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历史

今天就要!!!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发生以下几件大事:

1,皇族内阁。

1911年5月8日(宣统三年四月十日),清政府废除军机处,发布内阁官制与任命总理、诸大臣,目的在于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然而成员名单中竟过半数为清宗室(皇族)与满人,被讥嘲为“皇族内阁”。

地方上的立宪派、精英阶层的舆论对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满,认为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宪政,乃逐渐同情、倾向革命。

2,革命党起义。

从1895年至1911年间,以兴中会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曾经先后发动十次武装起义,屡次失败,而又能屡次重起。这十多次的起义虽仅昙花一现,但却在全中国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3,四川保路运动。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政策,宣布收回由民间出资建造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这一举措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的强烈不满,掀起了四省保路运动,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为大清帝国敲响了丧钟

4,辛亥革命爆发。

1911年10月10日(农历8月19日),湖北新军工程营后队正目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起义士兵攻打湖广总督府,次日黎明前占领总督衙门,湖广总督瑞澄逃走。革命党人举黎元洪为都督并通电全国,十三省先后响应宣布独立,革命之火燎原。

5,清帝退位,清朝被民国取代。

辛亥革命之后,北方被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控制,南方数省被士绅军阀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控制。1912年南北议和达成,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逼清帝退位,民国迁都北京,北洋军阀形式上统一了中国,革命果实实际上被袁世凯窃取。

6,宋教仁遇刺,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1913年2月,中国首次国会选举。国民党获得议席最多,预备由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

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南方的江西、江苏、安徽、广东等省的国民党员起兵反袁,史称二次革命,但很快失败。袁世凯的北洋军控制了中国大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辛亥革命之前,清王朝苟延残喘,全国革命分子跃跃欲试,列强在中国处处作威作福,分割中国的利益与国土,我国人民与当权者,外国侵略者的矛盾非常尖锐,所谓的三座大山压着我们。

在革命之后,便是袁世凯撺掇了革命的果实,当了中国的大总统,并在他死后引起了长达20多年的军阀混战的局面,由此引出了共产党的建立,以及南方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的北伐,进行二次革命 与护法革命。

扩展资料:

前后编年史:

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

1905年7月,孙中山、黄兴、 陈天华等70余人在东京集会,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作为全国的革命领导中心。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其他小团体的成员陆续加入。8月中旬,孙中山在留学生欢迎会上发表了《中国应建设共和国》的演说。

1912年2月2日,清廷举行御前会议,会上决定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2月3日,隆裕授予袁世凯全权,与南京临时政府商定清朝皇帝退位条件。

要求共和的第二电,专致“近支王公、诸蒙古王公、各府部院大臣”,声言“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2月10日,南京参议院通过《清室优待条件》和张謇起草的《清帝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呈,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伐袁世凯,但被袁击败。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国会选举,正式当选中华民国总统。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孙中山则在广州多次组织护法政府(即“三次革命”),中国出现南北分治局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也许要从甲午战争说起,清王朝对内的腐败专制、对外的屈辱无能导致了全国上下改良派、革命党、大众的强烈不满与反抗,先后爆发大小数十次的起义,清王朝的大厦摇摇欲坠。终于辛亥年的武昌起义点燃全国推翻清王朝的号角,虽然对旧政权的不满是一致的,但此时各派系、各阶层对新政权的政治制度及权利分配意见及其不同意,虽然北洋军阀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北洋政府也是民国历史上第一个形式上统一中国的军阀政府。但各种政令难以实施,在全国形成了众多割据军阀实力,袁世凯逆势而为妄图以称帝来改变局面,最终导致众叛亲离,被迫退位,不久病死,外国势力结合地方军阀各霸一方,全国进入到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由此引出了共产党的建立 以及南方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的北伐 进行二次革命 与护法革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1-01
之前是清王朝的苟延残喘 全国革命分子跃跃欲试 列前在中国处处作威作福 分割中国的利益与国土 我国人民与当权者 外国侵略者的矛盾非常尖锐 所谓的三座大山压着我们
在革命之后 便是袁世凯撺掇了革命的果实 当了中国的大总统 并在他死后引起了长达20多年的军阀混战的局面 由此引出了共产党的建立 以及南方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的北伐 进行二次革命 与护法革命。
辛亥革命之后,北方被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控制,南方数省被士绅军阀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控制,后南北议和,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逼清帝退位,民国迁都北京。北洋军阀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北洋政府是民国历史上第一个形式上统一中国的军阀政府。后来随着袁世凯打击异己,牟求称帝,遭到全国上下的一致反对,掀起了多次反袁战争。袁世凯称帝后,旗下北洋军阀众叛亲离,袁世凯被迫宣布退位,不久病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解体,分裂成直系、奉系、皖系、浙系等军阀,各派军阀互相争权夺利,掀起了民国时期的第一次军阀混战的高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1-01
辛亥革命前期中国在清朝政府的统治下,摇摇欲坠,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后来发生了辛亥革命,从此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孙中山成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失败了,后来又青年运动,军阀统治,后来进入抗战时期。大概就这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