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鸣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题所述

脑鸣的人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在饮食上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积极补充维生素,忌食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脑鸣如果发生在年轻人,大多数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所致,属于功能性的疾病,平时需要劳逸结合,适当体育锻炼,放松身心,这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如果是发生在年纪较大的患者身上,还需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注意进行定期体检,监测脑血管病高危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4
日常保养 :首先应调整心态,要树立一个心态:脑鸣是可以治愈的,不要过度紧张,应及时接受医生的诊治。
在诊治过程中积极配合治疗,并且可积极主动发挥其他业余爱好来分散自己对脑鸣的注意力,调整生活节奏,多培养一些兴趣点。其次,避免在噪声环境下长时间逗留或过多地接触噪声,避免或谨慎地使用激素型药物,少吸烟、少喝酒、生活作息有规律,睡眠不宜过长(中青年8小时左右,老年人6~7小时睡眠即可)。
最后,由于脑鸣起因较慢,病程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生,故治疗一般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病人在配合治疗过程中要有恒心,不要轻易放弃。
脑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脑鸣可以单独发生,也常常与耳鸣同时存在,以40-70岁的中、老年人均多,女性多于男性。目前,脑鸣已经有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逐步患上脑鸣,这一点需要加强注意。
预防脑鸣的四大要诀:
要诀一、戒烟限酒
烟酒对脑神经有毒害作用,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能使小血管痉挛,血液循环缓慢,黏度增加,造成脑供血不足,从而促发脑鸣。
要诀二、合理饮食
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防止诱发脑鸣。少食过甜、味重的食物,防止动脉硬化产生大脑缺血,导致脑鸣。
要诀三、合理用药
用药之前应仔细向医生、药师询问其疗程及用法,避免或谨慎地使用激素型药物,目前因为药物诱发脑鸣的情况日趋增长。这些药物中的激素均可经过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破坏脑血管的新陈代谢,使毛细血管变性坏死。
要诀四、经常锻炼,保持良好心态
平时要多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如郊游、散步、打太极拳等,合理的锻炼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强大脑血液供应,延缓器官衰老。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防止突发性脑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04
脑鸣的人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在饮食上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积极补充维生素,忌食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脑鸣如果发生在年轻人,大多数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所致,属于功能性的疾病,平时需要劳逸结合,适当体育锻炼,放松身心,这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如果是发生在年纪较大的患者身上,还需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注意进行定期体检,监测脑血管病高危因素。
第3个回答  2021-03-04
脑鸣的人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在饮食上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积极补充维生素,忌食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脑鸣如果发生在年轻人,大多数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所致,属于功能性的疾病,平时需要劳逸结合,适当体育锻炼,放松身心,这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如果是发生在年纪较大的患者身上,还需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注意进行定期体检,监测脑血管病高危因素。
第4个回答  2021-03-04
脑鸣,中医学病名,指患者头脑中有鸣响,如蝉叫声,嗡嗡声,电流声等。一般多为持续性。影响思维,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有眩晕,失眠,健忘等症状。脑鸣疾病多因肾虚,心脾两虚导致脑髓失养。

2.脑供血不足极有可能导致脑鸣

3.高血压也会引起脑鸣,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疾病,一般的表现主要是头痛头晕,心悸乏力。血压过高导致脑供血循环过快,超过所能承受的正常值,产生了鸣响。

4、突发性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经常伴有激动,紧张,失眠等症状,过度劳累也有极大可能触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