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如何保护听力?

如题所述

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保护听力:
第一,要注意优生优育,避免近亲结婚;
第二,母亲在备孕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减少对污染物的接触,或者是对于放射性物体的接触。通过良好的孕育孩子的过程,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听力障碍情况的出现;
第三,对于整个群体来讲,需要注意避免经常对噪声环境的接触。因为如果人反复长时间地处于噪声的环境当中,就可以对听力功能造成损失,可以导致听力下降等情况的出现;
第四,要注意娱乐性噪声的损害和污染,也可以非常严重。比如当人们持续戴耳机听音乐,甚至是在地铁或者其他比较嘈杂的环境当中,长时间地听音乐的时候,就都会造成听力的损失;
第五,一定要注意正确用药,对于一些耳毒性的药物,就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这种类型的药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3
保持良好的听力极为重要,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保护听力非常有帮助。 :

1、避免各种噪音。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容易导致听力老化。如果营造一个较为安静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就能减少噪音对听力的不良影响。

2、避免发为。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听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

3、避免乱挖耳朵。 平时不要随便用不洁的小木棒、发夹等挖耳止痒,以防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引起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变,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4、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奎宁及其衍生物等,以免发生药物中毒性耳聋。婴幼儿更要禁用这些药物。

5、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 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遇到燃放鞭炮,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手掌击人耳部等。所有这些,都是保护耳内鼓膜不受气压的刺激而发生外伤性耳聋。

6、少吃高脂肪食物。 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血管硬化使得内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

7、积极医治感冒。因为感冒能影响耳咽管(从咽部到中耳腔的管道)的通气程度。另外,如用力不当擤鼻涕,会使鼻涕中的病菌不小心进入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化脓感染,影响听力。

8、避免长时间使用“随身听”。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1
评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1-23
你好,日常保护耳朵听力的方法如下:
1.减少接触:通常使用的输出设备上使用耳机连续3小时可造成大于10dB的暂时性听力阈移;所以,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是隔离噪音损害的重要措施。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喜欢戴内置耳机听CD的爱好者应掌握60~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
2.个体防护:对于参加噪声活动者,必要时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演员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选用合适的耳塞进行防护,声音娱乐喜好者也尽量在参加音乐会等大型娱乐活动时佩戴耳塞。
3.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对于保护听力是至关重要的。
第3个回答  2022-02-21
1、选择有降噪功能的头戴式耳机。
2、戴耳机听音乐,坚持“60-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3、长期在装修场所、建筑工地等场所工作,注意佩戴降噪耳塞。
4、公交车上、睡觉时不要听歌。
5、千万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歌。
第4个回答  2022-03-02
你好,保护听力要最好少去噪音环境,少佩戴耳机,一定要佩戴也是控制时间和音量,不要熬夜,尽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减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