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寺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南宋嘉定《赤城志·寺观门二》“景德国清寺”条下称:“在(天台)县北一十里。旧名天台,隋开皇十八年为僧智顗建。先是顗修禅于此,梦定光告曰:‘寺若成,国即清’。大业中遂改名国清。李邕《记》所谓‘应运题寺’是也。唐会昌中废。”
国清寺始是依据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亲手所画的样式所建的。智顗开创天台宗后,想建一寺庙,作为该宗的正式祖庭,但限于资金,迟迟不得动工。他在临终遗书晋王说:“不见寺成,瞑目为恨”。晋王杨广(后为隋炀帝)见书后,极为感动,便派司马王弘监造国清寺。初建的国清寺寺址在大雄宝殿后面约100米处的八桂峰前山坡上。
唐会昌中(约845年),原寺毁于火,旋即重建。
唐大中五年(851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寺后石壁上题写的“大中国清之寺”六个大字摩崖石主刻,至今仍清晰可辨。
从唐大中朝到清雍正朝的880多年间,国清寺几度或毁于兵火,或摧于风暴,但都是屡毁屡建。每次重修,寺宇规模都有所发展,位置也越来越往下移至山麓平旷地带。 但从明人李汶在《游天台纪略》一文中提到的国清寺“最后委藏处石泉,名锡杖泉”句分析,可见当时锡杖泉已在寺的最后,即今位置。那么说明至迟在明代,国清寺已移至今址。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国清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修。
20世纪60年代末“文革”的动荡时期,国清寺再次被毁。
1973年,周恩来下令敦促在1975年前完成国清寺修复,并拨款30万元,同时从北京调运大量珍贵的佛像、法器到该寺。
1984年重新复办了天台宗佛学研究社(如今的天台山佛学院)。
2006年,国清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1

用最美的画面,最短的句子,讲解最有内涵的历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