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雅宋”到“靖康耻”,《清明上河图》暗藏了什么警示?

从“风雅宋”到“靖康耻”,《清明上河图》暗藏了什么警示?

警示了开封城的种种痼疾和隐患,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趋淡漠的现状,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

在画面中张择端描绘了当时北宋汴京城内的繁荣昌盛,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北宋风俗史料。但是据历史学家研究,张择端笔下的汴京城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和平,画家的忧患之心在画中深深的表现出来。

历史学家认为《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

但是《清明上河图》中824人都有名有姓,画面中暗藏了一场谋杀,并且揭示了汴京城的汴河,会成为靖康之耻汴京城破的关键点。

扩展资料:

《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技巧

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

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从内容看,此画属于风俗画,也具有风俗画的特点。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

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明上河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0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制的一幅北宋风俗画,在画面中张择端描绘了当时北宋汴京城内的繁荣昌盛,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北宋风俗史料。但是在研究《清明上河图》时人们发现,张择端笔下的汴京城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和平,人们发现《清明上河图》中824人都有名有姓,并且在画中暗藏着一场谋杀,并且揭示了汴京城的汴河,会成为靖康之耻汴京城破的关键点。

曾经有人在解读《清明上河图》时发现,在这件惊世之作中,隐藏着的是一场危机四伏的刺杀。在画中一艘船在快要撞上桥时,船工才开始匆匆忙忙的收栀杆,而这一情况引得人们侧目查看事情的情况,这时也有一些人似乎为了什么事情奔上桥,而喧闹的桥上一座轿子里坐的正是北宋的宰相蔡京,而这些奔向桥上的正是刺杀者,如果刺杀成功,北宋的危机也随之开始。


并且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着重绘制了汴河与汴河上来往的船只,汴河上最多的就是漕运船,而漕运船上,载着的就是粮食,从四面八方运来的粮食,就是北宋都城的命脉所在,因此亦可以说汴河是汴京的命脉。曾经赵匡胤想要迁都洛阳时,北宋的人们只看到了汴京的繁华不愿迁都,但是在靖康之耻到来时,没有天堑可守的汴京变得脆弱不堪,而对汴京了解的金人则阻断了汴河上的漕运,斩断了汴京的命脉,张择端就是在预示着依赖的汴河总有一天会变成亡国的关键。

《清明上河图》其实更多的是向当时的帝王劝谏,向帝王展示汴京城的危机四伏,展示汴京城的弱点所在,以及已经知道汴京弱点的侵犯者,但是没想到短短十年画面中繁荣的北宋就在靖康之耻中消亡。

第2个回答  2019-08-01
从“风雅宋”到“靖康耻”,《清明上河图》暗藏着当时的社会景象,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
第3个回答  2019-08-01
《清明上河图》画中的人物也好桥梁也罢,都展现了最真实的宋朝,同样警示着皇帝,想要和平生活,得学会居安思危。
第4个回答  2019-08-01
在这幅画中,张择端主要是描绘了当时北宋汴京城的繁荣昌盛,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