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保卫战为何伤亡惨重

看资料说国民政府调集了110万军队来守卫,而日军只有30万人,为何最后国军伤亡40万人,而日军只有3.5万,是不是因为装备相差太远,和指挥不当。详细解答。

因为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战指导上欠妥,以致在消耗敌人的同时过多地消耗了自己,主要原因是战役上单纯地进行阵地防御,与日军拼消耗。

中国幅员广大,日军可以回避我们的阵地设施,而日军的惯用战法就是迂回包围,即使从阵地防御的角度来看,在作战指导上也有不足与失误:兵力分散,以连绵不断的一线式阵地进行防御战斗,而且逐次使用兵力,缺乏有力的战略预备兵团。

会战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处处追随在敌人行动之后,不少措施类似“挖肉补疮”;在指挥体系上,受人事关系影响过大,许多兵力调配不是以作战需要为依据,而是按派系及资历任官,职务与所属兵力不适应,造成“屋下架屋,床上叠床”的弊病。

命令、报告的转达,自军事委员会至基本战略单位的师,要经过战区、兵团、集团军、军团、军5个层次才能到达,难免贻误战机。

为了进行武汉作战,日军大本营在华中地区集中14个师的兵力。直接参加武汉作战的是第2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共9个师的兵力,约25万余人,以及海军第3舰队、航空兵团等,共有各型舰艇约120艘,各型飞机约300架。

扩展资料:

1938年8月10日,波田支队在瑞昌东北登岸,遭守军第3集团军阻击。20日,日军第9师投入战斗,协同波田支队合击瑞昌。守军力战不支,24日瑞昌失守。9月24日,日军先后占领码头和富池口。由于守军增调4个军加强防御,双方在大冶、阳新地区形成对峙。

1938年10月5日,日军第27师经月余进攻,占领箬溪,向咸宁进犯。第101师渡过鄱阳湖,向德安地区的第1兵团进攻,双方成胶着状态。10月上旬,第1兵团抽调三个军在德安西北万家岭实施反击,一举歼灭日军约4个团。

日军第11集团军第6师沿长江北岸地区进攻,8月2日攻占黄梅后继续西进。9月中旬,日军占领广济、武穴后,围攻田家镇要塞。第4兵团一个军固守要塞,三个军在外围策应作战,奋战旬余,伤亡甚重,29日要塞失守。10月19日,日军攻占浠水,直逼武汉。

日军第2集团军沿大别山北麓地区进攻,8月下旬从合肥出发,分别占领六安、霍山后,向固始、叶家集(今叶集)方向进攻。9月16日商城失守后,守军退守大别山各要隘,双方激战月余。

日军第10师攻占固始后,在春河集、潢川一带遭第59军顽强抵抗,又在信阳以东地区遭第1军阻击,后得第3师增援,于10月12日占领信阳,沿平汉铁路南下,协同第11集团军进攻武汉。10月25日,日军波田支队占领葛店,准备进攻武昌。

日军第9师10月27日攻占贺胜桥,切断了粤汉线。日军第27师配合第9师向粤汉线推进,27日占领桃林镇。

至此,武汉已被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为保存军力以利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军委会于10月24日下令放弃武汉,撤退武汉地区部队。日军第6师26日占领汉口。波田支队同日占领武昌。27日,日军第116师与第6师各一部占领汉阳。至此,日军攻占武汉三镇,武汉保卫战宣告结束。

武汉保卫战,从日军攻占安庆开始到武汉失守为止,历时4个半月,毙伤敌近4万人。此战意义重大。它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武汉保卫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会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8

武汉位置重要,中日都知道武汉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中日都投入了大量的精锐兵力,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最主要原因一是装备落后,二是指挥失误。

武汉战场打光了当时中国所有空军,规模甚至超越英吉利海峡空战。没有制空权的国民党军队面对日本战机的轰炸毫无办法。

扩展资料

当时保卫武汉的军事部署:

