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为什么在仕途上潦倒不堪

如题所述

柳永离家在杭、苏生活时,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长期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中,其所作之词多为描写都市繁华。等到他大中祥符二年前往汴京参加考试之时,名声已经十分响亮。

可惜的是当时的统治者并不欣赏描写奢侈烂漫的词作,等到考取进士之时,宋真宗下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的文风便在其中,自然不能进士及第。就这样一连十五年,考了四次,次次落第,柳永在科举一路上心灰意冷。

等到他华发渐生之时,因为宋仁宗开恩放宽对以往沉沦于科举一途的士子的限制,使得柳永得以进士及第。但是宋仁宗欣赏的是儒雅的文风,而不是柳永此类“艳词”,所以柳永即使已经为官仍然不得重用。

扩展资料

“奉旨填词柳三变”的由来:

柳永于公元1017年赴京赶考失败,五年后第二次科举又失败,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著名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志。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是一首发牢骚的词,但是那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却征服了所有人,覆盖了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最后还传到了宫里。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

又过了三年,柳永再次参加考试,终于以他出众的才华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想起了他那首《鹤冲天》,就在旁批道:“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又把他的名字勾掉了。

皇上的轻轻一笔,彻底地把柳永推到市民堆去写他的歌词。柳永只好自我解嘲说:“我是奉旨填词。”从此他终日流连在歌馆妓楼,瓦肆勾栏,他身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与这里的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

仕途上的失意并不妨碍他艺术上的创造,可以说,正是这种失意造就了独特的词人柳永,造就了独特的“俚俗词派”。纵观柳永一生,真的是成也柳词,败也柳词。柳永一生仕途不顺,是因为所作之词,然而得以青史留名,传唱后世,也是因为自己所作之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因为柳永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所以科举屡次不中,在仕途上潦倒不堪。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所以世称柳屯田。

扩展资料:

柳永多次科举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柳永工于羁旅行役词,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

《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在这类词中,柳永写其行踪所至,自抒漂泊生活中的离别相思之情,背景远比五代以及宋初词人所写思乡念远词阔大,意境也更苍凉,特别真切感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20
这首词是柳水写思念远方恋人的一首情诗,一曲恋歌。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烟花柳巷中寻找寄托
第3个回答  2012-06-26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然后皇帝不高兴了——“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第4个回答  2012-06-20
不会看脸色,皇帝看他不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