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试用期工资怎么结算

我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 在一家私企工作,试用期是3个月,我从8月1号开始 到10月底正好3个月 实习工资是2520可是一直都没有说签合同的事情 直到11月的13号才跟我说不准备签正式合同了 而这13天他们准备按照2520除以22天 再乘上去除周六周日的工作日9天 可我算了下比除以30天乘上13天的工资要少 我不知道按照哪种是正确的 而且也不知道这种情况超过试用期之后的工资还要按照使用期工资来算么???
这种情况这13天是按照试用期工资来算 还是按照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正式的80%来算呢???还有 按照一个月30天(包括周六周日)算,还是按照一个月22天(工作日)算,我想询问下国家政策对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规定???谢谢~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四十八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和最低工资保护制度,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工资分配形式和水平。

用人单位工资分配办法,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依法进行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不同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和分配形式不同,劳动者个人工资,应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参照当地同岗位工种工资水平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协商确定。

二、关于未签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应当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

当事人有权主张2个月零13天二倍工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15
以21.75天为月计薪天数,也就是2500除以21.75,其他的算法都不对。另外,没签劳动合同就没有试用期,试用期必须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因此你的工资应当按照正式职工的标准支付,也就是单位和你口头约定的那个工资。追问

可是我在8月7号已经签了试用期劳动合同 试用期3个月 只是现在超过的这13天并没有签订转正合同 而且我也不知道转正后的工资是多少当时只是说转正之后再谈 那么现在您既然说这13天按照转正工资来算的话 那应该是多少???是试用期除以80%的 还是按照单位的同工同酬算。。。

追答

只签订试用期劳动合同,该合同视为正式合同,该试用期也不成立,也就是等于没有约定试用期,那么你就不存在试用期工资的问题,单位当初是怎么跟你约定的工资就应当按照约定的实际工资执行。

第2个回答  2012-11-16
一、工资

月工资、日工资、小时工资、加班工资均可根据以下规定计算:
1、《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3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1-44条。
3、《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看《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上面对拖欠和克扣工资有明确的定义。拖欠、克扣劳动报酬或加班工资的,可以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3条或《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解决。不同的是前者可以直接主张,后者需要劳动部门责令后仍不支付才能主张。

二、未签订合同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你双倍工资,补交社保,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还应支付经济补偿(法律规定详见《劳动合同法》第82、38、46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27条)。关键一点就是证据,需要你和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据。至于工作了多少时间,工资每月多少等,可以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用人单位来证明,如果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将承担不利后果。

“举证责任倒置”在劳动法领域广泛存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6、3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3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2条均有这方面的规定。工资支付凭证、社保记录、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考勤记录等均可要求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如果你想全面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建议你看一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和《社会保险法》,你才能知道用人单位到底在那些方面侵犯了你的权益。

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时的工资支付时间详见《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经济补偿金支付时间详见《劳动合同法》第50条。如果不按时支付,包括拖欠、克扣工资和加班报酬,均可以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3、10条或《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办。不同的是前者可以直接主张,后者需要劳动部门责令后仍不支付才能主张。

特别提醒:看我以上回答,要把书名号《》中所涉及的内容找到后,你才能充分理解我回答的意思。

我的百度空间有以上提到法律规定,你可以去查阅。

三、维护权益

网上百度一份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自己依葫芦画瓢写一式三份,附上劳动合同复印件及其他证据复印件,你的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没有就去工商局查询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并加盖查询专用章)。有了以上资料就可以进行劳动争议仲裁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