第一部分是守黄河的,第一战区用一部分兵力防守黄河及在豫东、鲁西和豫北游击,把主力用在确山、汜水之线,置重点于禹县附近,相机转移攻势,并用一部分兵力在前方诸要点迟滞敌人;但须另有一部分兵力集结在泌阳附近,作为战区预备队。

第二部分是阻敌西进的,第五战区在逐次抵抗后,淮北兵团集结在商城附近,准备侧击向西南突进的敌人;淮南兵团派一部分兵力集结在舒城、桐城、霍山、六安等地,阻止向西进入的敌人;

另派一部分兵力固守安庆、无为、庐江等地,准备侧击沿长江西进的敌人。无论情况如何变化,均须确保大别山根据地和苏北,并向津浦路南段游击。

第三部分是江防的,第三战区应速整备江防。尤其在东流和马当间备战,阻止敌人登陆,或援助安庆方面的战事。派地方团队及民夫在杭甬与浙赣两铁路、杭徽及京赣各公路附近构筑工事,同时在上述各交通线上集结适当兵力,随机攻击敌人。

第四部分是城防的,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把主力放在广济、平靖关之线的主阵地上,置重点于武胜关、麻城和广济各公路附近,相机转移攻势;并派一部分兵力在信阳、罗山、宿松各要点与第五战区协力消耗敌人。

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部的六个师担任江防,置重兵于马当,逼迫敌人的主力在鄱阳湖以东作战。武汉城防用八个师。

第五部分是守平汉路的,豫鄂边区总司令汤恩伯部在随县、襄樊、南阳间地区集结,准备侧击由平汉路南下的敌人,帮助武汉卫戍总司令部作战。敌人如由陇海路南向西或向西南突进时,则派有力的部队协助第一战区作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会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2-28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但是由于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战指导上欠妥,导致在消耗敌人的同时过多地消耗了自己。

    保卫战期间,日军的装备明显要比国军强,同时早期的日军军事素质比国军也要强,使得消灭一个日军,需要付出六个国军的生命甚至更多。

    武汉保卫战投入兵力110万,最后伤亡40多万,而日军投入30多万,伤亡3万多。主要原因是战役上单纯地进行阵地防御,与日军拼消耗。

    同时日军为了能够加快战争的进程,夺得胜利,不惜使用了违反国际条例的毒气战,导致国军伤亡惨重。

    还有就是当时日本的生产力要比中国强得多,虽然资源稀缺,但是生产武器、运输武器要比中国快的多。而中国虽然资源不缺,但是生产力没办法与日本相比,并且精良的装备没办法制造,只能通过美国、德国购买。

    武汉会战,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而且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被彻底粉碎;日本国力因损耗过巨而开始急剧表面化。

第3个回答  2016-12-20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武汉会战中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曾大量杀伤日军,并给日军以重大打击。但由于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战指导上欠妥,以致在消耗敌人的同时过多地消耗了自己(阵亡将士人数,军事委员会统计为254628人,加上负伤超过40万),主要原因是战役上单纯地进行阵地防御,与日军拼消耗。

中国幅员广大,日军可以回避我们的阵地设施,而日军的惯用战法就是迂回包围,即使从阵地防御的角度来看,在作战指导上也有不足与失误:

1.兵力分散,以连绵不断的一线式阵地进行防御战斗,而且逐次使用兵力,缺乏有力的战略预备兵团;会战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处处追随在敌人行动之后,不少措施类似“挖肉补疮”;

2.在指挥体系上,受人事关系影响过大,许多兵力调配不是以作战需要为依据,而是按派系及资历任官,职务与所属兵力不适应,造成“屋下架屋,床上叠床”的弊病;命令、报告的转达,自军事委员会至基本战略单位的师,要经过战区、兵团、集团军、军团、军5个层次才能到达,难免贻误战机。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4
武汉位置重要,中日都知道武汉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中日都投入了大量的精锐兵力,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最主要原因一是装备落后,二是指挥失误。武汉战场打光了当时中国所有空军,规模甚至超越英吉利海峡空战。没有制空权的国民党军队面对日本战机的轰炸毫无办法。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