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学习价值观?

如题所述

  1.要有高尚的爱国情操。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在当代中国,爱国不仅是一名普通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更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国情操,不仅仅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它的最高境界应体现为知行统一,把爱国之心转化为报国之行。大学生不仅要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要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同时还要克服狂热狭隘的爱国主义倾向。只有这样朴素的爱国情感才能上升到深刻的理性的爱国情操,成为人生恒久的动力。大学生要树远大理想,立报国之志,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要有强烈的集体观念。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当代大学生要自觉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学习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真正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到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3.要有崇高的思想品格。大学生是青年中掌握知识多、思想观念新、富有青春朝气的群体,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理应用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要自觉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袭。要锻炼品格,磨砺意志,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人格品质,努力做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者,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行动,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4.要有不懈的进取精神。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和重要转折点。要十分珍惜难得的在校时光,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发奋学习,立志成才。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牢牢记住的主要任务。学习是一件既非常艰苦、又充满快乐的事,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大学生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勇气,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敢于突破传统,敢于打破常规,努力开拓新领域,创造出无愧于前人的辉煌业绩。
  5.要有豁达的人生态度。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人生态度。凡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失败者则恰恰相反,他们往往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往往不从自身的人生态度去寻找失败的原因,总以为他们的境遇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可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要经历许多曲折;平时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人际交往中有时会受到误解和抱怨。这时尤其要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一种淡泊明志的超然心态、一种坐看风云起的大将风度。面对困难与挫折,要善于看到光明,把不利因素看作是对自己人生的考验,迎难而上,知难而进,通过奋斗,化解风险,破解难题。与人相处,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文明守纪,诚实守信。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拥有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