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迅速处决李秀成是因为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1864年7月19日天京沦陷,作为太平天国最后的中流砥柱,忠王李秀成陪同幼天王突围,但在突围过程中刘秀成和大部队走散,到7月23日,李秀成被附近农民俘获,解送曾国荃大营。


(李秀成画像)

在闻听李秀成被俘之后,曾国藩急忙从安庆奔赴曾国荃军帐,到7月28日时提审李秀成。

7月30日李秀成开始写自述,连续写了五六天,详细回忆了太平天国的所有重大事件,并在自述中向曾国藩乞降。

曾国藩在看完李秀成的自述后,于8月6日再度提审李秀成,两人在秘密交谈之后,李秀成与8月7日被迅速处决。

据《曾国藩家书》和其幕僚赵烈文日记的记载,李秀成的自述大约在五六万字,但目前我们只能找到其中三万字,剩下的两万多字都不见了。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被删减的篇幅都是曾国藩干的,其目的无非是想抹去自述中有一些不利于清廷、湘军和曾氏兄弟的言论。


(曾国藩画像)

例如作为胜利者,清廷将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所造成的的全部损失都扣到太平军头上,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清军是什么德行大家都清楚,八旗兵就不用多说了,其本身就是外来民族,在平定内乱时一点都没有仁慈之心,经常以“民匪混杂”为由对老百姓痛下杀手。

当年清廷在平定吴三桂之后,整个四川都空了,除了成都还有几万人以外,其他地区都是千里无人烟。

而相比于八旗军,湘军的劣迹同样令人发指,屠城、抢劫、奸淫等暴行屡见史册,就连清廷自己人都看不下去。

我们看一下曾国藩自己的幕僚赵烈文的记载:

城破之日,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恰逢六月,尸骸塞路,臭不可闻。

.........

城上四面缢不老广贼匪不知若干,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情杀死。沿街死者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

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伤,或十余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秦淮长河,尸首如麻其乱如此,可为发指。

以上这些话可是出自湘军自家人之手,可信度自不必说。而天京的暴行不过是湘军众多罪状之一,李秀成可能在自述中披露了更多清廷一方的野蛮行径。

而对于这些不利于己方的言论,曾国藩肯定不能任其传播出去,于是便将这份字数大加删改后送往北京。

除此以外,这份自述中可能还有劝谏曾国藩称帝的言论,所以曾国藩才在看过之后立即再度提审李秀成。而据曾家后人表述,李秀成确实在第二次会见期间劝曾国藩称帝,对此曾国藩则万万不敢。

其实曾国藩对于清廷是有很大不满的,当初咸丰皇帝曾下诏,表示谁能剿灭太平天国就封谁为王。但是在曾国藩攻克南京后,他非但没有接到清廷的嘉奖,反而受到了清廷的斥责,最后仅仅是给个一等毅勇侯,比王爵差远了。

李秀成也知道清廷不信任汉人,对曾国藩出尔反尔,此时他有可能是想借此游说曾国藩,劝他自立称帝。

然而曾国藩虽然对朝廷有所怨言,但绝对不敢造反。首先他就是打着忠君的旗帜建立了湘军,若是造反,他的正义性会大大折扣。

再者,曾国藩手下确实有几十万大军,可是清廷也早就在他身边做好了军事部署,曾国藩反清的成功性不大。


(曾国藩周围布满了前来监视他的清军)

思踱再三,曾国藩没有接受李秀成的建议,同时为了避免予人口实,曾国藩便迅速将李秀成处死了。

而对于李秀成而言,他到底是真的乞降?还是诈降?这一问题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他的下场还是不错的,因为倘若李秀成被押解赴京,他的下场肯定是被凌迟处死,而曾国藩则没有折磨他,只是直接将他处斩,死得比较痛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7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人物。并且曾国潘认为他并不是真正的投降。
第2个回答  2020-12-16
为了防止时间太长生出变数。古人云夜长梦多,迅速处决李秀成,以防止后面不可控的变数出现。
第3个回答  2020-12-16
因为李秀成知道很多湘军内幕秘密,会对曾国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曾国藩会迅速杀掉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