内部积累,新投资者加入企业后,对这些积累也要分享,所以新加入的投资者往往要付出大于原投资者的出资额,才能取得与原投资者相同的出资比例。投资者多缴的部分就形成了资本溢价。这也是“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形成的原因。

三、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时,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应该按照原投资者各自出资比例相应增加各投资者的出资额。如上例中如果要将20万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则应按四位投资者的出资比例各转1/4即5万元转到abcd的名下。会计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20

贷:实收资本——a  投资人 5

——b投资人 5

——c投资人 5

——d投资人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