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都城在长安,为什么杨广开凿大运河要从北京开始呢?

如题所述

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即杭州,北到涿郡约为现在的北京,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大运河的修建贯通隋朝居功至大,但真正形成为京杭大运河的是在元朝

元朝开通了山东泗水至卫河段,和大都至通州段,前推历史渊源,大运河的建设还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最重要的修建贯通虽然发生在隋朝,但当时并不是从北京开始修建。

历代建都看重地形山川,基本都以长安及周边为首选之地,隋朝沿北周之制,初期定都大兴城。

而之前,随着五胡乱华南北朝时期的出现,士族迁移衣冠南渡,江南地方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农业上垦田面积日益增多,耕作技术改进,牛耕普遍推行,粪肥种植也在推广,农田产量增加,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江南种植。

农荣俱荣,其他经济也随之发展,南朝萧梁时的都城建康,已拥有一百多万人口,是各地农产业、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城内外的贸易市场十多个,来往船只成千上万。

经济繁荣发展是一方面,之前诸多政权赖长江地势进行割据,都有不错的发展周期,从地形上看,江南多丘陵平原和水道,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势,还拥有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从政治上看,必须侧重加以控制,以免再出现割据政权。

隋原都城大兴城,往东的道路不够畅通,渭水河道弯曲多泥沙,漕运困难。

经考察后,杨广看重洛阳 “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决定迁都洛阳,进行一系列的建都前建都后的准备及完善工作,修建南北大运河就是其中重要一项。

605年,隋炀帝杨广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疏浚鸿沟和汴河两水。又开通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

608年,再次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通永济渠,这一次征发规模之大超出负荷,男子不够连妇女也征用参与建设,南引沁水通黄河,北通涿郡约今北京。

永济渠是隋朝大运河的一环,侧重方便国家运输,如对北方用兵漕运等,三征高句丽时就起到不小的作用。

如果论始终,则应该算是终点,而不是起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